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粮生物燃料蓄势待发 降低成本是关键
[内容预览]
| 2008/7/9 23:48:13国际油价飙升,寻找可再生替代燃料迫切。生物燃料在粮食安全的警示下,有所节制而另寻出路。原料上涨、技术难题、推广政策……多方因素交织之下,我国生物柴(汽)油和燃料乙醇两大替代燃料的研发生产,既有突破也有困惑。 非粮乙醇喜报频传 &nb[阅读全文]
-
能源价格改革:必须承受之“变”
[内容预览]
| 2008/7/9 11:35:066月19日晚11时,北京的一些加油站外,等待加油的汽车排起了一两公里的长龙; 此时,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已发布消息:从6月20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7月1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 “这是政府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的慎重决策。”“这是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重要一步。”专家对此次油价电价上调如此评说。 别无选择:必须学会直面国际能源价格的狂飙[阅读全文]
-
财政部:能源化利用秸秆将获财政支持
[内容预览]
| 2008/7/9 8:56:54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曾晓安昨日透露,目前财政部正在研究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财政政策,并争取尽快出台。 曾晓安在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时说,综合性利用秸秆这一清洁可再生能源,对节约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和保护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近期,财政部初步理清了秸秆能源化利用的新思路,即在保障适度还田和满足饲料需求的前提下,[阅读全文]
-
我国去年能源消费增长率为2002年以来最低
[内容预览]
| 2008/7/9 8:55:16世界知名能源公司BP公司8日在此间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称,2007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率为7.7%,是自2002年以来的最低年度增速。 根据统计,中国2007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18.634亿吨油当量,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6.8%。  [阅读全文]
-
引领未来科技候选项目: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技术
[内容预览]
| 2008/7/8 23:45:21为了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中国科协首次面向社会组织开展“五个10”系列评选活动,面向全国评选“10位传播科技的优秀人物”、“10部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10个公众关注的科技问题”、“10个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和“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目前第一阶段评选已经结束,经专家组审议后,每个评选项目已经确定出30个候选项目。 &[阅读全文]
-
沙特石油大臣纳伊米:石油仍是未来主要能源
[内容预览]
| 2008/7/8 9:45:11新华社马德里电 沙特阿拉伯石油和矿产资源大臣纳伊米3日说,尽管当前国际油价屡创新高,但石油依然是未来许多年内的主要能源,其地位不会被生物燃料等替代。 纳伊米当天在世界石油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说,未来许多年内,石油仍将是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主要能源,尤其是在交通运输方面,它的地位无可取代。 面对不断攀升的国际油价,一些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此举被认为既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也[阅读全文]
-
突破政策技术瓶颈引导发展低碳电力 推动节能减排
[内容预览]
| 2008/7/7 17:09:09发展低碳电力是减少碳排放、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建设低碳能源产业是基础。电力是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我国确定了坚持优化调整电源结构的电力发展路线,但受能源资源禀赋条件的制约,燃煤发电比例过高的现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改变。到2010年,我国电力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达到30亿吨左右。发展低[阅读全文]
-
另眼看待能源价格上涨 节能降耗正遇良机
[内容预览]
| 2008/7/7 17:07:35能源价格上涨了,从企业生产到居民生活,多少都将受到影响。但如果我们换一种视角来看,应该看到其中也有积极的一面。在价格杠杆的推动下,我国当前正在努力推行的节能降耗,可能获得加速机遇。 一般来说,价格应该真实反映商品的使用价值、供需关系。如果一种总量有限的商品,价格被过于低估,那么很可能大大增加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全文]
-
世行密报泄粮食危机元凶 生物燃料政策遭当头一棒
[内容预览]
| 2008/7/7 16:52:49世界银行一份秘密报告认定,生物燃料已经促使全球粮食价格上涨75%,远高于先前任何报告的估计数字,同时与美国等倡导生物燃料的国家观点迥异。 分析人士认为,世行在今年4月完成这份报告的情况下始终没有公开研究结果,可能是为了避免把世行完全置于美国的对立面。&nbs[阅读全文]
-
今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突破1000万千瓦
[内容预览]
| 2008/7/6 21:50:34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周喜安司长日前说,今年底我国风电的装机容量将突破1000万千瓦,两年后将突破2000万千瓦,中国不久将成为最大的风力发电国家。 周喜安在第五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览会开幕式上介绍说,我国2007年底的风电建设已突破了600万千瓦,居世界第五位,在建的还有420万千瓦。[阅读全文]
-
俄总统呼吁建立稳定世界能源市场的磋商机制
[内容预览]
| 2008/7/4 11:34:42据俄塔社3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确保世界能源市场稳定,有关方面应建立现代化的磋商机制。 他表示,这一磋商机制应涵盖能源生产、消费和运输等各方面,因为只有考虑到各 方观点,才能保证最终决定的平衡性。 &n[阅读全文]
-
生物质能有望给中国清洁能源开发带来新跨越
[内容预览]
| 2008/7/4 11:33:26随着化石燃料消费带来的全球环境问题以及其将来的枯竭,替代能源开发已被提上日程。而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的中国在全力推进节能减排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新能源。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教授张英俊在此间举行的2008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上表示,生物质能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这方面的开[阅读全文]
-
海南实行能源代替战略 首座浮海风电场明年投产
[内容预览]
| 2008/7/4 11:31:50“长期以来,我省一次能源主要依赖从省外调入,经济发展面临着能源资源约束的巨大压力,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保障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我省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实行能源代替战略。 其中之一就是我省创建世界上第一座试点性浮海风电场,争取在2009年投产运营。”记者昨日从省发改厅获悉。  [阅读全文]
-
追着太阳要电
[内容预览]
| 2008/7/4 8:26:52在利用太阳能发电方面,槽式聚光热发电系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经过20年商业化运行的成熟技术,其造价远低于光伏发电。它的储能系统或者燃烧系统可以实现24小时运行,度电成本也很有竞争力。目前,欧洲和美国正在建设一批改进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其性能更加优越。 槽式聚光热发电系统是通过抛物面槽式聚光镜面将太阳光汇聚在焦线上,在焦线上安装管状集热器,以吸收聚焦后的太阳辐射能。管内的流体被加热后,流经换[阅读全文]
-
国内首份绿色能源建设融资协议签署
[内容预览]
| 2008/7/4 8:22:27在目前银根紧缩的现状下,银行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却信心十足。昨天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宣布,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了我国首份绿色能源建设金融合作协议,以工行牵头筹组的银团将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十一五”期间所有的风电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相关人士介绍,根据协议工行担任主要融资牵头行,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十[阅读全文]
-
世界经济撞上了能源天花板
[内容预览]
| 2008/7/4 8:21:136月29日,第19届世界石油大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幕,讨论如何控制飞涨的国际油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会议举行期间,7月2日,纽约、伦敦两地油价双双冲破每桶144美元,创出历史新高。显然,市场对此次石油大会的效果并不抱什么希望。 从本质上讲,高油价是供求失衡的结果。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过去5年,[阅读全文]
-
美欲建"千米太阳能塔"发电 可供20万户使用
[内容预览]
| 2008/7/4 8:19:40太阳塔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报道,在美国西南部未来有可能出现一座“太阳能塔”,这是一种最新的能源生产概念,看上去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烟囱,但并不释放有害浓烟气体,而是通过太阳能加热空气,并转换成为电能,可以20万户居民使用。 太阳能塔高达1000米 类[阅读全文]
-
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再创新纪录
[内容预览]
| 2008/7/3 9:31:16本报纽约7月1日电(记者卞晨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天发布报告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在2007年创下1480亿美元的新纪录,与2006年相比增长超过60%。虽然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但大多数投资还是流入了欧洲,其次是美国。 根据报告,中国、印度和巴西吸引到的投资所占份额从2004年的12%上升至2007年的22%,金额由18亿美元增加到260亿美元,增加了14倍以上。[阅读全文]
-
环保安全价格优势显现 二甲醚:替代能源"新宠"
[内容预览]
| 2008/7/2 17:28:10随着国际油价上涨,长期受制于自身价格相对偏高而难以用作能源的二甲醚,目前在替代能源使用方面的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得以充分展现,因此近年来二甲醚产量剧增。 近五六年来,我国二甲醚项目建设与产能呈井喷之势:2002年,全国二甲醚总产能仅3.18万吨,2008年已突破200万吨。二甲醚项目不仅分布在沿海经济发[阅读全文]
-
中国电厂减排需用新技术 或应优先发展核电
[内容预览]
| 2008/7/2 17:26:42从长远来看,潘林科认为,目前在中国更为迫切的问题是“二氧化碳捕捉和储存理念的普及”,因为这关系到新电厂在选址的时候,考虑“新改造的锅炉旁边留有储存二氧化碳的空间”,这会为将来的电厂改造节省大量资金 “随着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经济迅猛发展,对发电量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而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又与世界二氧化[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