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绿色商业有望为英国带来200亿英镑收入

    [内容预览]

    | 2012/7/11 22:44:28
    英国著名商业游说团体英国工业联合会日前表示,到2015年,绿色商业有望为英国带来200亿英镑的经济收入(1英镑约等于9.87元人民币,下同)。  “如果能够制定正确的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低碳商业)可以在短期内为我们额外增加200亿英镑收入,并减少8亿英镑的贸易赤字。”路透社援引英国工业联合会总裁约翰?克里德兰德(John Cridland)的话说。  但英国工业联合会同时也警告说,如果政府不采取

    [阅读全文]

  • 新加坡加强电子垃圾回收管理 规范催生蓬勃产业

    [内容预览]

    | 2012/7/11 10:48:33
    据新华社电 新技术的实用化不断推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电子垃圾,如何处理这类难以自然降解的垃圾对许多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难题。而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电子垃圾不但被很好地回收处理,规范的政策支持还催生出一个蓬勃发展的回收产业。  新加坡国土面积虽小,却是东南亚最大的电子垃圾回收市场之一,政府鼓励但并不强制要求居民将电子垃圾单独分类,仅从政策上规定垃圾回收处理商

    [阅读全文]

  • 日本报废汽车再利用完善体系 启示我国产业借鉴

    [内容预览]

    | 2012/7/11 10:47:10
    拆解能力达到每年350万台  日本报废汽车再利用体系完善效率高张和平 摄  □ 本报记者 杜 吟  汽车工业既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高消耗、高排放、影响环境污染的重点行业。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突破1800多万辆,汽车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2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以国际上通行的6%的报废率计算,报废量至少为900万辆。如何处理报废汽车促进可持续发展?6月28日,环

    [阅读全文]

  • 瑞典小城成为世界知名生态城 垃圾资源循环利用

    [内容预览]

    | 2012/7/11 10:45:35
    Hammarby已成为全世界建造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典范。(资料照片)“垃圾柱” (资料照片)垃圾“地下铁”运行图(资料图片)  瑞典小城Hammarby成为世界知名生态城的秘密——  文明看他国  每天早上或下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城区东南部的小城Hammarby,如果仔细聆听,会偶尔听到地下传来几阵不大的轰鸣声。这是Hammarby的垃圾“地下铁”在运行。把垃圾处理和运输隐藏在地下,正是这个世界

    [阅读全文]

  • 9%全球暖化责任归咎于工业革命前人类活动

    [内容预览]

    | 2012/7/11 9:45:10
    近日,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生产生活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至今仍存留在大气层中。这意味着,早在工业革命和化石能源时代开始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引发气候变化。 研究人员称,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工业社会之前的二氧化碳碳排放主要来自森林砍伐,这些排放占目前全球暖化效应的9%。 德国普朗克气象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茱莉亚·庞格拉茨(Julia Pongratz)表示:“二氧化碳排放的时

    [阅读全文]

  • 欧盟推出城市交通奖励计划

    [内容预览]

    | 2012/7/11 9:41:39
    欧盟委员会日前推出一项为期3年的活动,旨在为整个欧洲经济区的可持续城市交通计划提供鼓励和支持。 据ENS环境新闻网报道,该活动将覆盖31个国家,包括欧盟27个成员国以及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克罗地亚。欧盟表示,该活动的中心目的是推动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优势整合,以此来应对交通拥堵和污染。 负责交通事务的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西姆·卡拉斯(Siim Kallas)表示:“我们要鼓励人们

    [阅读全文]

  • 澳大利亚实现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网络

    [内容预览]

    | 2012/7/10 16:43:41
    澳大利亚称将设立世界最大的海洋保护区珊瑚海是多种野生动物包括鲨鱼和金枪鱼的家园  里约热内卢20国峰会前夕,澳大利亚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公园保护网络。这个保护区覆盖了逾三分之一的澳大利亚海域,包括珊瑚海在内,面积达310万平方公里。保护区内将限制捕鱼、石油和天然气勘探。  澳大利亚环境部长托尼?贝克(Tony Burke)与总理朱莉娅?吉拉德(Julia Gillard)共同出席了在巴西举行

    [阅读全文]

  • 全球自然灾害近期频发

    [内容预览]

    | 2012/7/10 10:40:10
    美国东部遭受罕见风暴和热浪袭击,图为7月3日美国马里兰州,一个电气工人走在风暴后的街道上。印度阿萨姆邦遭洪水袭击  中新网7月9日电 综合报道,全球各地近期频发恶劣天气,美、俄、印三国死亡人数总计已超三百人,英、德、波兰等国道路、建筑、财产也因恶劣天气遭受损失。  俄暴雨洪水已致150人丧生 9日全国哀悼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内政部一名发言人8日说,俄西南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暴雨引发的洪水目

    [阅读全文]

  • 专家称未来全球自然灾害数量只会有增无减

    [内容预览]

    | 2012/7/10 10:39:07
    据俄新网9日报道,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分会气候与能源项目负责人阿列克谢·科科林表示,强降雨或酷热天气等水文气象灾害在未来只会有增无减。  科科林说,“目前由强降雨或酷热天气导致的大规模洪涝灾害还很少见,但未来在全球都会变得十分常见。这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关。据专家统计,未来20年内气象灾害出现的频率将增至目前的4倍,例如目前的气象灾害数量较1960年增加了数倍之多。”  科科林表示,只可惜目前

    [阅读全文]

  • 极端天气肆虐 各国出招迎战

    [内容预览]

    | 2012/7/10 4:57:13
    全球多国近來遭遇极端天气:洪水肆虐欧亚,夺去数百人生命,百万人失去家园;而亚洲、北美部分地区经受高温炙烤,应战旱情带来的缺水断电和粮食危机。  洪水肆虐 百万人失去家园  7月9日,俄罗斯举国哀悼洪灾遇难者。两天前凌晨突发的暴雨和洪水淹没了该国西南部克雷姆斯克等3个城市和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村庄的5000多栋房屋。俄强力机构消息称,已有155人遇难,数百人入院治疗,超过万人受灾。灾区电力、燃气、供水

    [阅读全文]

  • 俄专家搭建新模型 预测未来300年地球持续变暖

    [内容预览]

    | 2012/7/9 11:53:40
    据俄罗斯科技网近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专家通过搭建一个复杂的模型,对未来三个世纪的地球气候变化进行了预测。根据研究结果,即使严格控制人类活动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地球仍将持续变暖。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多年来,科学家们通过搭建气候变化模型,对中远期的地球气候进行预测。最近,俄罗斯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利用一种先进的人工干预场景搭建了一个模拟全球性气

    [阅读全文]

  • 马尔代夫拟推行游客主动纳税计划用于促进环保

    [内容预览]

    | 2012/7/9 11:15:32
    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瓦希德在7日刊登的专访中说,马尔代夫打算推行自愿纳税计划,由每名到访游客主动纳税,筹得税款将用于环保目的。  2009年,时任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提出计划,致力于让马尔代夫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排放国家。为实现这一目的,当时的马尔代夫政府酝酿向所有游客征收每人3美元的环境保护税。  瓦希德接受路透社专访时说,他现在倾向于推行自愿纳税,“即使每名游客贡献10美元,那意味

    [阅读全文]

  • 澳政府向太平洋海洋保护项目提供援款

    [内容预览]

    | 2012/7/9 6:07:34
    萨摩亚《观察家报》7月7日讯,澳大利亚政府将在今后四年提供总额达2500万澳元的援款,用于支持太平洋海洋保护项目。该资金将有助于改善岛屿资源管理,包括渔业、应对气候变化、资助太平洋岛国确定领海边界以及解决非法捕捞问题等领域。  太平洋海洋保护项目是太平洋岛国论坛制定的太平洋海域框架规划的一部分。该框架规划旨在保护、管理、保持太平洋岛国地区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完整性

    [阅读全文]

  • 以色列的“绿色国策”

    [内容预览]

    | 2012/7/7 23:45:14
    以色列的太阳能发电站 资料图片自然采光的以色列轻轨站 资料图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本月6日发布《全球环境展望》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发展道路仍然不可持续,地球各个系统的承受能力正在接近极限,有些甚至已超出极限。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资源正在枯竭,如不尽快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地球可能会发生突然且不可逆转的恶变。  该报告在以色列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因为以色列是一个自然资源本来就极其贫乏的国家:仅以水资源

    [阅读全文]

  • 美研究称工业革命前环境恶化对气候变暖影响重大

    [内容预览]

    | 2012/7/7 5:02:27
    位于华盛顿的卡内基科学研究所日前的一项研究指出,相较于制造业和汽车带来的碳排放量,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滥伐森林等行为对气候变暖的影响更大。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对今天的气候造成的影响,远比人们印象中认为的要大。  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3日报道称,这项发表在英国学术期刊《环境研究快报》的研究论文指出,早在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活动就已经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  这项研究进一

    [阅读全文]

  • 研究称全球气候变化或将影响人类饮食习惯

    [内容预览]

    | 2012/7/7 4:45:39
    你是否想过,或许有一天我们再也吃不到那些早已习以为常的食物,取而代之的是人造肉和各种维生素片?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英国可持续消费研究所在经过两年的调查后发现,如果按照目前的气温上升趋势,不出多少年全球气温就将升高4°C ,这无论是对农业发展还是食物供给来说都将是严峻的考验。   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全球气温普遍上升超过2°C,食物的供给就会岌岌可危,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农作物的产量将受到严重影响。

    [阅读全文]

  • 美国连遇各种极端天气 气象学家称因气候变暖

    [内容预览]

    | 2012/7/7 4:44:09
    据美国《星岛日报》4日报道,气象学家称,美国近几周的天气向人展示了全球气候变暖的景象:炙人的热浪、猛烈的野火、残酷的干旱、汹涌的洪水以及强有力的风暴。  气象学家1988年以来就警告,气候变迁会带来更多热浪、干旱、突如其来的暴雨、更多大范围的野火及更恶劣的风暴,而今天的美国正经历这些。今年迄今为止,美国已有210万亩土地遭到野火焚烧;上周末时逾1.13亿美国人处于极度高温警报地区,2/3的地区在经

    [阅读全文]

  • 法废弃矿渣堆被列入世界遗产 被称环境绿洲

    [内容预览]

    | 2012/7/3 5:11:13
    北部-加莱海峡大区的一处矿场,摄于1916年。 在法国北部-加莱海峡大区,昔日的矿区已经成为独特的人文景观。 该地区几十座遗留的矿渣堆完美融入自然生态系统。   19世纪,法国传统矿业重镇北部-加莱海峡大区一片繁忙景象:满身煤灰的矿工早出晚归,运煤的火车隆隆作响。一百多年后,经历了工业化时代的兴和衰,废弃的矿区变身成为了自然风光优美、城镇成熟的都市圈,昔日黑乎乎的景观已经不再。这里甚至成为了世界遗

    [阅读全文]

  • 意大利局地气温达40℃如蒸笼

    [内容预览]

    | 2012/7/3 5:01:25
    热浪袭击意大利,图为罗马市民接水喝  中新网7月2日电据“中央社”1日报道,意大利热浪来袭,部分城市气温高达40℃。北部波河平原气候湿热,地震灾区的帐棚通风不畅隔热不佳,气温更高达50℃,像个大蒸笼,有1人因天气炎热爬上屋顶睡觉,不慎摔死。  据报道,这一波热浪威力强大,7月1日是热浪的高峰,意大利各地气温飙高。邻近罗马的特尼气温达到40℃,而位于北方艾米利罗马那大区的波隆那,气温则达到39℃。除

    [阅读全文]

  • 美国法院驳回温室气体排放上诉案

    [内容预览]

    | 2012/7/3 4:59:42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日前就一项针对温室气体减排法律的诉讼案做出判决,裁定美国环保局依据现有法律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完全正确,驳回了所有相关起诉。美联社称,此举是自2007年最高法院决定将温室气体作为空气污染物进行控制以来作出的最重要的判决。    美国有关温室气体的法律将对六种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限制,但遭到了一些行业组织和地方政府的强烈反对。  &n

    [阅读全文]

65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