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四梁八柱”
[内容预览]
| 2014/5/23 8:25:04又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环保部在浙江召开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会”。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要站在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着力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 周生贤说,“四梁八柱”其实就是一体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第一梁是“进一步丰富环境保护的理论体系”,第二梁是“形成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阅读全文]
-
土壤多路吸污难治理:每年受污染粮食可养活4千万人
[内容预览]
| 2014/5/22 8:24:30每年受重金属污染粮食高达1200万吨 土壤“多路吸污”危及粮食安全 工业污染、城市污水、过度使用化肥……在种种污染源侵蚀下,万物赖以生存的大地如今满目疮痍,土壤安全正岌岌可危。《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吉林、广东、江苏、河北等地调研了解到,土壤污染问题正逐步动摇我国粮食安全根基,在垃圾围城、土壤重金属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无好地可用、无好粮可吃等问题正引发民众担忧。 土壤污染侵蚀“舌[阅读全文]
-
新环保法将解决违法成本低问题 加大处罚力度
[内容预览]
| 2014/5/21 21:50:51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 近日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大气污染防治情况交流座谈会上,与会地方人大相关人员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要向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看齐,加大处罚力度,加强法律的刚性和约束性。 法律应强化对违法行为的威慑力 “新修订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阅读全文]
-
国土部:《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7月1日施行
[内容预览]
| 2014/5/20 20:49:32据国土部网站消息,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日前签署国土资源部第59号令,发布《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制度,促进地质环境监测组织实施、监测网络建设和监测成果应用等制度化和规范化。《办法》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 《办法》共33条,规定了地质环境监测的目的依据、定义、原则、主体、要求、组织实施、适用范围、法律责任等。 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地质环境[阅读全文]
-
挑战极限的追梦人 来自第30次南极科考的故事
[内容预览]
| 2014/5/19 8:55:11本报记者 冯丽妃 距离“雪龙”号载着圆满完成各项科考任务的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回归已经一个多月了。一个月来,很多队员在重归本职工作的同时,仍在忙于此次南极科考的后续工作。 那是地球的寒极、旱极、风极,而科考队员们就是挑战极限的追梦人。在那160多个追梦的日子里,我国第30次南极科考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建站:危机当前 英雄本色 由于在南极内陆停留时间[阅读全文]
-
聚焦水质型缺水:城市因何而“渴”?
[内容预览]
| 2014/5/17 21:45:045月17日,一年一度的城市节水宣传周即将拉上帷幕。就在这一天,一个令人不安的数据被披露:657个城市有300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环境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 城市因何而“渴”,解渴之道又在哪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城市因何而“渴”? 300多个城市因何而“渴”?是水量不足吗?有这样的因素,但并非主因。 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显示,近10年来,全国城镇化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阅读全文]
-
我国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内容预览]
| 2014/5/15 8:39:12“我国森林、草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不强,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单位面积产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日前,在第十七届北京科博会有关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指出,我国目前已进入生态恢复的重要阶段,草原湿地加速退化得到一定遏制,自然保护区面积超世界平均水平,但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仍然不足,亟须提高生态系统的管理水平。 傅伯杰指出,虽然近10多年来政府对于生态工程投资超过16000亿元,也取[阅读全文]
-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雾霾突围 伦敦当不了北京老师
[内容预览]
| 2014/5/13 22:29:57《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4)》指出,自2012年底开始,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一场持续的雾霾蔓延中国25个省区市,100余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雾霾天气,约波及8亿人口。从京津冀地区到长三角地区,甚至再到珠三角,在如此大的范围内,PM2.5严重超标,而在部分地区,PM2.5的最高测试值甚至超过每立方米1000微克。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阅读全文]
-
保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内容预览]
| 2014/5/12 15:10:29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0日下午与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共同参观肯尼亚内罗毕国家公园焚烧象牙纪念地,并对中外记者发表讲话。肯尼亚副总统鲁托陪同参观。 1989年,肯尼亚时任总统莫伊在内罗毕国家公园内亲自点火焚烧了12吨象牙。为纪念这次行动,肯政府在园内保留了象牙焚烧地并设立纪念碑。 李克强来到焚烧象牙纪念地观看,并了解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有关情况。随后,两国领导人共同会见中外记者。 李克强说,中方高度[阅读全文]
-
《自然》刊文评中国城市化梦想
[内容预览]
| 2014/5/11 10:47:50科技日报讯 5月8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白雪梅、史培军和刘彦随的评论文章,作者认为,地方上的执行情况和公众监督,将决定中国政府新的城市化计划的成功与否。今年3月份,中国政府发布了最新的城市化计划,计划中把2020年国家城市人口目标设在60%,这意味着每年增长1%左右。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白雪梅和其同事的评论文章,诠释了其中必须要避免的过往的问题,包括环境退化、在耕地上进行[阅读全文]
-
环保APP,何日拨开迷雾?
[内容预览]
| 2014/5/5 13:50:11◆本报记者张黎 起床、打开手机APP、查看当天的空气质量,查看PM2.5浓度,作为一天出行的“参考”,家住北京朝阳区的李女士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晨起功课”。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雾霾天气的常态化,与李女士有类似习惯的人越来越多了。 目前,环保APP(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风靡各大手机应用超市,但是,有心人会发现,不同环保APP却出现了数据打架的情况。那么,环保APP的数据缘何“花样百出”?[阅读全文]
-
公共机构节能 促生态文明建设
[内容预览]
| 2014/5/5 11:40:49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习近平同志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在我国,公共机构体量大、节能潜力大、示范性强,是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我们要不断提高公共机构节能水平,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贡献。 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意义重大 节约能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阅读全文]
-
让青年成为科学的使者
[内容预览]
| 2014/5/5 9:47:13刚刚过去的5月4日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95年前的这一天,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青年学生,联合民众发起了一场爱国运动,揭开了中国革命史新的一页。近百年来,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国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18年前的这一天,为继续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精神,推动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工作,中国科协决定组织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于青年节当天开展“五四科技传播日”[阅读全文]
-
三江源区高寒森林面积得以恢复并实现持续性增长
[内容预览]
| 2014/5/5 9:37:33经过十多年的工程保护措施,分布在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高海拔寒冷地区有限的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区域内林地面积得以恢复并实现持续性增长。 三江源区指的是我国最大的三条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地区。这三大江河均发源于青海省南部高原,这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零星分布的森林资源极易受到人为破坏。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起,随着国家大规模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青海省正式宣布:禁止[阅读全文]
-
第十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评估论坛举行
[内容预览]
| 2014/4/28 13:08:13中国气象报记者徐文彬 通讯员孙源报道 4月23日,第十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评估论坛在中国气象局科技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共有来自国外及港澳地区的40位代表,以及国内40位代表出席。论坛将回顾上一届论坛由亚洲各国气象水文部门联合会商给出的夏季亚洲区域气候趋势预测,与会专家还将对近期亚洲区域气候异常及对2014年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做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对夏季亚洲区域气候趋势进行预测会商,初步给出[阅读全文]
-
环保法时隔25年修订 生态保护红线首次写入法律
[内容预览]
| 2014/4/25 10:42:02在百姓的期待中,时隔25年,历经四次审议,修订后的环保法终于“出笼”。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24日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法律将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环保法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在解决环境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上,对污染企业实施诚信档案和按日连续计罚制度,罚款将上不封顶。 亮点一 首次明确“保护优先” 新规:环境保护优先原则。 解读:“这是第一次将环[阅读全文]
-
新环保法“开闸”环境公益诉讼
[内容预览]
| 2014/4/25 10:39:22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以高票赞成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这是环保法实施25年来的首度大修,同时也首次对环境公益诉讼作出了规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符合诉讼资格的公益诉讼主体已经从最初方案的一两家,扩大至超过300余家。 对于众多环保公益组织而言,上述消息犹如一针“强心剂”。多位业内专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条件成熟后或许会逐步放开个人诉讼,相比公益诉讼去年上亿索赔零受理的[阅读全文]
-
今年最强沙尘天气侵袭我国新疆 内蒙 甘肃等多地
[内容预览]
| 2014/4/23 23:36:0222~26日,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将会带来6~10℃降温,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2℃以上。新疆大部、甘肃中西部、宁夏、陕西中北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有5~7级风,其中新疆山口地区风力可达8~10级;上述部分地区有沙尘天气,局地有强沙尘暴。 此外,冷空气还将给北方大部地区带来一次降水过程,其中,新疆北部将出现雨夹雪或雨转雪;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阅读全文]
-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内容预览]
| 2014/4/23 15:52:47据中国政府网22日消息,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湘、鄂两省联合上报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努力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实现洞庭湖区“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这标志着洞庭湖地区的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依据规划,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总面积6.05万平方公里,包括湖南岳阳、常德、益阳三市,长沙市望城区和和湖北荆州市,涵盖33个县(市、区),常住人口22[阅读全文]
-
全国人大多常委委员认为环保法修订草案基本成熟
[内容预览]
| 2014/4/23 11:13:57正在北京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今天(22日)分组审议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许多常委委员认为,修订草案经过4次审议和反复修改完善,已基本成熟。 委员们指出,修订草案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回应了社会的呼声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定位准确、思路清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法律的修改完善,对促进我国经济转型、保护环境,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将起到重要作用。修订草案有许多亮点。第一,准[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