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西兰生物多样性崩溃 引起"类似级联效应"关注
[内容预览]
| 2011/2/16 10:58:47全世界鸟的品种的减少使得人们担心,鸟类所提供的生态学上的服务,如授粉及种子的播撒可能在某一天停止,并给多种植物带来灾难性的结果。然而,在此之前,人们一直缺少这种崩溃的实验证明。用新西兰离岸3个岛屿上的鸟类保护区作为对照栖息地(它们没有受到入侵掠食动物的影响),Sandra Anderson及其同事的研究结果显示,授粉鸟类的消失使得大陆上的叫做Rhabdothamnus solandri的灌木的种群[阅读全文]
-
韩国强力推进温室气体减排
[内容预览]
| 2011/2/15 10:16:11韩国决定从2011年开始,正式推进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实施。 韩国环境部近日在青瓦台(总统府)迎宾馆在给李明博总统的2011年业务计划报告中,提出了为实现国家温室气体减排中期“2020年排放展望值对比削减30%”的目标,将施行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 韩国环境部表示,将通过引入绿卡制度,利用已有的碳点制度(节约自来水、电、燃气)和公共交通工具,购买绿色产品等方式,实行各种各样有关绿色生活实践的综合[阅读全文]
-
美提出灵活的森林管理政策 应对气候变化新威胁
[内容预览]
| 2011/2/15 10:03:22对当前的森林管理政策,美国林务局的官员们认为是昂贵而低效的。(图片提供:美国农业部) 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新威胁,例如,更加频繁的森林火灾,以及能够使树木枯死的甲虫造成的麻烦,美国林务局正在建议改变其制定国家森林管理计划的方式。 该局的目标是显著加快这一5到8年的程序,而当前用于管理的是一套1982年的规章制度,官员们形容它是昂贵而低效的。 在2月10日提出的这份草案中,强调了在管理计划的制定[阅读全文]
-
摄影师海滩打盹 4吨象海豹与其“亲密接触”
[内容预览]
| 2011/2/15 9:25:56尽管一旁的象海豹在密切注意自己,摄影师庞塞特还是呼呼大睡。“快醒醒,懒家伙!”旁边的象海豹冲着打盹的摄影师大叫。(设计台词)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11日报道,一个由6人组成的野生动物摄影团队在靠近南极洲的南乔治亚岛探险时,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其中包括一名摄影师在打盹时遭遇4吨重雄性象海豹的情景。 这队摄影师跋涉数千公里来此是为了拍摄发情期的巨型象海豹,在休息期间,几乎一辈子都生活在福克兰群[阅读全文]
-
新加坡位列亚洲最绿色城市
[内容预览]
| 2011/2/15 8:53:01据新华社电 英国一家调研机构14日公布一份最新调查结果,新加坡得益于它的环保努力,成为亚洲最绿色城市。 这项名为“亚洲绿色城市索引”的调查由德国西门子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实施,根据8个方面,对亚洲22座城市的环保作出评估,包括能源、土地使用、运输、垃圾、水和空气质量。 结果显示,新加坡在各项排名中表现均“远高于平均水平”,中国香港、韩国首尔、中国台北和日本大阪、东京和横滨紧[阅读全文]
-
2011年IPCC第五次报告出炉
[内容预览]
| 2011/2/15 8:02:05“肉类是碳密集型产品,人们应当控制自己吃肉的欲望。”为了强调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以下简称IPCC) Rajendra Pachauri似乎有些极端。 Pachauri是一位素食主义者,他提倡 “少吃肉多吃蔬菜”,呼吁全世界都来抑制食肉的欲望,“少吃肉不但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头脑也有好处。” 在1995年加入IPCC之前, 机械工程师出身的Pachauri是[阅读全文]
-
肯尼亚玫瑰热销欧洲 玫瑰种植危及当地生态环境
[内容预览]
| 2011/2/14 15:07:19据英国《卫报》2月14日消息,情人节来临之际,价钱便宜的肯尼亚玫瑰受到消费者青睐。但有研究称,玫瑰的大量种植正威胁着肯尼亚脆弱的生态环境。 据称,欧洲超市中售卖的玫瑰70%都来自肯尼亚,而这其中绝大部分玫瑰的产地都是纳瓦沙市。英国莱斯特大学生态学家大卫-哈伯(David Harper)研究肯尼亚纳瓦沙湖的湿地保护问题已有30年。哈伯对肯尼亚大量种植玫瑰提出警告。他表示,玫瑰种植已经导致肯尼亚,[阅读全文]
-
《科学》:日本新研究佐证“鸟类起源于恐龙”学说
[内容预览]
| 2011/2/12 18:11:22日本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鸟类翅膀内3根趾骨的位置相当于人类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与被认为是鸟类祖先的兽脚类恐龙前肢具有相同形态。这一发现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学说提供了决定性证据。 长期以来,对于鸟类是否起源于恐龙,古生物学家和发育生物学家持有不同看法。从古生物学角度来看,由于兽脚类恐龙前肢的趾骨与鸟类翅膀的趾骨形态相近,并且近年来接连出土具有羽毛结构的恐龙化石,这些证据使得“鸟类起源于恐龙[阅读全文]
-
一月精彩地球卫星照 地中海沙尘暴延绵百公里
[内容预览]
| 2011/2/12 18:03:34北京时间2月11日消息,英国《卫报》官网近日推出了一组由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等机构于一月份公布的部分精彩的地球卫星照片。卫星图片显示了地中海沙尘暴、新月形阿尔卑斯山脉、阿拉伯湾半圆形大气重力波、油彩画般的大西洋藻花等壮观而美丽的地球景观。 1. 地中海沙尘暴地中海沙尘暴 2011年1月29日,一股沙尘暴从埃及一直吹到了地中海上空,沙尘羽状物延绵数百公里,并在黎巴嫩沿岸逐渐[阅读全文]
-
科学家猜测:"荒原狼星球"地下海洋适宜生命
[内容预览]
| 2011/2/12 10:40:40科学家认为木卫二冰壳以下的液体海洋中可能孕育着生命体 【搜狐科学消息】 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如果一颗行星从行星系统的温暖襁褓中被抛弃,进入冰冷的太空深处,但它仍有可能在冰壳之下存在液体海洋,或许适宜生命存在,科学家认为这种极端环境中的外星生命体需要用显微镜进行观看。 行星形成模型显示,由于小行星近距离遭遇邻近的气态巨行星,它们经常有规律地被行星系统抛弃,巨行星磁场可形成星际弹弓效应,发射不[阅读全文]
-
韩国决定申办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内容预览]
| 2011/2/12 7:45:01中新网2月11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环境部11日表示,为申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COP 18)将组建申办委员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是由194个国家代表、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NGO)等出席的一个全体会议,以缩减温室气体为目标,将商讨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1995年之后每年各洲轮流举行。 目前,韩国和卡塔尔围绕申办第18次缔约方会议正在展开竞争。 全球绿色[阅读全文]
-
人类祖先在320万年前就已靠双脚行走
[内容预览]
| 2011/2/12 7:16:26本报华盛顿2月10日电(记者毛黎)美国密苏里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类起源研究所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对发掘于埃塞俄比亚哈达尔遗址的南方古猿足骨化石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人类的祖先早在320万年前就开始像现代人一样用双脚行走。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2月11日《科学》杂志上。 据悉,科学家研究的足骨化石为古人脚上的第4根跖骨,该化石显示非洲南方古猿在当时便具有了定型的弓形足。此研究成果平息了长期以来古人类[阅读全文]
-
今年1月的北极海冰面积缩减至历史同期最低水平
[内容预览]
| 2011/2/11 15:45:53新华社电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2月8日发布研究报告称,今年1月的北极海冰面积缩减至有卫星监测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最低水平。 报告数据显示,今年1月北极海冰面积仅为1355万平方公里,比此前于2006年1月创下的历史同期最低纪录减少约5万平方公里;比1979年至2000年的同期平均值减少约127万平方公里。 [阅读全文]
-
美发现冰河时代珍贵化石 从野牛头骨到猛犸
[内容预览]
| 2011/2/11 15:41:37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2月11日消息,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科学家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斯诺迈斯村附近出土了大量冰河时代的化石,包括美洲乳齿象、哥伦比亚猛犸、老虎蜥蜴和首次在科罗拉多发现的杰斐逊地懒。这些冰河时代的“珍宝”是去年10月建筑工人在实施一项水库扩容工程期间偶然发现的。 1.很酷的冰河时代的头骨很酷的冰河时代的头骨(图片提供:Heather Rousseau, Denver Museu[阅读全文]
-
亚洲大黄蜂腰缠太阳能电池 从阳光得到能量
[内容预览]
| 2011/2/11 15:37:3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从阳光得到能量,首先将它转换成电能,继而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现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动物王国的成员亚洲大黄蜂,也有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换成电能的能力;而长在它腰间的褐色和黄色的环就是它的太阳能“电池板”。 昆虫学家先前就注意到,亚洲大黄蜂与蜜蜂和其他黄蜂品种习性有所不同,它们的活跃期不在早晨太阳升起时,而是在午后;而且越是阳光特别强烈的时段,大黄蜂越显得异常活跃。[阅读全文]
-
英国推出《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预测报告》
[内容预览]
| 2011/2/9 12:44:00最近,英国科学预测办公室推出《全球粮食与农业发展预测报告》(Global Food and Farming Futures),分析了未来40年在全球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如水和能源的供应、气候变化、消费模式的变化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报告得到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和国际发展部等部门支持,由全球35个国家的400多名专家参与,历时两年完成。报告认[阅读全文]
-
科学家警告冰岛火山活动加剧 再度爆发可能性大
[内容预览]
| 2011/2/9 11:22:48去年4月冰岛火山爆发,随之带来的火山灰云给欧洲空中交通带来了灾难性的一幕。冰岛科学家8号警告说,冰岛第二大火山巴达本加火山的活动加剧,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冰岛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埃纳尔森说,巴达本加地区观测到的地壳活动越来越频繁,已经到了让人为此担心的地步了。但是由于测量仪器的短缺,要想探测到这一活动的规模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变得更加困难。埃纳尔森说,从目前观测到的情况来看,最近能够记录到的这[阅读全文]
-
俄欲破冰一窥千万年前南极冰下湖 探索史前生物
[内容预览]
| 2011/2/9 11:01:56据美国媒体2月4日报道,正在南极考察的俄罗斯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即将钻通3750米深的冰盖,一窥被冰雪覆盖达1500万年之久、但仍未冰冻的地下湖泊,由此探索古老的生命,并试图揭开冰河时期物种进化之谜。 由于南极的夏天马上就要结束,俄罗斯科学家不得不日夜赶工,以钻通最后5米的冰盖。即便目前南极正处夏季,但外面的温度仍有零下40度之低。科学家介绍,有史以来地球上最低温度即是在南极测得,为零下89.2[阅读全文]
-
亚洲开发银行呼吁应对“气候移民”
[内容预览]
| 2011/2/8 23:53:28亚洲开发银行警告说,受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影响,不少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民众可能离开家园迁往本国其他地区或邻国,各国政府应做好应对措施,防止出现“人道主义危机”。 发出警告 亚洲开发银行定于今后几周内发表一份名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气候变化与移民”的报告。法新社6日援引报告草案内容报道,亚洲开发银行呼吁亚太地区国家政府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引发的移民。 “清楚的是,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受气候[阅读全文]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报告称全球森林价值被严重低估
[内容预览]
| 2011/2/8 23:03:34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月1日在联合国发布的一份有关重新评估森林价值的报告说,当前森林的经济价值被各国政府严重低估,重新评估森林价值将对当地贫困人口带来直接利益,并会打开新的市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这份报告是在联合国森林论坛第九次会议上发布的。此次会议于1月24日至2月4日在纽约举行,主要讨论由当地居民管理和控制森林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 报告说,森林的价值传统上是由其主要商业资源[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