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好奇”号将前往火星可能留有水痕区域

    [内容预览]

    | 2012/8/20 3:21:12
    “好奇”号将最高爬至“夏普”山山腰处,采集岩石样本并开展多项实验。 图中显示了“好奇”号着陆点以及其未来所要考察地:格莱内尔格和“夏普”山。资料图片  据新华社电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7日宣布,“好奇”号火星车完成多项性能测试后,将前往附近一片包含三种地貌特征的区域,再前往一座可能留有水痕的山。  “好奇”号下周射击岩石  研究人员说,“好奇”号下周早些时候将开始多

    [阅读全文]

  • 智利发现最早木乃伊:比埃及木乃伊早3000年

    [内容预览]

    | 2012/8/19 22:11:18
    7000年前,当一群被称为新克罗的猎人在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跋涉时,就像行走在死亡之地上。荒凉的不毛之地四处散落着成千上万的浅埋于土中的皮革状尸体。  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正是这个场景启发了新克罗人开始把死去的人做成木乃伊,而这要比埃及人掌握木乃伊制作技术早了约3000年。   来自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的一具黑色新克罗木乃伊。图片来源:Reinhard Schneider  尽管此前考古学家们一直在

    [阅读全文]

  • 气候条件成商业因素

    [内容预览]

    | 2012/8/18 10:35:50
    担心变换模式的气候条件已不再是农民的专利。气候条件如今已成为从造船、钢铁冶炼到时装、食品等各行各业所关注的因素。  罕见的炎热天气正对韩国企业的多个方面产生影响。这场炎热天气使造船和钢铁冶炼等需要人力劳动力的行业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例如,延长午餐时间。  气候模式的改变需要格外关注。例如,在服装行业,季节性时尚趋势可能发生截然不同的改变。实际上,“气候风险管理”如今已成为企业管理层当中的既定概念,

    [阅读全文]

  • 维也纳:让排水管网“智能化”

    [内容预览]

    | 2012/8/18 5:00:55
    图为戈特舍尔在介绍维也纳的“标准排污管”。方祥生摄  “维也纳的排水管网始建于1830年,当时奥匈帝国的皇帝要求按300万人口的规模来规划和建造维也纳排水管网。维也纳目前的人口为180万,其排水管网仍受益于180多年前始建的管网格局。”维也纳管网公司新闻处负责人约瑟夫·戈特舍尔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一语破题。戈特舍尔是工程师出身,曾在管网规划部门工作。他指出,近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维也纳的极端天

    [阅读全文]

  • 美国凤凰城连日持续高温

    [内容预览]

    | 2012/8/18 4:50:54
    中新网8月17日电综合报道,美国今夏干旱高温,位于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首府菲尼克斯(凤凰城)已经连续九天气温超过摄氏43度,使习惯于沙漠气候的该市居民十分不习惯。15日也是该市连续第31天气温在38度以上。   美国国家气象局本月6日对凤凰城发布极热警告,该警告一直延续到15日晚上8时,气象学家华特斯审慎地说,虽然未来高温情况会有好转,但是变化不大,气温只会稍降。   8日时,凤凰城气温达到此波热浪

    [阅读全文]

  • 欧盟生效新法案计划在2019年回收85%的电子垃圾

    [内容预览]

    | 2012/8/17 22:17:53
    欧盟新的电子垃圾法案在本周一正式生效。新版的电子设备废弃物处理法(WEEE)将有针对性地强化一系列电子废弃物回收及再造措施,在IT行业和电子行业同时引入严格的处罚规定未能遵守规定的公司将受到严惩。  原电子垃圾法案立足于“生产者的责任”,旨在促进制造商本着法律规定和经济责任,做好安全管理和旧设备处理工作。  然而,这在近几年饱受指责,特别是在对有价值的电子资源再利用和回收方面,以及打击向发展中国家

    [阅读全文]

  • 韩国酷暑洪灾赤潮威胁蔓延

    [内容预览]

    | 2012/8/17 9:38:20
    韩国酷暑洪灾赤潮威胁蔓延 80余万条鱼集体死亡  中新网8月17日电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当地时间8月15日,韩国全罗南道丽水市华井面白野里一处海上养殖场,两天前18万只条石鲷突然窒息死亡,业主申某茫然失措。据悉,韩国南海岸的赤潮威胁正在蔓延,导致80余万条鱼集体死亡。  据报道,业主申某对条石鲷鱼苗进行销毁处理之后,面积为5000余平方米的养殖场空空如也,笼罩着凄寂感。  报道称,进入8月以

    [阅读全文]

  • 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海洋健康指数刚好及格

    [内容预览]

    | 2012/8/17 9:20:11
    新华网伦敦8月15日电(记者黄堃)英国《自然》杂志15日在线发布一份研究报告说,美国研究人员编撰了一份“海洋健康指数”,全球海洋总平均分正好为60分,显示海洋渔业和生态等方面还有很大改善空间。  这份海洋健康指数综合了10个不同方面的指标,如海产品供给、海域生物多样性、二氧化碳存储能力、海洋旅游价值等。全球各国海域的得分分布在36到86分之间,其中三分之一低于50分,只有5%的沿海国家得分高于70

    [阅读全文]

  • 厄尔尼诺来袭 或影响全球粮食价格

    [内容预览]

    | 2012/8/16 23:46:33
    日本气象局上周五发布研究报告称,从赤道附近太平洋监测到的数据显示,新的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形成中,并有可能持续到今年冬天。美国海洋气象局下属美国气候预测中心(NOAA)也在周四发布警告说,在未来的两个月内厄尔尼诺现象一定会发生。 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影响从澳大利亚到印度的农作物收成,使本来紧张的全球食物供应情况雪上加霜。在过去的两个月里,玉米价格由于美国遭受50年来最大的干旱而上涨了60%。全球

    [阅读全文]

  • 英国研究机构称亚洲国家经济最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内容预览]

    | 2012/8/16 21:19:38
    据《联合早报》8月16日报道,英国风险顾问公司梅普尔克罗夫特(Maplecroft)15日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若遭遇地震、洪水、暴风雨等自然灾害时,亚洲经济体最容易受威胁,中国、日本和美国被列入可能因此付出最大代价的经济体之一。  梅普尔克罗夫特公司在对197个国家所进行的评估中发现,在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前10名国家中,有6个是亚洲国家。孟加拉和菲律宾排名在最前面,缅甸也被纳入“极端”危险之列;位于

    [阅读全文]

  • 全美62地爆发山林大火 数十栋住宅被付之一炬

    [内容预览]

    | 2012/8/16 11:04:17
    美国加州高温干燥天气引发山林大火。  中新网8月15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官员14日称,华盛顿州中部的山林大火已经焚毁2.8万英亩森林,至少60栋建筑被付之一炬。  华盛顿州州长格雷格尔(Chris Gregoire)宣布基帝塔什县与亚基马县进入紧急状态。华盛顿州国民警卫队将向负责灭火工作的自然资源部提供空中支援。  华盛顿州西北部山区约400户人家被紧急疏散。  美国林务局报告称,截止14日

    [阅读全文]

  • 芬兰“雨都”未雨绸缪

    [内容预览]

    | 2012/8/16 4:51:06
    赫尔辛基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地区由于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属于海洋性气候,常常是阴雨连绵,是名副其实的“雨都”。但这里从未发生过因雨水大、积水排不出而致使城市被淹的情况。记者最近走访了负责城市供水排水事务的赫尔辛基地区环境服务公司麦拉卡里经理及其助手希尔斯滕。  据介绍,赫尔辛基地区包括赫尔辛基、埃斯波、卡乌尼艾宁和旺塔等4座城市,总面积76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0万。该地区南面毗邻波罗的海,北面

    [阅读全文]

  • 亚洲城市化推动绿色科技

    [内容预览]

    | 2012/8/16 4:22:29
    本报曼谷8月15日电(记者暨佩娟)总部位于菲律宾马尼拉的亚洲开发银行15日在泰国曼谷发布最新的《2012年亚太地区主要指标》报告。报告的特别章节《亚洲的绿色城市化》称,中国的城市化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11%提高到目前的51%,只用了61年。  报告称,到2040年,亚洲10亿以上人口将会是城市居民。从规模、速度和模式上看,亚洲的城市化是史无前例的,且大部分是由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快速增长所带动。  

    [阅读全文]

  • 联合国“海洋契约”倡议海洋可持续性发展

    [内容预览]

    | 2012/8/15 12:51:37
    海洋为人类的福祉和繁荣作出了大量贡献,但人类的种种活动却使海洋处于被永久破坏的风险。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潘基文秘书长在韩国丽水出席纪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30年的国际会议时,发起了一个名为“海洋契约”的倡议。  潘基文指出,海洋是维系地球生命的关键,从食品生产、温度调节、碳固存、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旅游、能源等诸多方面为人类的福祉与繁荣作出贡献,但人类却通过过度捕捞、气候变化和

    [阅读全文]

  • 今年7月为美国大陆史上最热的月份

    [内容预览]

    | 2012/8/15 11:37:41
    旱情导致印第安纳州西塞罗附近的莫尔斯水库的水位下降,一个游船码头下已经干涸见底。图片来源:克里斯·伯金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8月8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今年7月是有纪录以来美国大陆所经历的最热的月份,连1936年“尘盆”干旱期的夏季酷热都望尘莫及。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说,过去的1月至7月这一时间段也是自1895年有近代记录以来同期最热的,同时打破了此前一个月刚创下的

    [阅读全文]

  • 厄尔尼诺引发致死效应 空气污染使人类死亡加剧

    [内容预览]

    | 2012/8/15 10:05:51
    在厄尔尼诺年,像在苏门答腊岛进行的这种为开荒而点燃的山火会降低空气质量,并增加因空气污染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图片来源:Corbis  在8月12日出版的《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气候事件厄尔尼诺与东南亚地区死亡人数上升之间的一种出人意料的关系。  厄尔尼诺现象能够将暖水转移至太平洋东部,并在印度尼西亚附近形成冷水。研究人员发现,该现象是通过抑制季风雨来造成影响的,而季风雨在那些用

    [阅读全文]

  • 七国加入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以减少排放

    [内容预览]

    | 2012/8/15 10:04:23
    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约旦和英国宣布加入旨在减少黑碳、甲烷和氢氟烃(HFCs)排放的“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以减少对气候有害污染物的排放。  “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于2012年2月16日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瑞典、加纳、孟加拉国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发起,该联盟不是为某个国家设定某种目标的磋商机制,而是一种追求在相对短时间内取得明确成果的自愿伙伴关系。联盟目前共有21个成员

    [阅读全文]

  • 美科学家分析气候数据证明地球确实在变暖

    [内容预览]

    | 2012/8/15 4:52:30
    热浪有没有比以往更常见?这个问题是由JamesHansen和他的同事们在一片论文中提出的,这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科学研究院学报上。他们的结论是肯定的——他们使用的一据甚至都没有用到目前烤灼着北美大陆威胁着秋收的极热天气。但是,他们表述的方法已经引起哪些认为科学的论文在呈现证据的方面应该是必带感情的人们的反对。至于论文本身,尽管它提供的证据是很有趣的,但远非不含感情。  Goddard太空研究所(该所为

    [阅读全文]

  • 德国防治土壤污染"妙方"

    [内容预览]

    | 2012/8/14 9:18:02
    在工业化过程中,德国留下了许多污染场地,有15%~20%的土地被怀疑可能受到污染。调查结果表明,德国有30万块土地需要治理。在后工业化时代,土壤保护已经成为德国环保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久前,本报记者参加了在德国举办的“面向绿色发展的环境管理”专题培训,来自联邦和州环境部门的专家介绍了德国土壤保护与污染场地治理的情况。这里介绍他们的一些做法,以供借鉴。  ■法律如何为土壤保驾护航?  法律为土壤保护、

    [阅读全文]

  • 丹麦大力推进新技术革命:寻求可持续增长

    [内容预览]

    | 2012/8/14 5:36:08
    丹麦既非制造业大国,在传统能源领域也鲜有优势。但这个北欧小国在新能源及信息化产业发展上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之路。在丹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感受到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快捷和便利。  数字化系统开创信息产业新时代  2011年年底,丹麦政府正式启动2011-2015年公共部门数字化战略,提出逐步减少纸质表格和邮递信件的使用,尽可能将公民向公共部门递交申请、报告、信件等书面通信数字化。预计到2

    [阅读全文]

65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