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卧龙保护区震后重建完成 首批大熊猫"回家"
[内容预览]
| 2012/10/31 10:30:13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30日上午在卧龙神树坪熊猫基地举行大熊猫回家仪式,欢迎震后首批18只大熊猫从碧峰峡基地重返卧龙。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表示,首批大熊猫的回家,标志着卧龙灾后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原卧龙基地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32套大熊猫圈舍严重被毁。研究中心当年6月开始紧急转移60多只大熊猫,其中32只被转移到北京、福[阅读全文]
-
“高原明珠”开始生态恢复
[内容预览]
| 2012/10/25 8:28:21本报昆明10月24日电(记者任维东)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受到严重污染的“高原明珠”滇池,其水质快速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水环境质量整体保持稳定,滇池湖体局部水域、主要入湖河道水体景观及周边环境明显改善,部分指标有所好转,流域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滇池治理现已从单一的治污,向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并重转变。 据主管滇池治理的昆明市副市长王道兴介绍,今年滇池治污主要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六大工程”。 滇池环[阅读全文]
-
青藏铁路全过程环境监管 保障高原生态环境安全
[内容预览]
| 2012/10/22 23:11:22在古露车站,施工单位利用湿地自身特点,将草皮移植到河边无草地带,形成一片人造湿地。 中国环境报记者 张楠摄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耳边回荡着韩红那浑厚的歌声,身旁一条蜿蜒的钢铁巨龙伴随蓝天、白云、雪山,再加上自由奔跑的藏羚羊和不时闪过的雄鹰,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生态画卷。 这条天路就是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其[阅读全文]
-
青藏铁路通过环保部环评审查 环保措施均达预期
[内容预览]
| 2012/10/17 10:33:04记者16日从中国环境保护部了解到,被誉为“雪域天路”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审查已全面结束,审查结果令人满意,青藏铁路为保护环境采取的各项措施均达到预期效果。 10月初,环境保护部对青藏铁路沿线现场审查后,充分肯定了青藏铁路环保工作。审查结果认为,青藏铁路工程设置的野生动物通道,采取的植被恢复、冻土保护、湿地保护、景观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均达到了预期效果,有效保护了工程沿线野生动[阅读全文]
-
新疆塔城将成为中国西部果蔬出口基地
[内容预览]
| 2012/9/10 8:44:11塔城市新鲜蔬菜展示。 袁晶 摄 中新网塔城9月9日电(陶拴科 袁晶 )9日,记者从新疆塔城市政府获悉。塔城因地缘优势突出,口岸通商久远,每年通过塔城巴克图口岸出口绿色果蔬产品超过新疆五成,2011年出口绿色果蔬近6万吨。 塔城市政府发言人表示,目前塔城市有蔬菜大棚7000多座,每年蔬菜80%销往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现已成为新疆面向中亚重要的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出口基地。 塔城市委[阅读全文]
-
中国西部四大保护区拟打造青藏高原"大生态保护"格局
[内容预览]
| 2012/8/10 6:51:50据新华社电,中国西藏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三江源、新疆阿尔金山四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日联合表示,将组建高原生态保护协作联盟,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共同打造青藏高原“大生态保护”的工作格局。 据了解,四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会上签署备忘录,共同向中国相关部门建议在可可西里、三江源、阿尔金山、羌塘四个高原生态保护区建立高原生态保护协作联盟,具体协调四大自然保护区相关保护工作,加强合作事宜.四大保护区决[阅读全文]
-
第三届“中国西部四大自然保护区”协作会将召开
[内容预览]
| 2012/7/31 22:13:57第三届“中国西部四大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协作会议将于2012年8月6日至8月14日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狮泉河镇召开。(上图为:羌塘保护区的湖泊湿地)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会议将在三省区“四大自然保护区”建立健全联合联动联防机制的基础上,讨论如何加强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宣教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如何建立健全案件通报、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等制度。如何将工作的重点由过去单一的“反盗猎、反采伐、反[阅读全文]
-
西部发展:生态建设只有起点
[内容预览]
| 2012/7/31 7:21:52“生态文明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事业。”在参加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的几天里,四川省南部县县委组织部部长杨方军一直对这句话颇有感触。 7月26日至28日,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科技部、环保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京大学、贵州省政府主办的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在贵阳举行。 贵阳这个普通的西部城市,迎来了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经济学家吴敬琏和胡鞍钢、北大校长周其凤、中科院院士秦大河等数千名[阅读全文]
-
气候变暖在中国:西南怪旱为何持续数年
[内容预览]
| 2012/7/20 6:22:112009年末至今,肆虐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的干旱仍在延续,其中广西西北部、云南大部、贵州西部等石漠化地区最为严重。今年进入5月中下旬的夏季汛期以来,这些地区又多处发生强降雨过程。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令人心急的盛夏伏旱,出现在西南地区雨量充沛的汛期。“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类似沙漠地区的温差骤变,竟会出现在西南地区的春夏之交…… 西南地区持续干旱加[阅读全文]
-
10年西部生态环保开发
[内容预览]
| 2012/7/10 10:49:52高原湖泊重现清澈、长江上游建起绿色屏障、黄土高原披上绿装……十年来,我国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大为改观,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为稳固。广袤的西部大地,如今已是山清水秀新画卷。位于黄河源头的鄂陵湖。2011年,鄂陵湖水域面积达到677平方公里,较2003年增加17%,三江源地区水源涵养功能逐渐恢复。本报记者马玉宏摄 蔚蓝的天空中,成群野鸟翩翩飞过。曾经寸草不生的黑土滩,已被郁郁葱葱的人工种植牧草覆[阅读全文]
-
西部大开发:年内启建川西北生态补偿示范区
[内容预览]
| 2012/6/11 9:09:23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西部大开发2011年进展情况和2012年工作安排》透露,今年内将启动包括川西北在内的7个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 根据安排,今年西部地区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四川的包括:加快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在建项目建设,力争开工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以及成都至贵阳等重点铁路工程;积极完成成都干线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阅读全文]
-
“绿色能源”点亮中国西部偏远山寨
[内容预览]
| 2012/6/2 13:17:31在张金琴记忆中,过去村子里一到晚上就是漆黑一片,各家把门一插早早便睡下了。现在她睡得越来越晚,自从村里装上了路灯,张金琴晚上不愿在家待着,经常到别家串串门,跟村里姐妹跳跳舞。 “以前有月亮就出门,没月亮就不出去了。现在这个灯一到晚上7点钟就亮,村里的路照亮了,走路也不怕。”今年48岁的张金琴说,装了这个太阳能路灯之后,大伙晚上也愿意出门了,而且这种灯还不用交电费。 2009年8月,张金琴所在的[阅读全文]
-
西部开发面对怎样的生态忧虑?
[内容预览]
| 2012/3/29 10:08:54编者按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在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显著成就的同时,也提出十二五时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推动西部大开发再上一个新台阶。 今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第12个年头。面对新一轮的开发热潮,西部地区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那么,[阅读全文]
-
西部开发怎样避免承接污染?
[内容预览]
| 2012/3/12 10:42:02随着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浮出水面,西部10省(市)的新一轮发展已经拉开大幕。依靠本地区的资源能源优势、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拉动始终是西部发展的主线,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已然成为一种常态。 西部开发如何避免先污染、后治理,走出自身的特色产业之路?记者采访了四川省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遂宁市投资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吴新春说,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西部地区主动[阅读全文]
-
减轻生态压力是缓解干旱地区缺水的有效途径
[内容预览]
| 2012/3/1 22:33:50新闻背景 地沉水减困扰中国城镇化 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地面沉降和地下水资源衰减,分别是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面临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这是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典型省份城镇化进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2011年的研究成果。 项目研究发现:在我国东部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不合理的废物堆放引发的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以及海岸带侵蚀与淤积等,其[阅读全文]
-
西部将着力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内容预览]
| 2012/2/22 21:58:09中国绿色时报2月22日报道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此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9%。 这位负责人说,“十一五”时期,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重点生态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提高近3个百分点,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他说,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阅读全文]
-
"十二五"西部地区将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内容预览]
| 2012/2/20 22:57:14中新网2月20日电 据发改委网站消息,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开发重点上,更加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如生态建设更加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发改委负责人表示,西部大开发已进入第12个年头。《规划》在认[阅读全文]
-
陕甘实施省际生态补偿
[内容预览]
| 2012/2/16 11:23:08为啥补? 甘肃省保持了上游的良好水质,主动给予补偿体现了陕西人对甘肃人保护渭河的尊重和认可 怎么补? 建设省界、市界水质监测网络体系,设定跨省、市出境水质目标,按水质目标考核并予以补偿 用在哪? 补偿金专项用于渭河流域污染治理、水源地生态建设和水质监测能力提升,不得用于平衡财力 中国环境报讯 受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的委托,陕西省环保厅及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近日驱车300余公里,来到甘[阅读全文]
-
环保部首次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
[内容预览]
| 2012/2/6 9:54:36岁末年初,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和行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简称“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启动会,西南、西北区域战略环评技术方案评审会陆续举行。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一位资深研究员日前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环保部首次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将凝聚国家多个部门共识,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行政约束力”,今后一切地区和行业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都要以此为依据。 首次启动战略环评项目环评新规频出 在项目环评层面[阅读全文]
-
西部大开发战略环境评价正式启动
[内容预览]
| 2012/1/14 22:22:39中国环境报记者 刘晓星 1月12日北京报道 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和行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以下简称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启动会议今日在北京召开,标志着这项工作正式全面展开。这是继环渤海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成渝经济区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等五大区域战略环评之后,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的又一重大区域性战略环评,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出席会议。[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