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完成境内黄河、长江流域九条重要支流综合规划
[内容预览]
| 2009/4/6 21:06:27新华社兰州4月6日电(记者 朱国亮)记者从甘肃省水利厅了解到,甘肃近日已初步完成境内黄河、长江流域9条重要支流的综合规划,这将有利于更好地维护这些河流的健康。 甘肃省进行综合规划的9条河流是长江流域的白龙江、西汉水和黄河流域的渭河、湟水(含大通河)、洮河、大夏河、宛川河、祖厉河、庄浪河。这9条河流基本涵盖了甘肃境内黄河、长江流域主要支流。 甘肃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副处长安鑫介绍,新编制的规划涉及[阅读全文]
-
“高原明珠”尕海湖再现一碧万顷千鸟云集美景
[内容预览]
| 2009/3/19 8:46:37中新社甘南三月十八日电 (记者 张红霞 刘薛梅) 被誉为“高原明珠”的尕海湖,随着湖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水禽数量已达七千多只,包括二十七种国际濒危野生动物。据最新统计,目前,湖区水域面积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四百八十公顷增加到两千一百七十公顷。到尕海湖越冬、越夏的水禽种群的数量已经达到七千多只,新增鸟类分布记录二十二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的数量达到一百三十多只,黑颈鹤的数量达到四十多只,大天[阅读全文]
-
亚洲最大沙漠水库珍禽益鸟栖息
[内容预览]
| 2009/3/15 10:10:023月10日,几只白鹭在亚洲最大沙漠水库——甘肃民勤县红崖山水库边栖息。 从2006年起,国家开始对生态恶化严重的甘肃石羊河流域进行治理,石羊河中上游向下游民勤县分水逐年增多,维系民勤绿洲30多万人生存的红崖山水库库区周边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吸引众多珍禽益鸟来此栖息。 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摄 3月10日,几[阅读全文]
-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亟须治理
[内容预览]
| 2009/3/11 9:30:18记者杨毅北京报道“河西走廊的生态问题已十分突出,气候环境恶化、冰川退缩、水资源严重短缺以及天然植被和湿地总体不断萎缩。”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人大副主任洛桑灵智多杰忧心忡忡德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目前河西地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53.54亿立方米,仅占水资源需求量的71%。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145立方米,接近国际人均500—1000立方米重度缺水界限;天然植被萎缩加剧,仅石羊河流域植被面积就在近1[阅读全文]
-
兰州区域应对气候变化中心在日前挂牌成立
[内容预览]
| 2009/3/1 20:18:07新华网甘肃频道3月1日消息 据《甘肃日报》报道 本报兰州讯(记者 牛彦君)2月27日,中国气象局兰州区域气象中心应对气候变化中心在兰州挂牌成立。该中心的成立旨在将分散在区域内的甘肃、陕西、青海和宁夏4省区的业务科研单位科研业务力量、数据信息资源、业务服务平台进行适当整合,提高共享程度,提高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业务和服务水平。 &nbs[阅读全文]
-
甘肃自然保护区约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1%
[内容预览]
| 2009/2/20 9:59:27新华网兰州2月19日电(记者连振祥)记者从甘肃省林业厅了解到,截至2008年底,甘肃省林业系统已建立森林、野生动物、湿地和荒漠类自然保护区49个,保护区总面积达到91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1.4%。 据了解,在这些自然保护区中,既有位于甘肃四川交界处的白水江大熊猫保护区,也有位于甘肃新疆交界处的阿克塞戈壁荒漠野骆驼保护区,保护区范围横跨甘肃南北。在甘肃的各类保护区内,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出现[阅读全文]
-
甘肃发展旱作农业技术
[内容预览]
| 2009/2/11 8:51:06本报兰州2月9日电 去年入冬以来,甘肃气温普遍偏高,大部分地区降水持续普遍偏少。面对旱魔肆虐,甘肃省委、省政府全面部署抗旱工作,启动了Ⅱ级抗旱应急响应,筹措1276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抗旱,广辟抗旱水源,加强调度。特别是投入1.2亿元,大规模推广一项新的旱作农业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 甘肃是一个降雨稀少、旱灾频发的省份,有“十年九旱”之说。在长期的农业抗旱过程中,农业技术[阅读全文]
-
联合国儿基会468万元援建甘肃灾区
[内容预览]
| 2009/2/10 10:38:55本报讯(记者 小 亦) 近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出资468万元,援建甘肃省文县水与环境改造工程。 受“5·12”大地震影响,文县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下水循环系统被震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紧急援建文县水与环境的改造项目资金共468万元。日前,第一期援建工程已经启动,计划在城区建10个垃圾池,用于改造城区环境;为丹堡乡梁家坪村50户人建50间环保厕所,以改善村民的卫生条件;给全县18所学[阅读全文]
-
甘肃发展旱作农业新技术主动应对旱灾
[内容预览]
| 2009/2/6 10:34:04新华社兰州2月5日电(记者 朱国亮) 甘肃省今年将投入1.2亿元大规模推广一项新的旱作农业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 甘肃是一个降雨稀少、旱灾频发的省份,有“十年九旱”之说。今年,甘肃再次发生旱灾,农作物受旱面积达1500万亩。 在长期的农业抗旱过程中,甘肃省农业技术人员逐渐探索出了全膜双垄沟播这项旱作农业新技术。2006年和2007年,这项[阅读全文]
-
上万只候鸟白龙江河谷越冬
[内容预览]
| 2009/2/1 10:55:03本报武都讯(记者 周者军)在武都区角弓镇至汉王镇60多公里的白龙江河谷地带,来越冬的上万只珍稀湿地候鸟或在芦苇深处嬉戏,或在江边水塘游乐,成为白龙江边的一道独特风景。 经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确认,这些候鸟中有极为珍贵的国家及省重点保护动物黑鹳、金雕、大白鹭、灰鹤、苍鹭和野鸭共10多种。数量最多的是各种野鸭,主要集中在汉王镇蔡家湾村至角弓镇柳城村之间的水域。体态硕大、悠闲自在的大白鹭也随处可见,它[阅读全文]
-
甘肃平凉采购首选环保节能产品节约资金960万元
[内容预览]
| 2009/1/30 11:02:42甘肃省平凉市政府采购的公共产品中,环保节能产品处于优先地位。2008年,在市政府采购的价值7360万元的产品中,环保节能产品占87%。同时,通过政府集中采购节约资金960万元,节约率达到11.2%,近年来,平凉市在政府集中采购中,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思路,改变公共消费的方式和结构。采购部门在产品采购中,优先采购节能降耗公共产品,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为社会公众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与此同时,政府采购[阅读全文]
-
甘肃以河西走廊沙区为主的土地沙化得到有效遏制
[内容预览]
| 2008/12/29 10:37:21据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甘肃省目前沙化土地面积比1999年减少了8.36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1.67万公顷。这一监测结果表明,甘肃省以河西走廊沙区为主的土地沙化得到有效遏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为河西商品粮基地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河西各地围绕“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目标,把防沙治沙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坚持“禁开荒、慎用地、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开发原则,先后利用贴息贷[阅读全文]
-
甘肃着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各项工作
[内容预览]
| 2008/12/18 13:40:39截至目前,甘肃省坚持把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作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着力推进重点治理的各项工作。 石羊河流域是我国内陆河流域中人口密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用水矛盾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流域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对保护民勤绿洲高度重视。2006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全面启动。甘肃省委省政府、省内有关部[阅读全文]
-
资源型城市怎样实现成功转型?
[内容预览]
| 2008/12/16 8:55:41甘肃省金昌市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市,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东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石羊河流域,辖一县一区(永昌县、金川区),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总人口47万,其中城镇人口25万。金昌因矿建企、因企设市,是全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铂族贵金属提炼中心和北方最大的铜生产基地,也是全国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因盛产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 长期以来,金昌以矿产资源开采、选冶为主导的[阅读全文]
-
改革开放30年:农村能源建设发展 用能优化
[内容预览]
| 2008/12/2 16:50:03据《甘肃日报》报道我省农村能源建设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通过30年的发展,全省农村能源已发展成以农村沼气、秸秆综合利用、省柴节煤技术推广为主,以太阳能、风能、微水电开发技术为补充的建设格局,项目区农户生活用能水平不断提高、用能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截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30.92万座([阅读全文]
-
甘肃环保科学发展突破口在哪里?
[内容预览]
| 2008/12/1 10:50:40树立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理念 解放思想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重要前提。回顾甘肃省的环保工作历程,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次发展、工作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 在甘肃这样一个地处西北内陆、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的省份,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任务很重、协调的难度很大。我们肩负起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的崇高使命,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 如果[阅读全文]
-
甘肃"十一五"规划投资78亿多元实施污染减排
[内容预览]
| 2008/10/28 17:08:59甘肃省环保局负责人说,“十一五”期间,甘肃省用于污染减排的规划投资将达78.9亿元。 据甘肃省环保局副局长王新中介绍,“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将实施污染治理工程113项,削减二氧化硫24.8万吨、化学需氧量10.7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29台,关停相关企业或企业集群74个,淘汰落后水泥产能总量386.8万吨([阅读全文]
-
敦煌:努力摆脱生态贫水,唱响"节水经"
[内容预览]
| 2008/10/6 11:01:45敦煌是一个农业灌溉和生态贫水市,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需求矛盾日显突出,特别是每年5月到7月灌溉期,有限的水资源严重制约了敦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面对严峻的缺水形势,敦煌市委、市政府多策并举抓节水、走出了一条农业科学用水的路子,缓解了水资源缺乏的矛盾。 管灌替代渠灌节水惠农 &nb[阅读全文]
-
敦煌保护绿洲新举措:投入14亿元 滴灌40万亩
[内容预览]
| 2008/10/3 18:45:07新华网甘肃频道10月3日消息,记者近日从敦煌市政府获悉,为保护敦煌生态环境,促进敦煌可持续发展,敦煌市在节水工作上又有大手笔、大举措———在目前10万亩滴灌节水面积的基础上,敦煌市将投资14亿元,全面推广河水自流自压滴灌高新节水工程,确保党河灌区的农业节水面积达到40万亩。 敦煌市按照国家“引水先节水”的[阅读全文]
-
如何让循环经济引领甘肃发展?
[内容预览]
| 2008/9/23 10:51:11近年来,甘肃省对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新的进展,循环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特别是去年甘肃省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为甘肃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甘肃循环经济工作刚刚起步,许多方面如配套政策、激励机制、投融资方式、指标体系等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发展抓项目为突破口,借助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重大契机,把循环经济作为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科[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