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米兰成欧洲污染严重城市 为争取更多蓝天而努力

    [内容预览]

    | 2013/2/4 15:38:18
    新华网米兰2月3日电(记者宋建)谁能想到,享誉全球的时尚之都意大利米兰,也是欧洲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为“多争取一片蓝天”,米兰市政府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其重点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和集中供暖。  米兰地处意大利波河平原腹地,人口密集,周围工业及农业生产活动频繁。此外,米兰上空类似“厚毯子”的逆温层厚度达300米,更加不利于烟雾的消散。因此早在十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曾把米兰列为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

    [阅读全文]

  • 印度空气污染全球最糟 经济增长与环保如何取舍

    [内容预览]

    | 2013/2/4 9:26:19
    北京最近的雾霾天气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中国的增长模式在此次雾霾大规模袭击后遭遇了挑战。其实,环境污染是全球性的重要话题,印度也深受空气质量糟糕的影响,金砖国家需要将有质量的经济增长摆到更重要的位置。  据达沃斯经济论坛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印度成为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此次对132个国家的环境进行了调查,其中,印度在“空气质量排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中居末位。这类研究每年进行一次,环境绩

    [阅读全文]

  • 32国为减排立法

    [内容预览]

    | 2013/2/4 8:07:44
    “过去一年里,33个接受调查的国家中有32个已经出台与气候相关的立法,或者正在这方面取得显著的进展。”这是最新一期《气候法规研究》上透露的信息。日前,全球立法者联盟组织全球国际发表了第三版《气候法规研究》,并正式推出了全球气候变化立法倡议。  全球立法者联盟组织全球国际主席、英国法定独立气候变化委员会主席、英国前环境大臣迪本认为:“这种改变游戏规则的发展,最初由新兴经济体推动,现在已经发生在每一个

    [阅读全文]

  • 研究人员:从“浅绿色”建筑到实现真正可持续发展

    [内容预览]

    | 2013/2/1 17:55:23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寻找商机,给他们建造安身的房屋也越来越多。到2030年,估计还将有14亿人移居城市,其中13亿人住在发展中国家,建筑数量的增多将对环境和自然资源都带来长期的影响。但幸运的是,已有多种政策工具可以确保推动建筑的可持续性,芬兰都市研究人员卡琳?泰帕尔(Kaarin Taipale)如是说。据世界观察研究所网站报道,建筑是能源消耗大户,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固体废弃物量的贡献率达到了

    [阅读全文]

  • 悉尼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为爬行动物保护筹款

    [内容预览]

    | 2013/2/1 16:31:08
    身着中国戏服的女子身缠大蛇,或许是西方人对“蛇年的中国味道”的理解。  中国农历新年蛇年即将到来,澳大利亚悉尼市30日在塔龙加动物园举行了新年庆典活动发布会。该市市长呼吁市民借蛇年为爬行动物保护活动捐款。  悉尼市长摩雅(Clover Moore)说:“蛇年将至,大家应借此机会,了解塔龙加动物园内珍藏的多种澳大利亚爬行动物。”她说:“我鼓励您在贺岁迎新的同时,来塔龙加动物园参观,并慷慨捐赠,以支持

    [阅读全文]

  • 节约能源减少光污染 法国环境部将推“熄灯令”

    [内容预览]

    | 2013/2/1 16:28:22
    资料图: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夜景。  法国政府近日颁布行政命令,从2013年7月1日起,所有商店与办公室夜晚都必须熄灯,以达到节能与“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根据这项新的规定,非住宅建筑的内部照明必须在最后一名员工离去一小时内熄灭,建筑外观与商店橱窗照明则必须在凌晨1点前熄灯。  法国人常以其美丽夜景为傲,香榭丽舍大道的圣诞灯饰、艾菲尔铁塔的灯光、巴黎街道上百货商店的橱窗,都让游客叹为观止。  据报道

    [阅读全文]

  • 美奥巴马力推气候政策 以环保项目促进就业机会

    [内容预览]

    | 2013/1/31 14:40:42
    白宫高级政策顾问日前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将继续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的刺激政策,以期通过这些项目来创造就业机会。这是其应对气候变化二期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据路透社报道,这一次奥巴马不会再有900亿美元(1美元约为6.23元人民币,下同)的经济刺激资金,奥巴马政府早先将这样一笔资金注入了清洁能源和“绿色就业”项目。  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布赖恩·迪斯(Brian Deese)说,相

    [阅读全文]

  • 亚马逊毁林重现卷土重来之势 多因素致违规开发

    [内容预览]

    | 2013/1/31 14:37:18
    多年来,全球最大热带雨林——亚马逊热带雨林所遭受的破坏已逐渐得到控制,但最近一份由政府和独立研究人员共同发表的数据显示,随着农民、伐木工、矿工和制造商们开始迁移到之前未经开发的林地,最近巴西森林砍伐的现象似乎又开始攀升。  巴西研究机构Imazon一直在通过卫星图像跟踪森林砍伐的情况,它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到去年12月,对亚马逊雨林的破坏已经连续四个月呈上升趋势。  Imazon检测到,在20

    [阅读全文]

  • 盘点各国抑制舌尖上的浪费:美政府预算无招待费

    [内容预览]

    | 2013/1/31 9:10:12
    13亿吨、1万亿美元、8.7亿饥饿人口,这是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公布的全球每年浪费食物数量,被浪费和损失的食物价值以及工业化地区浪费的粮食可“喂饱”的人数。面对全球每年生产出来的1/3食物都被浪费的现象,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联合发起的“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减少你的耗粮足迹”运动正在全球展开。其实,面对浪费,不少国家都有自己的应对之道。  瑞典:信息公开,民众自觉  瑞典政府抑制公

    [阅读全文]

  • 三大措施避免全球气候灾难

    [内容预览]

    | 2013/1/31 8:49:37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25日文章】题:应优先考虑气候变化(作者一世界银行行长金墉)  当经济领导人本周齐聚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时候,大部分的谈话涉及财政和金融。但是,气候变化也应该是我们议程上的首要问题,因为全球变暖危及我们取得的所有发展成果。  如果不很快采取行动,未来将变得黯淡无光。世界银行集团去年11月发表了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如果现在不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世界 气温在本世纪末可能

    [阅读全文]

  • 世界各国治雾霾盘点:伦敦从雾都到生态之城

    [内容预览]

    | 2013/1/31 8:33:56
    □记者 王亚宏 伦敦报道  上世纪50年代,伦敦雾霭重重酿成灾难,英国人自此痛定思痛大力整治环境,并实现产业转型,打造生态社会。时至今日,伦敦摘掉了“雾都”的帽子,蜕变为蓝天白云的“生态之城”,绿色产业成为英国的经济增长领域。从工业革命的先驱到生态文明的领跑者,英国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借鉴。  烟雾灾难推动环境整治  1952年12月,逆温层笼罩伦敦,连续数日寂静无风。当时伦敦

    [阅读全文]

  • 世行行长呼吁各国采取行动避免气候恶化

    [内容预览]

    | 2013/1/30 8:43:36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1月25日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呼吁各国尽快行动起来,避免全球发生气候恶化。  在这篇名为《为地球降温》的文章中,金墉指出,在过去一年全球变暖的迹象更加明显,各地出现了一系列极端天气,美国也遭遇了史上最热的一年,在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领袖们不应该只谈论金融,气候变化也应成为首要议题之一,因为全球变暖正危及全球发展成果。  金墉说,全球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

    [阅读全文]

  • 海豚被困纽约市区运河死亡 因污染严重无法施救

    [内容预览]

    | 2013/1/29 10:30:46
    河水太脏,救援人员无法下水  据外媒报道,纽约市的一只海豚因为贪玩被困在了市区一条大运河里,并最终丢掉性命。原因之一是运河污染太过严重,救援人员无法下水施救,而这只受伤的海豚也没能等到涨潮时脱困。  据悉,25日,一只贪玩的海豚意外游到了纽约市郭瓦那斯大运河中,这条运河是美国污染最严重、最脏的运河之一。  据准备救援的人员称,他们当时无法帮助小海豚脱困,因为运河水污染太过严重,人下水后无法保证自身

    [阅读全文]

  • 挪威:建立全面有效立法体系 实现大气污染防控

    [内容预览]

    | 2013/1/29 10:28:51
    在防治大气污染方面,挪威不但通过了一系列全国性法律和条例,而且还建立了政府主导、循环经济3R原则和市场手段相辅的整体机制。  立法全面  近百年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全球大气环境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文件的影响下,各国都着手制定、修订各自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以期更好地控制各种大气污染

    [阅读全文]

  • 新加坡十招打造宜居城市 向世界介绍新加坡经验

    [内容预览]

    | 2013/1/29 9:27:23
    城市基础设施排名世界第一、全球城市生活质量调查排名居亚洲之首……穿行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有序的布局、整洁的道路,会给每一位初到这里的游客留下良好印象。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居民的居住和生活质量却一直在世界各类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新加坡经验”因此成了许多国家打造宜居城市借鉴的样板。  新加坡24日推出名为《高密度城市的10项宜居原则》的新书,向世界系统介绍新加坡的经验。该书由新加坡

    [阅读全文]

  • 欧盟宣布推进清洁能源欲解“呼吸之痛”

    [内容预览]

    | 2013/1/29 9:23:55
    近日,国内多地空气持续严重污染,而万里之外的比利时也有类似烦恼,多个城市PM10严重超标,汽车尾气正是元凶之一。巧合的是,2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推进清洁燃料战略,力图摆脱对传统燃料的依赖,同时减轻欧洲的空气污染。  由于比利时近日干燥无风雨,汽车燃料和取暖燃油造成的污染物滞留空中,布鲁塞尔、根特、安特卫普等城市市区内污染严重,PM10浓度最高达149。为了缓解这一状况,24日起,比利时在全国范围内

    [阅读全文]

  • 电力供应不足形势告急 “电荒阴云”或笼罩巴西

    [内容预览]

    | 2013/1/29 9:22:20
    在北半球经历寒冬的当下,地处南半球的热带国家巴西近几个月来却在经受高温酷暑的煎熬。对于巴西政府来说,比高温更难受的,是国内有可能出现的“电荒”。  在东南沿海的里约热内卢等地,去年年末几天里,官方测量的最高气温一度达到43.2摄氏度,是1915年有历史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温。原本从11月份开始巴西应进入雨季,但这次自初夏以来却遭遇大范围干旱天气,不少水库水位下降至警戒线,致以水力发电为主的该国电力供

    [阅读全文]

  • 欧盟宣布推进清洁燃料战略 以应对欧洲空气污染

    [内容预览]

    | 2013/1/28 13:41:39
    近日,国内多地空气持续严重污染,而万里之外的比利时也有类似烦恼,多个城市PM10严重超标,汽车尾气正是元凶之一。巧合的是,2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推进清洁燃料战略,力图摆脱对传统燃料的依赖,同时减轻欧洲的空气污染。  由于比利时近日干燥无风雨,汽车燃料和取暖燃油造成的污染物滞留空中,布鲁塞尔、根特、安特卫普等城市市区内污染严重,PM10浓度最高达149。为了缓解这一状况,24日起,比利时在全国范围内

    [阅读全文]

  • 过度消费超环境承受 2050年地球气候将无法逆转

    [内容预览]

    | 2013/1/28 13:39:43
    “如果继续保持当前的全球消费和生产趋势,一旦超出环境可承受的范围,那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其机能将会发生意想不到和不可逆转的改变。”一直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刚说。  张世刚告诉记者,在不久前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第十八次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作出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不仅发布了全球和国家层面的气候变化概览,更对未来全球排放对气候的影响作出了新的预测

    [阅读全文]

  • 2013年“绿色达沃斯”旨在推动环保运动

    [内容预览]

    | 2013/1/28 13:36:14
    世界经济论坛2013年达沃斯年会提出“绿色论坛”的口号,表示要将“绿色达沃斯”行动进一步深入开展,目的是推动绿色环保运动,让世界变得更绿。  论坛不仅给行驶在会场周边区域的车辆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并规定车辆等候时必须熄火以减少排放,还将穿梭于宾馆和会场接送与会者的接驳班车的等候时间缩短到7分钟。此外,每个班车停靠点都设有绿色标志牌,标出从该地点走到会场的时间,以此鼓励步行。  今年论坛在让达沃斯

    [阅读全文]

65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