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能源
 
  • 德国清洁能源计划未能抑制褐煤使用

    [内容预览]

    | 2013/5/6 10:42:42
    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它的使用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褐煤生产国,2012年,该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商和基础设施服务商莱茵集团有36%的电力生产依赖于褐煤的使用。虽然德国制定了一系列清洁能源计划,但到目前为止仍未能有效抑制褐煤使用。事实上,通过政策限制褐煤使用十分困难。据路透社报道,根据行业协会Debriv 2012年的数据显示,虽然德国的绿色能源计划加强了对风能、太阳能等可

    [阅读全文]

  • 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动植物保护冲突或加剧

    [内容预览]

    | 2013/5/2 10:11:51
    日前,有环保组织称,可再生能源项目可能对濒危物种和动植物栖息地造成威胁,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叫停一些风能或太阳能项目。但也有环保组织却担心这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大多数环保组织较为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为了避免出现发展可再生能源与保护动植物之争,美国内政部一方面努力加快大型太阳能项目的环境评估,另一方面建立了自愿性指导原则来避免风力涡轮机伤害鸟类。例如,美国内政部建立了17个太阳能区域,并表示这些地区

    [阅读全文]

  • 麦卡锡:煤炭在美国能源结构中仍重要

    [内容预览]

    | 2013/4/28 9:04:07
    美国总统奥巴马挑选的下任美国环保局局长吉娜·麦卡锡(Gina McCarthy)日前向参议院专家组表示,煤炭仍将在美国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实施新的燃煤电厂污染法规的过程中,环保局将采取灵活的策略。据路透社报道,因美国环保局计划尽快推广新法规以遏制电厂碳排放,现掌管其空气和辐射领域的助理局长麦卡锡遭到了参议院环境和公共工程委员会里的共和党成员的质疑。出生于波士顿的麦卡锡正在努力争取参议院的

    [阅读全文]

  •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呼吁改革化石能源补贴

    [内容预览]

    | 2013/4/28 9:00:26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公布了对176个国家进行的化石燃料补贴研究,称全球性的化石能源补贴正在阻碍世界经济发展,加速和恶化气候变化的影响,对当代以及未来人类的健康造成损害。其中,美国的化石能源补贴为全球之首,每年高达5020亿美元。(1美元约合6.17元人民币)研究报告指出,有些国家通过直接补贴使消费者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购得石油、汽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而有些则采用间接补贴的形式,使得化石燃料

    [阅读全文]

  • 天然气在美国成为替代煤炭的重要力量

    [内容预览]

    | 2013/4/26 17:04:54
    近年来,美国页岩气开采蓬勃发展,天然气价格长期维持在低位。由于清洁环保,以及价格优势,天然气在美国正成为替代煤炭等传统能源的重要力量。  替代煤炭效应明显  美国能源信息局23日发布报告说,过去20年里,天然气在美国成为替代煤炭发电的重要力量。从1990年到2011年,天然气发电站占新增发电产能的77%。2009年后,由于天然气价格低迷,用天然气发电的电厂大增,特别是在美国东南地区。2012年天然

    [阅读全文]

  • 生物航煤试飞成功 地沟油“上天”更进一步

    [内容预览]

    | 2013/4/24 14:28:03
    2013年4月24日5时15分,加注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东方航空空客320型飞机正式在上海试飞。    新华能源4月24日电(李由)凌晨5点43分,加注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东方航空空客320型飞机正式在上海试飞,经过近85分钟的飞行后,于7点08分平稳降落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1号生物航煤在商业客机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中石化成为国内首家拥

    [阅读全文]

  • 国际能源署称全球清洁能源进程已经停滞

    [内容预览]

    | 2013/4/18 9:35:52
    北京时间4月18日凌晨消息,国际能源署(IEA)周三表示,虽然有超过2万亿美元被投资在包括风能和太阳能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上,不过过去20年以来,全世界在削减能源供应中碳内容方面几乎没有取得进展。  国际能源署是在第三期清洁能源进程年度报告中作出这一判断的。报告对全球削减碳排放行动描绘了非常悲观的画面,称虽然过去十年全球领袖就清洁能源以及扩大可再生能源开发进行了大量讨论,但是生产能源的场所“和20年之

    [阅读全文]

  • 美国被指高估生物燃料潜力 政策与现实脱节

    [内容预览]

    | 2013/4/17 9:00:13
    有媒体报道说美国环保局一直在高估利用非粮食作物生产先进生物燃料的前景,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生物燃料政策与现实情况脱节的印象。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美国可再生燃料标准要求燃料生产商按照一定比例将生物燃料与汽油混合,这一标准的制定源于《清洁空气法》,并根据2007年的《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扩大了应用范围。法律上将生物燃料界定为先进和非先进的,后者包括大批量生产的美国玉米乙醇。文章称,纤维素生物

    [阅读全文]

  • “绿色”电能不好使 欧盟各国为环保费周章

    [内容预览]

    | 2013/4/15 10:13:46
    德国仓促关闭核电站,风电等再生能源远不能满足需求,造成缺电地区再启烧油烧煤电站,环境保护更成为问题。美国页岩气革命,美国煤炭大量向欧洲出口,烧煤量的大幅增加,污染又卷土重来。欧洲各国的经济诉求,给欧盟绿色政策投下重重阴影。  欧盟委员会日前公布了《2030能源和气候政策框架绿皮书》,决定就有关能源和气候的五个问题征求成员国意见,为制定欧盟下阶段能源战略提供决策依据。这五个问题是:迄今有何经验可以总

    [阅读全文]

  • 传统发电迎来“绿色新生”

    [内容预览]

    | 2013/4/14 8:40:25
    近期,西门子参与建设了美国最清洁的火力发电厂之一,Lodi Energy Center,这座使用联合循环技术的电厂位于加州洛迪市,装机容量300兆瓦、发电效率超过57%。  本报记者 李斌叶松亭  因为具有“清洁”等优点,光伏、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近年来吸引了不少的关注,相比之下,传统的火力发电则在部分人眼中成了一种“垂垂老矣”的发电方式。  然而,中电联今年1月公布的2012年全国电力工业运行简

    [阅读全文]

  • 薄膜光伏应用迈入春天

    [内容预览]

    | 2013/4/13 17:21:38
    4月7日,汉能控股集团在博鳌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建成50MW的青海海南州薄膜太阳能地面电站。该电站是目前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薄膜太阳能地面电站,项目中创造性的引入了“牧光互补”模式,即在光伏电站中种植牧草,达到“一水两用”,“一草两用”的目标。由于光伏电站多建在戈壁、沙漠等闲置土地,这一举措使电站不但能生产清洁能源,还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有利于环境和气候的改善。这是中国新能源领导者汉能在进军光伏产

    [阅读全文]

  • 加拿大尼加拉瀑布隧道发电工程竣工

    [内容预览]

    | 2013/4/10 19:24:16
    尼加拉瀑布隧道工程工人在闸口前合影。(自安大略省政府)尼加拉瀑布隧道线路图。(自安大略省政府。)据美国ENS环境服务新闻网报道,今年3月尼加拉瀑布隧道闸口开放,标志着全隧道贯穿开通,加拿大安大略省计划利用新竣工的尼加拉瀑布隧道进一步开发水电资源。尼加拉瀑布隧道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过去五十年来最大的水电项目,建造时间超过七年。隧道开工兴建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长约10公里、建造成本为15

    [阅读全文]

  • 美国低价天然气 提升竞争力的启示

    [内容预览]

    | 2013/4/9 13:13:18
    据媒体报道,美国天然气价格不断降价,这不仅让美国本土的制造业生产成本大大缩减,也吸引了很多欧洲公司远渡重洋去美国设厂,好让自己的产品价格保持竞争力。分析人士称,这些企业“移民”美国只是一个开始。  这消息初看让人不敢相信,但却是事实。天然气价格长期保持低价,这么一个因素有这么大的威力吗?回答是肯定的。  令人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近些年来产业重点已经转移到高科技行业和金融业,高

    [阅读全文]

  • 能源“巨头”聚焦页岩气 支招中国复制美国经验

    [内容预览]

    | 2013/4/7 14:23:18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页岩气革命:改变供需格局的新力量”分论坛6日举行,多家能源巨头以及中国能源专家纷纷发声,表示看好中国页岩气开发。  在全球页岩气开发史上,美国页岩气开发被评价为“成就辉煌”。据美国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数据显示,200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为122亿立方米,2005年为196亿立方米,年均增长9.9%。2010年页岩气产量为1378亿立方米,为2005年的7倍,年均增长4

    [阅读全文]

  • 页岩气革命或影响美国气候谈判态度

    [内容预览]

    | 2013/4/2 8:22:53
    马尼希·巴布纳(Manish Bapna)搭乘的航班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时已是深夜。次日清晨,他的身影便出现在了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的北京办公室,穿梭在不同的部门会议中。  “你好,欢迎来到北京办公室。” 马尼希很有礼貌的向本报记者打了招呼,开始讲述着这几年自己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一些感受,分析美国在气候变化中的行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以及中国面临的挑战  马尼希2007年加入WRI,并着重关注国

    [阅读全文]

  • 中国可燃冰研究开发落后日本十余年

    [内容预览]

    | 2013/3/29 11:49:10
     中国可燃冰研究开发已落后日本十余年。 图片来源:news.csg.cn ■本报记者 贺春禄 日本经济产业省近日对外宣布,该国在爱知三重县外海已成功从海底可燃冰层试验开采提取甲烷气体,成为全球首个掌握海底可燃冰开采技术的国家。日本媒体NetIB News拟文指出,此次试验开采成功可以“打开日本成为资源丰富国家的大门”。 然而,对于亟待摆脱高耗煤以及能源对外依

    [阅读全文]

  • 亚洲国家跻身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前列 中国位居第三

    [内容预览]

    | 2013/3/28 13:52:21
    日前,一份有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机构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等亚洲国家正体现出逐步引领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态势,即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势头正逐渐从欧洲和美国转向亚洲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这项名为《低碳竞争力研究》的报告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由30多个国家成立的气候研究所共同发布。报告采用了十九个涉及到经济、能源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指标来计算一个国家的低碳竞争力,涵盖了排放增长率、能源

    [阅读全文]

  • 纳米太阳能电池有望打破能量转化率瓶颈

    [内容预览]

    | 2013/3/27 22:09:03
    位于硅基片之上的纳米线吸收太阳射线。纳米线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主流。(自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波尔研究所)左图为硅底质上GaAs纳米线晶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中间为透射式电子显微镜下的单个纳米线;右图是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放大的晶体结构。(自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波尔研究所)据《自然光子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称,纳米线可吸收比普通太阳光强度高14倍的太阳光。科学家预测,未来纳米线不仅在太

    [阅读全文]

  • 2050年美国汽车或将减少80%石油消费

    [内容预览]

    | 2013/3/25 16:43:31
    在美国,汽车石油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一半,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17%。(自美联社)  非营利性机构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指出,如果美国政府实施相应的政策,鼓励关键技术的发展应用,到2050年美国可减少80%的汽车石油消费量。  据《基督科学箴言报》报道,未来美国将提高新型高效车辆的使用,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将达到每升31公里,比现在的标准提高2倍。新车辆的动力装置可以是传统的内燃机

    [阅读全文]

  • 页岩气革命重塑世界能源格局

    [内容预览]

    | 2013/3/25 11:36:36
        “我个人的理解,世界能源格局的重塑或者说变化体现在四个方面。 ”作为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经济峰会 “重塑中的国际能源格局”分会场的主持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一开场就把自己的观点提给主席台上的五位发言嘉宾。这五位国际能源界的巨头是:荷兰皇家壳牌公司首席执行官傅赛,BP集团董事会主席思文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杨华、道达尔集团董事会

    [阅读全文]

336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