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政策技术瓶颈引导发展低碳电力 推动节能减排
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建设低碳能源产业是基础。电力是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我国确定了坚持优化调整电源结构的电力发展路线,但受能源资源禀赋条件的制约,燃煤发电比例过高的现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改变。到2010年,我国电力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达到30亿吨左右。发展低碳电力,不仅是我国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的必然选择,也是电力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火电领域,我国正努力推进大型煤电基地的建设,鼓励发展坑口电站,重点发展大型高效环保机组和积极发展热电联产机组,同时加快了淘汰落后小火电机组的步伐。以华能集团为例,按去年该集团发电量估算,与全国平均煤耗水平比较,华能相当于全年节约了590万吨标准煤,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1500万吨。
在水电领域,要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妥善安置移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水电。截至去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45亿千瓦,跃居世界第一,当年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5%,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4.8亿吨。
积极推进核电建设。预计到2010年,核电装机将达到1200万千瓦,相当于年减排二氧化碳0.8亿吨。鼓励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根据规划,到2010年,我国风电、生物质发电等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例要达到10%,相当于年减排二氧化碳3亿吨。
我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创新方面也做出了努力。2005年,华能积极倡导并组织国内几家主要大型能源企业实施了“绿色煤电”计划,研发大幅提高发电效率、实现二氧化碳等主要污染物近零排放的发电技术。
综合资源状况、发展规划等因素,选择低碳电力产业化路线
鉴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我国的资源状况、经济状况、发展规划、碳排放控制目标等因素,建立低碳能源系统,是我国低碳电力发展的必由之路。
进一步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要大力鼓励节能技术研发,普及节能产品,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不断提高能源效率。这是我国低碳电力和低碳能源发展的根本路径。同时,应积极促进电力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
科学规划、统筹发展,认真落实煤炭、核电、可再生能源的能源发展规划。建议有关部门以统筹的科学规划引导能源工业向低碳方向发展,为实现低碳化转型提供战略保障。
通过立法继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加快完善能源价格机制。《可再生能源法》已经颁布实施,配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电力法》正在抓紧修订。建议在加强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国家能源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注重政策引导,重视信息服务。深化电力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投资调控体系,进一步强化能源资源的规范管理。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依靠能源科技进步,以企业为主体,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建立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特别要重视提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突破低碳能源发展的技术瓶颈。
何谓低碳经济(链接)
低碳经济是以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为核心,以市场机制、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为先导,以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标志,以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和谐为目标的新型发展模式。 (华能技术经济研究院院长 谢进)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