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希望青年做文化生态传承者

    [内容预览]

    | 2014/7/10 15:30:57
    中新网贵阳7月10日电(杨云)10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青年先锋分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青年先锋分论坛旨在为世界青年搭建一个跨领域交流的平台。  论坛围绕“志愿者服务与社会秩序共建”讨论了三个议题:志愿服务在当代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青年在建设生态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如何“敢为天下先”,如何发挥志愿服务对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

    [阅读全文]

  • 北大倡导发起的“生态文明国际大学联盟”将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

    [内容预览]

    | 2014/7/10 15:27:38
    经过长期酝酿和筹划,由北京大学首倡并携手中外十一所知名大学共同发起创立的“生态文明国际大学联盟”(The Green Alliance of Universitie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简称GAUSF)将于2014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期间正式宣布成立。这是北京大学在生态文明领域牵头发起的首个国际大学组织,是北大在加强生态教育和促进绿色校园建设方面的重要举措。  

    [阅读全文]

  •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今日开启

    [内容预览]

    | 2014/7/10 15:24:14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今日开启。接下来的三天里,涉及23个行业的40个分论坛将陆续举行,最终形成宣言倡议、行业标准、研究报告、评估评审、始创机构、建言献策等6大成果。  据组委会介绍,在历届年会都发布《贵阳共识》的基础上,截至目前,已经有六种形式的成果将在年会期间成型,包括中瑞对话2014拟发布的《山地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宣言倡议;全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拟发布智慧能源的行业标准;英

    [阅读全文]

  •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将关注绿色转型

    [内容预览]

    | 2014/7/7 9:18:01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将于10日至12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论坛秘书长章新胜4日在北京介绍,年会将特别关注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巨大机遇,聚焦节能环保、绿色基础设施和交通、生态农业和旅游等领域的转型发展。  章新胜介绍,本届年会主题为“改革驱动,全球携手,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政府、企业、公众:绿色发展的制度架构和路径选择”。年会共设置40个主题论坛,还有闭门会议、名人对话、圆桌论坛、电

    [阅读全文]

  • 环境资源纠纷多发 最高法院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

    [内容预览]

    | 2014/7/4 10:04:19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并同时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  近年来,环境资源纠纷数量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其中因重大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2011年至2013年,全国法院受理的涉及环境资源类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年均近3万件。  最高

    [阅读全文]

  • 中央财政下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480亿

    [内容预览]

    | 2014/7/2 8:36:03
    中新网7月1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2014年,中央财政累计下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2004亿元,其中,2014年480亿元。  据介绍,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8年起,中央财政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通过明显提高转移支付补助系数等方式,加大对青海三江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

    [阅读全文]

  • 中方代表在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阐述中国立场

    [内容预览]

    | 2014/6/30 9:26:41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部长级高级会议27日结束,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会上阐述了中国立场。  周生贤说,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希望发达国家率先垂范,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同时还希望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  周生贤表示,2010年至2013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66亿减少到8249万,中国是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

    [阅读全文]

  • 削山造城:喧嚣下的“生态透支”

    [内容预览]

    | 2014/6/27 11:38:29
    ■本报记者 彭科峰 见习记者 姜天海近日,3位中国学者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中国的“推山造城”项目无论是在环境、技术还是经济层面上,都没有经过充分考虑。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3名学者钱会、李培月和吴建华认为:“关于土地创造的成本和效益的建模很少,经验不足和技术难题导致项目被推延、成本增加。此外,对环境的影响也未经过充分考虑。”相关数据统计,近10年中,中国大量高150米的山被削平以

    [阅读全文]

  • 联合国环境署为周生贤发环境政策与领导贡献奖

    [内容预览]

    | 2014/6/27 10:59:33
    联合国授权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向周生贤颁发“环境政策与领导贡献奖”。(国际司供图)  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高级别会议今日(26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开幕。会议期间,联合国授权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以下简称“环境署”)执行主任施泰纳向周生贤颁发“环境政策与领导贡献奖”。  施泰纳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在防治污染、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他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阅读全文]

  • 生态城市绿皮书:治理雾霾须从源头减少煤炭消耗

    [内容预览]

    | 2014/6/27 9:27:40
    社科院26日发布绿皮书指出,实现雾霾治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必须从源头减少煤炭消耗,尤其是减少高硫、低热值煤炭的消耗。  这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兰州城市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4)》建议,减少火电数量,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绿皮书指出,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6.2亿吨标煤,消耗了全世界20%的能源,

    [阅读全文]

  • 中国生态城市健康状况排名:深圳第一

    [内容预览]

    | 2014/6/27 8:44:11
    中国研究机构26日发布了全国生态城市健康状况排名,其中深圳市排名第一,北京第十,而在分项指标全国空气质量排名中,北京位列倒数第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发布的《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4)》指出,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了53.73%。但同时,大范围长时间雾霾肆虐,“城市病”日益加深的严峻现实令人忧虑,生态化仍处

    [阅读全文]

  • 中国拟建生态园区 引入英国清洁能源等技术

    [内容预览]

    | 2014/6/26 8:52:06
    商务部欧洲司司长孙永福今天(25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漏,中国拟在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一到两个生态园区,引入英国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继续加强与英国在高科技的领域合作。  孙永福介绍,目前武汉、重庆、长沙和杭州四个城市已经分别跟英国签署了生态园区合作备忘录。商务部拟在这4个城市中选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生态园区,与英国深入探讨,在园区引进英国的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能效、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技

    [阅读全文]

  • 丝绸之路、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内容预览]

    | 2014/6/23 11:54:26
    本报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王珏、王云松)今天,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最新消息,随着博茨瓦纳奥卡万戈三角洲被列入遗产,联合国世界遗产项目已达1000个。其中,我国达到47个,数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大运河具有河道距离长、流域范围广、修建年代久远、遗产类型丰富、利用功能多样、保存现状复杂等特点,保存下来的与大运河相关遗存总数已

    [阅读全文]

  • 洞庭湖亟待走出生态经济困局

    [内容预览]

    | 2014/6/23 8:20:04
    10年前,因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洞庭湖区各市县大量引种杨树,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10年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使湖区杨树“盛极而衰”,种植面积开始大幅萎缩。  作为维系整个长江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一环,素有“长江之肾”之称的洞庭湖湿地为这场延宕十年“种树风波”付出了巨大代价,也折射出湖区谋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平衡的艰难探索。  记者日前在洞庭湖区益阳、岳阳、常德三地调研时了解到,“杨树风波”对湖区

    [阅读全文]

  • 南方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水

    [内容预览]

    | 2014/6/21 22:24:52
    本报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刘毅、侯琳良、魏本貌)6月16日至20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5天发布暴雨预警。南方地区遭遇入汛以来最强降雨。  20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湖南南部和东部、江西中北部、安徽南部、浙江中北部、上海、福建西北部、广东北部和中部、广西大部以及云南东部和西北部、四川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其中,浙江西北部、江西北部、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

    [阅读全文]

  • 我国沙区生态好转:沙化面积缩减1717平方公里

    [内容预览]

    | 2014/6/17 14:06:37
    日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6月17日是第二十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我国的防沙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效:上世纪末,我国沙化面积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现在变为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沙区生态状况有了明显好转,植被盖度以年均0.12%的速度递增,重点治理区林草植被盖度增幅达20%以上,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提高;沙

    [阅读全文]

  • 中国出台措施防治林业生物灾害 建全防控体系

    [内容预览]

    | 2014/6/13 9:11:55
    自2007年以来,中国林业有害生物每年发生面积均在1.75亿亩以上,占林业灾害总面积的50.69%,是森林火灾面积的数十倍,年均造成损失1101亿元(人民币),中国官方近日出台意见,提出到2020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据介绍,中国现有林业有害生物8000余种,可造成严重危害的有200多种,已成

    [阅读全文]

  • 中国环保法修订受国际关注 环境质量拐点可期

    [内容预览]

    | 2014/6/12 14:18:54
    中国新近出台的环保法,体现了中国政府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和意志,也预示中国环境质量的“拐点”即将到来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不久前出台,受到广泛国际关注。其周密设计、稳步推进的修订过程说明,这部法律的形成反映了法律专家、环境保护工作者和公众的诉求, 是民主立法的一次良好实践,体现了中国政府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和意志。  新的环保法规定了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改变

    [阅读全文]

  • 女院士首获工程科学技术界大奖

    [内容预览]

    | 2014/6/11 21:03:14
    本报讯(记者牛伟坤)今天上午,院士大会颁出了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共有29位院士和专家获奖。中国工程院女院士钱正英领取了全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大奖——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女院士。此外,陈嘉庚科学奖,包括数理科学奖、化学科学奖等六大奖项上午也相继颁出。其中,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获得2014年度陈嘉庚数理科学奖。钱正英我国水利水电专家,曾历任水利部、水利水电部部长,主持研究、制定了一

    [阅读全文]

  • "低碳日"倡议:一度水电都要节约 公共机构要做表率

    [内容预览]

    | 2014/6/10 11:40:18
        6月10日是第二个“全国低碳日”。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向全省公共机构发出《广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倡议书》,号召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     《倡议书》指出,全省公共机构广大干部职工要增强能源资源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积极争当节能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监督者。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号召全省大力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创

    [阅读全文]

9379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