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塑”三年,为何塑料袋还在飞?
[内容预览]
| 2011/7/7 8:54:37“限塑”三年,效果如何?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的年使用量减少240亿个以上,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 从数字上看,“限塑”效果明显。但这与人们的实际感观有些差距:比如生产超薄塑料袋的小作坊,生意仍然红红火火;在农贸市场、早点摊位等,从业者仍然大大方方地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袋;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提着超薄塑料袋的消费者;在垃圾站、城郊野外,塑料袋仍[阅读全文]
-
实名制不仅是为有面子
[内容预览]
| 2011/7/6 11:06:13将生活垃圾用塑料袋打包,随手扔进家门口的垃圾桶,“嗖”的一声,垃圾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很多城市居民处理生活垃圾的一贯做法。 现在,一些地方的居民再如此处理生活垃圾就不行了,盛放居民生活垃圾的塑料袋上有一个小标签,通过查询标签,可以轻松地了解垃圾制造者的门牌号码和身份信息。如果不进行垃圾分类,这户人家可能引来街坊邻里的鄙视,还有可能收到罚单。 杭州从去年开始试行垃圾分类“实名制”以来,已经一[阅读全文]
-
中国危险废物底数不清 废物对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内容预览]
| 2011/7/4 8:41:556月29日,环保部、商务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了《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明令禁止境外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等,尤其禁止进口或者经中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而在今年的3月份,环保部和卫生部还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手段、加强基础建设、建立长效机制。[阅读全文]
-
燃烧秸秆排放污染物可精确量化
[内容预览]
| 2011/7/4 7:58:30本报讯 (孟宪军 记者王春)7月1日出版的国际环境科学界顶级刊物《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刊登了由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建民、张鹤丰等所作的有关秸秆燃烧形成大气污染定量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作为杂志当期封面重点推荐文章之一。该研究在农业秸秆燃烧形成大气污染的机理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国农作物秸秆拥有量居世界首位,传统的家庭燃料和露天焚烧两种秸秆处理方式所排放的大气气态污染物和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已成[阅读全文]
-
4000万吨固体废物去年入境 中国颁发9项“禁令”
[内容预览]
| 2011/7/1 9:31:56中新社北京6月29日电(记者 周锐)中国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29日透露,2010年,中国废纸、废塑料、废五金、废钢铁、铝废碎料、铜废碎料等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实际进口达4000多万吨。为防止境外废物非法入境,五部委提出九项“禁令”。 中国环保部、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对进口固体废物国外供货、装运前检验、国内收货、口岸检验、海[阅读全文]
-
十二五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防控火电等六行业
[内容预览]
| 2011/7/1 8:28:33环保部有关人士6月29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正在制定,政策调控目标是到2015年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显著下降,重点企业全面达标排放,重点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火电、钢铁、有色、石化、水泥、化工被确定为防控的重点行业。为保障政策落实,有关部门将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严格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另据业内人士透露,该规划有望于2012年[阅读全文]
-
国务院五部门联合遏制境外废物非法进境
[内容预览]
| 2011/6/29 16:11:47人民网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蒋琪)今日,记者从环保部网站获悉,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办法》的实施将促进废物进口和利用企业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水平,规范我国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工作,防止境外废物非法进境,维护我国环境安全。 这位负责人说,2010年,我国废纸、废塑料[阅读全文]
-
节能灯汞污染:谁来买单?
[内容预览]
| 2011/6/19 14:34:296月12日下午,在北京市朝阳区一个能容纳四五十人的会议室里,来自全国数十家节能灯生产厂商的技术员坐在一起参加一场关于节能灯低汞技术的培训。不少人是刚下火车、飞机,来不及放下行李,就直接赶到会议室。 看到这一幕,刘姝感到很欣慰。她是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简称NLTC)化学检验室主任,也是此次培训的组织者之一。 众所周知,节能灯以其更低的能耗、更长的寿命、更好的光效性能,被视为传统白炽灯的替[阅读全文]
-
脱硫除氮请先做好能耗控制
[内容预览]
| 2011/6/16 9:21:26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被列入总量控制目标,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改善我国的大气环境状况,也对环保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作者结合自己长期在基层环保部门工作的经历,以减排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为例,提出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特别提出,脱硫、除氮的共同核心和关键要素应是能耗控制,如不采取节能措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总量控制会大受影响。 二氧化硫主要是化石燃料本身所[阅读全文]
-
"十二五"我国将重点解决重金属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
[内容预览]
| 2011/6/4 15:01:14新华网北京6月3日电(记者 吴晶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针对“十二五”我国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环保部重点解决饮水安全、空气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 李干杰指出,“十二五”期间我们面临的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主要体现在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对环境保护的压力巨大。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还很严重,重化工业等重[阅读全文]
-
垃圾围村如何破解?
[内容预览]
| 2011/6/1 9:51:08“以奖促治”改变了传统的“以罚代管”、“以罚促治”做法,探索出了农村环境保护新思路 ◆中国环境报记者徐俊华 周迎久 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垃圾不仅数量猛增,而且成分更为复杂,处理难度加大。为此,河北省积极探索农村环境治理新模式,破解垃圾围村难题。 实施“以奖促治”,两年投入1.2亿元 说起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工作,河北省环保厅自然处处长张文平向记者介绍说,自2009年开始,河北省启[阅读全文]
-
周生贤:重金属污染一经发现立即实行“区域限批”
[内容预览]
| 2011/5/31 16:41:10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31日在此间举行的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上说,环保部决定,重金属污染发生在哪个省、哪个市,将先实行“区域限批”,再调查研究。 一段时间以来,浙江、广东、安徽、云南、湖北、湖南等地发生血铅超标事件,大多“祸”起重金属污染。一些铅蓄电池等生产企业违法排污造成重金属污染,给民众健康造[阅读全文]
-
氮氧化物减排需破哪些难题?
[内容预览]
| 2011/5/26 10:28:10“如果不对氮氧化物排放进行控制,氮氧化物排放量显著上升将部分抵消‘十一五’期间削减二氧化硫的努力。”两年前,在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的大气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研讨会上,业内专家一致认为,鉴于我国大城市复合型污染已经出现,所以在不放松对二氧化硫控制的基础上,应加强对氮氧化物的控制。 “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被首次列入约束性指标体系并确定了10%的减排目标。专家形容,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可以达到“一[阅读全文]
-
如何挖掘化学需氧量减排潜力?
[内容预览]
| 2011/5/24 10:22:27化学需氧量(COD)作为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再次以约束性减排指标被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虽然在新一轮减排指标中,8%的COD减排指标比“十一五”有所下降,但是,由于COD的削减空间逐步变小,同时还要消化增量,减排难度很大。在生活污染源减排方面,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已接近建设完毕;在工业污染减排方面,大中型企业COD减排空间也已减至很小。COD减排的潜力如何挖掘? 如何看待减排的必要性和艰巨性?&[阅读全文]
-
浙粤关闭数百家铅酸蓄电池企业
[内容预览]
| 2011/5/23 9:27:54继前两年的多个“血铅”中毒事件之后,近日浙江、广东又频发多起血铅超标事件。面对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环保部门及铅酸蓄电池行业协会痛下杀手,展开行业“严打”。浙江、广东两地接连关闭数百家铅酸蓄电池企业,其中,浙江273家铅酸蓄电池企业中,有213家已被停产整顿;广东160余家企业中,防护距离不足300米的企业将全部关停。一股凛冽的环保风暴蔓延全国。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会长杨启明表示,铅酸蓄电池企业是[阅读全文]
-
涉重金属企业摆脱困境路在何方?
[内容预览]
| 2011/5/23 9:20:39被甘肃省白银市四龙镇村民叫做砂沟的,是白银公司的排污沟。黄河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对公司排放的污水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pH值呈强酸性,氨氮超过排放标准2.55倍,重金属总铜超过最高排放浓度7.44倍,总铅超过0.32倍,砷化物超标高达14.8倍。 CFP 供图 中国环境报记者 刘秀凤 5月18日,环境保护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因为血铅超标事件,浙江省湖州市被实施全面区域限批。 3月以来,浙江省湖州[阅读全文]
-
氨氮减排从哪里着手?
[内容预览]
| 2011/5/23 9:19:31■生活污染是氨氮的主要排放源,城镇污水处理是削减氨氮的主要手段,将成为氨氮减排的最主要领域 ■提高重点行业的氨氮排放标准,促进氨氮污染防治水平提升是氨氮减排的突破口 中国环境报记者 徐琦 经历5年的减排,我国的水质污染状况悄然发生变化,化学需氧量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在地表水水质指标中,氨氮对地表水体耗氧和富营养化过程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根据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七大水系中,氨[阅读全文]
-
环保部:加强铅污染防治 建重金属污染终身追责制
[内容预览]
| 2011/5/19 15:22:30中新网5月19日电 近期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引发的铅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严重威胁群众健康,为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据环境保护部网站消息,环保部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建立重金属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 通知要求,要切实加强铅蓄电池(包括铅蓄电池加工(含电极板)、组装、回收)及再生铅行业的污染防治工作,保护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并对相关工作作出具体要求: ——严格环境准入,新[阅读全文]
-
“十二五”农业源减排对策与措施
[内容预览]
| 2011/5/17 8:59:32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管理基础较为薄弱,存在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不完善,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缺少有效技术、政策和资金支持,难以建立市场化机制等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大力推广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全面开展,形成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全过程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体系。&n[阅读全文]
-
化肥滥用是农业面源污染重要原因
[内容预览]
| 2011/5/16 9:09:08本报北京5月15日电(记者左常睿)“由于化肥过度施用,尤其是氮肥过度施用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环境效果评价考虑,如果缓控释肥在我国大田作物中普遍应用,对减少氮肥对环境影响以及保障作物高产有重要意义。”今天,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来自科技部、农业部等国家部委、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世界缓控释肥发展现状、缓控释肥对资源与环境的战略意义、我国缓控释[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