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为宣传环保 秘鲁百名学生一小时种树近两万棵

    [内容预览]

    | 2008/9/23 8:32:49
        中新网9月22日电秘鲁100名中学生在首都利马一起植树,还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据星岛日报网22日报道,在强劲音乐鼓励下,100名中学生在马路旁边的空地不断挖掘,为的是在限时内种植最多的树。他们不单要与时间竞赛,还要戴上口罩,忍受满天沙尘飞扬。    最终,他们不

    [阅读全文]

  • 日报告称全球自然灾害连年增加且多集中在亚洲

    [内容预览]

    | 2008/9/21 14:37:43
    近年来全世界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及受害人数呈上升趋势。位于日本神户的亚洲防灾中心近日汇总的一份报告显示,2006年由自然灾害造成的死者多达约2.7万人,其中接近9成集中在亚洲。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该报告就其原因警告称,全球变暖、森林破坏、沙漠化、无秩序的城市化等因素交织在一起,面对灾害,亚洲比其他地区更加脆弱。 报告指出,在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举措中应该加

    [阅读全文]

  • 非洲国家发展核电方兴未艾 以增加国内电力供应

    [内容预览]

    | 2008/9/19 22:52:13
    继南非、尼日利亚和埃及之后,东非国家肯尼亚也正在加入积极发展核电的行列,该国准备建立核电站,以增加国内电力供应量。在开发新能源方面,发展核电已成为越来越多非洲国家的选择之一。据肯尼亚《民族日报》18日报道,由于电力供不应求,肯尼亚能源部长基拉伊图·穆伦吉日前宣布,肯尼亚正在寻求能源领域的投资者,并计划购买核技术,在肯尼亚建立小型核电站。穆伦吉说,根据估算,这座小型核电站初期工程将耗资10亿美元,建

    [阅读全文]

  • 梅德韦杰夫:北极应成为俄罗斯战略资源基地

    [内容预览]

    | 2008/9/18 19:16:58
    中新社莫斯科九月十七日电 (记者 田冰)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十七日在此间表示,北极应当成为俄罗斯二十一世纪战略资源的主要基地,俄罗斯将加大开发北极的力度。十七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批准了有关俄罗斯在北极地区二0二0年前的国家政策框架及远景规划。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并授权俄政府十二月一日之前拟定有关北极开发的计划纲要。据俄总统官方网站消息说,梅德韦杰夫在会上发言时表示,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支持有关完善俄罗

    [阅读全文]

  • 欧盟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系统论坛在法举行

    [内容预览]

    | 2008/9/17 14:18:50
        新华网巴黎9月16日电(记者李学梅)欧盟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系统论坛16日在法国里尔举行,与会各国表示,将全力支持这个继伽利略计划之后欧盟启动的第二个航天计划。     该论坛由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的环境部及高教与科研部发起。在论坛上,法国建议为这一计划设立一个法律框架,以确保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能得到充分利用。

    [阅读全文]

  • 法国加强对臭氧层破坏物的排放控制

    [内容预览]

    | 2008/9/17 13:42:13
        法国环境部长让-路易·博洛16日签署法令,对法国制冷企业的排放行为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以防止排放物进一步破坏臭氧层。    环境部当天发表公报说,制冷企业的排放物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之一,同时也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排放物中一些成分对温室效应的影响甚至远远高于二氧化碳。   &n

    [阅读全文]

  • 潘基文呼吁在世界经济低迷时期不要忘记保护环境

    [内容预览]

    | 2008/9/17 10:44:34
    中新网联合国9月17日电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9月16日“保护臭氧层国际日”发表致词指出,市场动荡、经济低迷和经济衰退言论历来不利于环境问题。在这种时候,保护地球往往被视为是一种奢侈,是妨碍经济复苏和发展的一种负担,但保护臭氧层方面的经历显示,这种看法荒诞无稽。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潘基文指出,采取果断的多边行动解决环境威胁和挑战可以带来广泛的健康、社会和经济利益。《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

    [阅读全文]

  • 阿富汗:150万人遭受“严重的”干旱

    [内容预览]

    | 2008/9/17 10:40:32
    阿富汗34个省的19个至少150万人——大多数都是北部的农村——遭受严重的干旱灾难,需要人道主义的紧急援助,一名阿富汗部长告诉IRIN。  “大约150万人失去了70%-80%的生计——大多数是雨灌农业和牲畜——由于干旱的原因,”Ehsan Zia说,他是农村修复和发展部长。  国家有大约150万公顷的雨灌农田,2007年提供三分之一的国内谷类生产(包括小麦、大豆、稻米和玉米)。  官员们指责干旱

    [阅读全文]

  • 欧洲议会要求增加援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内容预览]

    | 2008/9/17 9:43:56
    新华网布鲁塞尔9月16日电(记者刘秀荣)欧洲议会发展委员会15日要求欧盟大幅度增加对“全球气候变化联盟”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支持它们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欧盟委员会于去年9月提出了建立“全球气候变化联盟”的建议,欧盟外长理事会于当年11月通过了该立法建议。根据建议,欧盟将在2008至2010年间向联盟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6000万欧元的援助,并运用先进的技术帮助这些国家,以减轻气候变化给这些国

    [阅读全文]

  • 英国尝试给野猪注射避孕药物以控制数量膨胀

    [内容预览]

    | 2008/9/15 11:07:16
    新华网伦敦9月13日电 英国《每日电讯报》日前报道说,鉴于野猪扰民情况时有发生,英国正在尝试给野猪注射避孕药物以控制其数量膨胀。报道援引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有关人士的话说,靠近野猪群活动地带的民众经常报告有野猪毁坏农作物、传播疾病、袭击其他家养动物甚至人类。更令人烦恼的是,野猪怀孕一次最多可生出15个幼崽,造成近年来英国一些地区野猪数量不断膨胀。例如,肯特郡野猪数量最多,据估计共有200头左

    [阅读全文]

  • 亚太环境会议呼吁设立保护生物多样性新目标

    [内容预览]

    | 2008/9/15 11:05:52
    新华网东京9月14日电(记者 钱铮)为期两天的第16届“亚洲太平洋环境会议”14日在日本中部城市名古屋闭幕。会议通过的主席声明呼吁设立新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际目标,以取代现有的“到2010年使生物灭绝速度在2002年的水平基础上大幅下降”的目标。据共同社报道,这一主席声明于13日在会上通过。预定于2010年在名古屋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可能会讨论是否采纳新目标。此外,主席声明还呼吁

    [阅读全文]

  • 欧盟成员国大多数民众支持欧盟的减排目标

    [内容预览]

    | 2008/9/12 17:02:36
        欧盟民意调查机构新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欧盟成员国大多数民众支持欧盟提出的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等目标。     欧盟民意调查机构今年3月至5月间对欧盟27国以及克罗地亚、土耳其等申请加入欧盟的候选国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气候变化的态度。调查共涉及3万多人。    &nbs

    [阅读全文]

  • 每周少吃一天肉可以拯救地球

    [内容预览]

    | 2008/9/12 8:10:15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专家建议,人们应每周少吃一天肉,为解决气候变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拉津德·帕乔里(Rajendra Pachauri)表示,肉类生产正在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地球温度超出正常水平。他说,每周有一天改变饮食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影响超过减少开车旅行或使用丰田普锐斯等混合动力轿车。   帕乔

    [阅读全文]

  • 白色屋顶有助延缓全球变暖

    [内容预览]

    | 2008/9/12 8:06:10
    新华社洛杉矶9月10日电  参加美国加利福尼亚气候变化研究会议的科学家们10日呼吁全球各大城市给建筑物安装白色屋顶,以延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哈希姆·阿克巴里在会议上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为建筑物安装白色屋顶,不仅可以更好地反射太阳光辐射,还可以节约大量空调费用。   研究数据显示,在全球多数城市的表面面积中,屋顶占25%,街道路面占35%。科学

    [阅读全文]

  • 法拟大幅削减杀虫剂使用量

    [内容预览]

    | 2008/9/12 8:04:49
    据新华社巴黎9月10日电(记者  李学梅) 法国政府10日宣布,到2018年法国全国的杀虫剂使用量将减少到现在的一半。这一计划受到环保人士的欢迎。   法国政府发表的公报说,农业部长米歇尔·巴尼耶当天在部长会议上提交了一份计划,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未来10年内将杀虫剂使用量降低50%。另外,政府还将出台杀虫剂的使用指数,对其在单位面积中的用量进行规定。   此外,30种可能存在不安全因

    [阅读全文]

  • 《自然》:成熟森林在全球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内容预览]

    | 2008/9/11 16:58:42
    美英等多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与盛行40余年的传统观点不同,成熟森林(old growth forest)能够几百年不断地持续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减轻气候变化。相关论文发表在9月11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森林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有机分子,并储存在组织中。20世纪60年代,一项对单一森林的研究认为,150年以上的森林释放的碳与它们从大气中吸收的一样多,因此被称为“碳中立者”。

    [阅读全文]

  • 日本“环境危机时钟”又前进两分钟 达到峰值

    [内容预览]

    | 2008/9/11 13:48:02
    新华网东京9月10日电(记者 钱铮)日本旭玻璃基金会10日说,该基金会所设立的“环境危机时钟”的指针现在比2007年前进了两分钟,达到1992年开始调查以来的峰值——9时33分。“环境危机时钟”将环境恶化对人类的威胁程度用零时到12时的时钟指针刻度来表示,越接近12时,威胁就越大。旭玻璃基金会10日公布了该机构2008年“地球环境问题和人类生存问卷调查”的结果。来自世界81个国家和地区的732受访

    [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引发的"超级浪潮" 正破坏澳洲的海岸线

    [内容预览]

    | 2008/9/11 11:39:39
        澳大利亚气候科学家表示,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超级浪潮”,正日益破坏澳大利亚的海岸线。    据《联合早报》报道,澳大利亚国家科学机构“英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所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动因(如北热带季风季节的长度与强度)与海浪力度大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n

    [阅读全文]

  • 世界首个无碳排放火力发电装置投入运行

    [内容预览]

    | 2008/9/10 9:23:30
    本报柏林9月9日电(记者 顾钢) 世界首个无二氧化碳排放的火力发电装置9日在德国正式投入试运行。这个由瑞典跨国能源集团Vattenfall开发的试验装置位于德国勃兰登堡州的斯普莱贝格,无碳排放火力发电技术一旦在技术和商业上获得成功并推广应用,将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发挥重要作用。   由Vattenfall投资7000万欧元研制的这个试验装置采用的是碳捕获和存储技术,英文简称为CCS。该技术采用空气分

    [阅读全文]

  • 报告显示:沿海人口增加或为自然灾害加剧主因

    [内容预览]

    | 2008/9/9 9:26:38
    美国《时代周刊》9月5日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两周内“古斯塔夫”飓风使美国遭受了30亿美元的损失,美国和加勒比海地区有110人丧生。而目前的地球灾害远不止此——印度南部的特大洪水让100多万人无家可归;中国西南部遭遇的6.2级地震损毁了超过40万间的房屋。 如今,自然灾难似乎越来越常见,而且许多灾难正用极不友好的方式影响我们。大部分严重破坏由洪水和暴风雨造成,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灾难流行病

    [阅读全文]

65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