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拟建亚洲首座商业潮汐发电站
[内容预览]
| 2011/1/24 15:07:48图片:印度西海岸卡奇湾将修建亚特兰蒂斯公司的AK1000风力涡轮机。 亚特兰蒂斯资源公司(Atlantis Resources)计划在印度西海岸卡奇湾(Kutch)开发亚洲首个商业规模的潮汐发电站。 据英国国家广播公司报道,按照目前的时间表,该工程最终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完成,2012年年初动工,2013年竣工,预计装机容量为50兆瓦,未来有望扩展至200兆瓦以上。 亚特兰蒂斯公司日前[阅读全文]
-
珊瑚礁褪色 泰国关闭潜水点
[内容预览]
| 2011/1/24 15:06:36安达曼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之一。但近日,由于泰国安达曼海海水异常高温导致珊瑚礁褪色,泰国不得不关闭了几十个潜水观光点。 泰国官员表示,由于海水温度过度升高,泰国南部1.5万公顷的珊瑚中超过一半都在褪色。泰国国家公园主管苏南(Sunan Arunnopparat)说:“我们要研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对珊瑚礁进行保护。” 苏南还补充道,泰国要关闭七个国家公园的珊瑚礁。并指出,[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与欧洲社会盛衰吻合
[内容预览]
| 2011/1/23 17:22:27近期,《科学》期刊上刊登了一篇报告,认为古老树木的年轮显示出气候变化与人类历史主要事件有着深刻的联系,如大迁徙、灾难、帝国的盛衰等等。 繁荣的中世纪和罗马时代,欧洲大陆有着温暖湿润的气候,而与大规模人口迁徙运动相伴随的是干旱、寒冷的自然环境。 为了将气候记载和历史事件对比分析,来自瑞士联邦研究所的森林、雪及景观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过去2,500年的7,200个树木化石。 橡树年轮对降水量[阅读全文]
-
英国回收再生品质量有待提高
[内容预览]
| 2011/1/23 17:21:14近日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ICE)发表报告指出,某些地方机构进行回收时,只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导致了大批劣质可回收材料的产生。这些材料最终只能当做废物再次送回垃圾掩埋场。 报告号召垃圾处理行业必须改变现有状况,更多注重保持可重复利用材料的质量。 英国国家广播公司报道称,在所有行业中,纸类回收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英国最大的纸类加工厂曾经拒绝回收某些地区回收的废纸,理由是废纸中含有玻璃碎片,这会损坏[阅读全文]
-
低纬度地区洪灾愈演愈烈 全球"气候变化"或为祸首
[内容预览]
| 2011/1/21 10:09:49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昆士兰州近日连降暴雨,暴雨引发50年来最大的洪涝灾害,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当地20万人受到洪水的影响,4000多人被迫转移搬迁。目前昆州一些地区的降雨仍在继续。图为1月6日,昆州首府布里斯班的暴雨造成多街区被淹,水位猛涨。 中新社北京1月20日电 (肖欣)去年底到今年初,澳大利亚、巴西、斯里兰卡、洪都拉斯相继遭遇暴雨所导致的洪灾。对这些国家低纬度地区洪灾愈演愈烈的情况[阅读全文]
-
西班牙“海滩垃圾酒店”开业 装饰取材“垃圾”
[内容预览]
| 2011/1/21 10:08:49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新近开张一家酒店。与普通酒店不同,这家酒店号称所有装饰取材“垃圾”。 这家酒店名为“海滩垃圾酒店”,坐落在市中心卡利亚奥广场,由德国艺术家哈·舒尔特设计。 酒店墙上点缀着碎石。这些石头或从海滩捡获,或从垃圾场拾回,或从跳蚤市场购得。房内摆放废弃的路灯、餐具柜,地上铺着破碎的地毯。 酒店以告示牌形式提醒入住客人:“十分之一的西班牙人因为环境污染而不再前往海滩,14%的欧洲人出于[阅读全文]
-
英国将展出被困泰晤士河一雌鲸6米长骨架
[内容预览]
| 2011/1/20 10:49:17保管员马格丽达·安德拉德正在整理鲸鱼骨架,为这周末的《泰晤士河被困鲸鱼故事》展开幕式做准备 在这头鲸被困泰晤士河的3天里,大西洋鲸鱼基金会的埃德温·特纽厄尔一直在想法帮助它这头鲸在从伦敦著名景点游过时,它自己也变成了一个亮点 北京时间1月20日消息,大约在5年前被困泰晤士河并最终死去的体长6米的雌鲸的骨架,23日将在英国赫特福德郡特灵自然历史博物馆进行展览。 2006年1月有人发现这头雌鲸从[阅读全文]
-
2010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内容预览]
| 2011/1/20 10:28:38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5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瀚霖杯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1年1月19日在京揭晓。 201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 1.人造生命迈出关键一[阅读全文]
-
最新研究发现 气候变化导致罗马帝国的灭亡
[内容预览]
| 2011/1/20 10:08:36据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罗马帝国的灭亡可能与气候变暖有关。研究学者在研究古树年轮时发现,气候变暖与人类史上很多重大事件有关,比如迁移,瘟疫和帝国的兴起和衰退。他们发现温暖潮湿时期碰巧是经济繁荣时期,而干燥或多变的气候经常处于政治动荡时期,比如罗马帝国的倒塌。 图1 年轮:研究学者研究古树年轮时发现,气候变暖与人类史上很多重大事件有关 为了找出环境变化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研究学者对过去2[阅读全文]
-
联合国确定今年为国际森林年
[内容预览]
| 2011/1/19 13:35:48联合国森林论坛第九届会议即将于今年2月2日召开。届时,“国际森林年”也将正式启动。联合国森林论坛负责人帕图萨里说:“这是一个向国际社会发出的公开邀请,希望号召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地方协会共同努力,为当代和后代的利益,对森林实施可持续的经营。” 联合国确定2011年为“国际森林年”,旨在唤起人们的意识,促进在森林管理、保护和开发方面开展全球性的活动,推进造林绿化和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森林在[阅读全文]
-
世界粮食计划署面临30亿美元资金短缺
[内容预览]
| 2011/1/19 13:29:20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1月17日说,世界粮食计划署今年面临近30亿美元资金缺口。 希兰当天前往约旦河西岸南部城市希伯伦,视察当地食品援助发放情况。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她谈及世界粮食计划署面临资金短缺,“我来巴勒斯坦地区的部分原因是为了告诉世界,我们在资金方面面临危机”。 希兰说,世界粮食计划署依赖政府、企业和个人捐助,向有需要的人提供食品援助。这一联合国下属机构今[阅读全文]
-
林业在美国碳减排计划中具有重要作用
[内容预览]
| 2011/1/15 11:24:14英国巴克莱银行的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国内裸地造林和保持森林健康的措施可以为美国的碳总量控制与交易(cap-and-trade)计划抵偿60%的温室气体排放。 巴克莱银行负责碳市场的西科尔斯基(Trevor Sikorski)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到2020年,美国国内的碳排放抵消能力可能会达到每年2.27亿t,而美国的农业和林业项目可以抵偿其中的1.36亿t。西科尔斯基还说:“由于农业和林业在美国具[阅读全文]
-
中亚各国就今年非农作物生长期水资源利用达成协议
[内容预览]
| 2011/1/15 11:06:11国际文传电讯奇姆肯特2011年1月12日讯,哈农业部水资源委员会主席阿?阿尔曼日前透露,中亚水资源协调委员会各成员国已就该地区非农作物生长期用水配额达成一致。这是两年来首次成功签订此类用水配额协定。其中对托克托古尔水电站、塔吉克的卡伊拉库姆水库以及乌兹别克及哈萨克水库的用水机制做出了相关规定。 根据协议,在非农作物生长期哈萨克斯坦应得到上游来水4亿立方米,位于上游的托克托古尔水库排水量应达到8[阅读全文]
-
俄“方舟”旅馆打造独立生态圈
[内容预览]
| 2011/1/15 10:52:47本报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在线版1月11日报道,由俄罗斯一家建筑师事务所雷米工作室(Remistudio)设计的具有独立生态圈的旅馆日前问世,设计者毫不掩饰地将其命名为“方舟”,直打“避难”旗号。 该“方舟”旅馆呈庞大的贝壳拱形,外观堪称是未来主义与复古风格的结合——《每日邮报》称其具有上世纪70年代科幻电影道具的风范。由于“方舟”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应对地震或海平面上升引发[阅读全文]
-
国际消费电子展绿色科技露锋芒
[内容预览]
| 2011/1/14 14:26:12近年来,小型高科技企业在微观可持续发展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技术进步,带动了新一轮的“绿色”革命。在日前的2011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众多企业就展出了他们有趣的“绿色”发明。 迷你氢燃料电池 氢燃料电池技术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携带一个“私人充电器”,展出的MiniPak便携式氢燃料电池无毒害可回收,电量相当于1000枚5号碱性电池,并且可实现100%的回收再利用。目前这款电池的售价为99美元,生产[阅读全文]
-
澳大利亚洪水肆虐 威胁大堡礁
[内容预览]
| 2011/1/14 14:19:04环保人士称,近期肆虐澳大利亚的破坏性洪水已将有毒的、含有农药的沉积物冲入了大堡礁,可能威胁到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中脆弱的珊瑚和海洋生物。 据路透社报道,昆士兰州的费茨洛伊河和伯内特河水位暴涨,溢流的洪水使远至克佩尔岛的珊瑚礁水域都浑浊不堪,这里离岸大约40公里,位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大堡礁的南端。 “来自昆士兰海岸那些被洪水淹没的农场和城镇的有毒污染将给大堡礁珊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同时也会[阅读全文]
-
阿布扎比打造世界第一座沙漠中的零碳城市
[内容预览]
| 2011/1/13 23:24:41玛斯达尔的效果图。规划人员希望玛斯达尔可容纳4.5万名居民和另外4.5万名通勤者。 整座城市在沙漠拔地而起,巧妙地利用强风的降温功能。 网易探索1月13日报道2007年,阿布扎比宣布了一项计划,决定在阿布扎比郊区建造世界上第一座零碳城市。听到这项计划,很多西方人都将其视为一个噱头,不过是对邻居迪拜在沙漠打造半英里(约合804米)高摩天塔以及棕榈树人工群岛的一种跟风效仿。但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大[阅读全文]
-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最终报告:漏油原本可以避免
[内容预览]
| 2011/1/13 10:30:11美国负责调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总统委员会11日公布最终调查报告,建议对美国的近海石油开采体系进行全面改革,以减少未来发生类似灾难的可能性。 报告认为,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可以预见”、“可以避免”,英国石油公司、哈利伯顿公司以及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的错误和误判是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而政府当时的监管是“无效的”,且跟不上近海钻探领域的技术进步。 “我们的调查表明,一系列特殊而又可以避免的人为及工程失[阅读全文]
-
加拿大科学家称:找到加速冰川消失的"真凶"
[内容预览]
| 2011/1/12 13:47:59据国外媒体报道,1990年以来,覆盖格陵兰岛80%的冰原每年都会消融1000亿吨的冰,它们中的大部分会被海洋吞噬。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助教克里斯汀·斯格夫(Christian Schoof)日前经过研究宣布,强烈的暴雨,冰原顶部冰湖中溢出的洪水是加速冰川消失的真凶。此前人们会根据直觉会认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融化的冰水会成为润滑剂,加速冰川从高原或者山顶滑向海洋的速度,新的研究结果显示,[阅读全文]
-
禁用氟氯烃拯救臭氧层 "顺便"减缓全球变暖
[内容预览]
| 2011/1/12 13:46:15最近,环境保护的前线上总算传来了一些好消息。自1989年国际社会控制氟氯烃(CFCs)的排放以来,人类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氟氯烃是一类不稳定的化学物质,主要用于制造冰箱制冷剂和喷雾罐推进剂,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但现在看来,对氟氯烃排放的控制不仅保护了地球的臭氧层,还对减缓全球气温的增加速度作出了贡献。 原来,就像二氧化碳一样,大气中的氟氯烃也具有保温作用。一项发表在上个月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