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化身“超级肥料” 可提升50%的农产量
[内容预览]
| 2009/6/5 9:17:10如果仅从飞机上俯瞰,位于新加坡外海的实马高岛是一片碧蓝中的绿色斑点。到处遍布着墨绿色的布椰树和菩提树。孩子们奔跑在潮间带上,寻找海星、蜗牛和扁形虫。在西海岸欣赏珊瑚的游客,竟会意外和海豚打个照面。远道而来的观鸟者,正为一种名为吉米的大型苍鹭专心守候。然而难以想象的是,新加坡唯一一处垃圾掩埋场,就深藏在这片绿色栖息地的土层之下。和世界上所有的超级城市一样,上世纪末,新加坡曾面临巨大的垃圾恐慌。城市人[阅读全文]
-
德国专家开发新技术 向无处不在的空气要水
[内容预览]
| 2009/6/4 12:06:54资料图片 干燥的沙漠,四处见不到一点湖泊、河流和地下水的影子,到哪里去寻找饮用水呢?德国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个新方法:向无处不在的空气要水。 德国弗劳恩霍夫学会下属的界面工程处理和生物技术研究所2日宣布,研究所和一家德国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可以自给自足地将空气中湿气转化为饮用水的设备,它[阅读全文]
-
美国威斯康星州成功试验碳捕获技术
[内容预览]
| 2009/6/1 8:44:00捕获煤燃烧后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是包括科学家和政府在内都认可的控制气候变化的技术。一项至今最成功的从锅炉烟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试点技术目前已经由阿尔斯通和We Energies公司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试验电厂试点成功。 这一技术采用的是用冷氨水吸收法,它能在烟气进入烟囱前吸收超过88%的温室气体。阿尔斯通公司电力技术和政府事务副总裁罗伯特·希尔顿(Robert Hilton)介绍说,[阅读全文]
-
科学家研制智能芯片 农作物"渴"了会"呼叫"
[内容预览]
| 2009/6/1 7:29:59智能微芯片置于植物叶片上,当有浇水等需求时,可向农户手机发送文字信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当你把胡萝卜从地里拔出来时,它不会尖叫,但高新技术可让植物发出“声音”。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日前研制出智能微芯片,可置于植物叶片上,当植物需要水时,会向农户的手机发送需求信息,采用此法可省水省时省钱,每年为农户节省几千美元。 &[阅读全文]
-
美国研究人员称:有望用"减压法"来开采"可燃冰"
[内容预览]
| 2009/5/26 13:50:09以现有技术开采位于大洋底部的可燃冰着实不易,不但出产率不甚理想,而且能耗较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研究人员正在开发出产率更高、能耗更低的可燃冰减压开采法。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马尔科·卡斯塔尔迪、廷塞利·埃库拉尔普等人在新一期美国《工业化学与工程化学研究》杂志上报告说,位于大洋底部的可燃冰是甲烷等[阅读全文]
-
5月21日《自然》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09/5/26 10:04:56红色巨星存在放射和 非放射两种振荡 当像太阳这样的主星序恒星寿命快要结束时,它们会膨胀成振荡的红色巨星。理论上,这样形成的恒星能通过对放射状和非放射状恒星振荡的分析为恒星理论提供严格的验证。此前,研究人员一直不清楚非放射状振荡在红色巨星中是能够观测到还是根本不能观测到。现在,Ridder等人报告,在超过300颗巨型恒星中既存在放射状振荡,又存在非放射状振荡。对一些红色巨星来说,[阅读全文]
-
以色列学者成功研发新监测系统 能实时监测水质
[内容预览]
| 2009/5/21 16:08:23中新网5月21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一名物理学教授最近成功研发一套监测系统,在检测建筑物与小区供水设施是否遭污染时,可实时发现是否因人为因素或天然灾害危及家用自来水。 研发这套系统的特拉维夫大学天文物理学院教授凯济说,许多人都以为他们每天接触的家用自来水应该安全无虞,其实不然。&nbs[阅读全文]
-
英利用多孔碳开发新型空气电池
[内容预览]
| 2009/5/21 8:11:36本报讯据《每日科学》网站5月18日报道,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空气电池,可比目前所用电池的使用时间长10倍。这将提高诸如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表现能力,并有力地推动可再生能源工业,尤其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即使天气变幻,太阳西沉,这种电池一样可以使风能和太阳能装置持续发电,“风光”依旧。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将这种电池称为STAIR(StAndrewsAir)电池。他们在电池中添加了由多孔[阅读全文]
-
《自然—地球科学》:首次探测到高空冰云内生物粒子
[内容预览]
| 2009/5/20 22:33:375月20日消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一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挂帅的大气化学研究员小组向被视为的气候变化学的“圣杯”又迈进了一步:在研究过程中,他们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冰云内部的生物粒子。 研究小组由大气化学教授金姆·普拉瑟(Kim Prather)的博士生克里·普拉特(Kerri Pratt)领导,普拉瑟任职于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以及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化学与生物化学系。[阅读全文]
-
生物电能要比生物燃料更有效
[内容预览]
| 2009/5/18 12:06:13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开发生物能源过程中,以单位土地面积的能效来看,利用生物电能要比利用生物燃料更有效,前者可更好地利用土地,保护环境。 生物能源主要包括生物电能和生物燃料两大类。生物电能指的是利用各种植物秸秆进行发电,而生物燃料则是以玉米等作物和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制造的乙醇等燃料。生物能源既是可再生能源,又是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绿色能源。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默塞德分校等机构的研究[阅读全文]
-
微波技术让可再生能源“有戏唱”
[内容预览]
| 2009/5/18 12:04:06近日,全球资源公司(Global Resource Corp)演示了把工业废物和难以加工处理的天然资源变成柴油、甲烷、碳灰和其它可再用碳氢化合物的微波技术,以1:50的比率把各种废物绝对高效地转化为能源,几乎可以做到忽略商品的成本。 该技术采用了美国麦斯科玛公司的早期产品“爱国者1号”[阅读全文]
-
5月7日《自然》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09/5/15 22:48:08封面故事:“弗洛勒斯人”到底是什么“人”? 首次于2004年在Nature杂志上介绍的小体型原始人“弗洛勒斯人”,在距今大约14000年前一直生活在印尼弗洛勒斯岛上。本期封面所示为“模式标本”LB1的部分骨架。该样本保存了足够多的材料,可让研究人员对其脚进行部分组装,本期Nature报告了这项组装工作。LB1的脚有像人一样完全内收的大拇指,但与现代人相比它们的大拇指相对于下肢其余部分要长[阅读全文]
-
《自然—地球科学》:含铅量高的云层可助地球降温
[内容预览]
| 2009/5/15 22:46:44一个由美国、德国和瑞士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最新研究发现,空气中的含铅颗粒对云层中冰晶的形成极为有利,这不仅对降水有利,可能还对整个气候有影响。 云层中雨雪冰晶的形成必须有微小颗粒作为凝结核,又称冰核。通常充当冰核的有悬浮在大气层中的尘埃、煤烟甚至细菌。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杂志上报告说,科学家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脉以及美国落基山脉进行云层化学[阅读全文]
-
“谷歌海洋”软件现身海洋大会
[内容预览]
| 2009/5/13 10:59:20新华社印度尼西亚万鸦老5月11日电 谷歌公司在印度尼西亚万鸦老的世界海洋大会上展示了“谷歌海洋”软件,希望人们通过这一软件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谷歌海洋”软件是一款结合卫星照片和海洋探测图的海洋浏览工具,它在显示世界各地海洋的三维全景图的同时,还为用户提供有关航海的视频、照片和航海故事等。 世界海洋大会组委会官员认为“谷歌海洋”可以为研究者提[阅读全文]
-
科学家敦促整体评估碳排放增长
[内容预览]
| 2009/5/13 8:42:25部分科学家近日发表文章称,希望通过一个新的评估大气二氧化碳增长的方法来简化复杂的气候变化问题。 这两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分别来自英国和德国。文章均表示,二氧化碳到底来自什么时期的排放并不重要,因为全球暖化问题是几百年来排放的所有二氧化碳积累起来共同导致的结果,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研究者们共同表示,控制二氧化碳不能仅看重短期目标(例如在固定年限内把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限定水平),因为大气[阅读全文]
-
麻风树:奇迹般的生物燃料?
[内容预览]
| 2009/5/12 8:34:20一直以来,矮小的麻风树一直被认为是具有无限潜力的奇迹般的生物燃料而被广受宣传。但是,麻风树的广泛种植是否可行?它的广泛种植会不会直接侵占发展中国家急需的粮食作物的领地? 《耶鲁360度环境观察》(Yale Environment 360)日前刊载的一篇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围绕麻风树种子的大肆宣传于2000年中期真正开始。典型的文章报道是这样的:这种具有轻微毒性、椭圆[阅读全文]
-
农作物废料可制造生物电
[内容预览]
| 2009/5/11 8:44:43“在任何情况下,车辆行驶相同距离所需的生物电与传统生物燃料相比,耗费的农作物数量要少得多。”加州大学莫斯德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rced)的助理教授艾略特·凯贝尔(Elliott Campbell)说。 研究人员近期宣称,与传统的乙醇等生物燃料相比,农作物废料燃烧所产生的电能可以更加高效的驱动车辆,而且排放较少的温室气体。 一般来说,燃烧生物废料使其转化为电[阅读全文]
-
太空太阳能7年内为地球人供电
[内容预览]
| 2009/5/11 8:35:34太空太阳能发电不再是“科幻” 在美国著名科幻电视剧《星际旅行》中,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在银河中旅行的星舰发现了一个极度发达的文明社会,那里的人在自己星球的太空中布满了太阳能电池板,捕获了几乎恒星释放出的所有能量,解决了该星球的能源问题。然而这个科学幻想将很快变成现实。 美国太平洋煤气电力公司(PG&E)已经于近期宣布,将与一个宣称可在太空中有效摄取能量的加州太阳能公[阅读全文]
-
4月30日《自然》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09/5/8 11:52:12封面故事: 气候变化现状与前景专题 当前的气候状况甚至比人们所认为的还要差。本期Nature上的三篇新闻特写对当前的气候状况或者说其今后可能会变成什么作了介绍。Richard Monastersky所介绍的证据表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将比我们所认为的难度更大。所以,我们可能只有通过物理的办法来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除去了。Nicola Jones介绍了一些比较严肃的建议,曾几何时,这[阅读全文]
-
英国研制"橡胶蛇"发电机 将海浪转化为电能
[内容预览]
| 2009/5/8 11:34:47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日前,英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海浪发电装置——“巨蟒”,它是漂浮在海岸的大型橡胶“蛇”,能够将海浪能量转换成为电能,目前该设计正在接近商业化应用。 科学家正在对“巨蟒”发电机进行测试 这种发电装置像一条海蛇,可以将海浪能转换为电能 “巨蟒”是长度8米,直径0[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