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唤起公众“气候意识”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来沈谈“极端天气”
去年南方冰天灾害让不少地区的交通、电力设施大面积瘫痪,百姓生活受到影响。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异常、极端气候事件等逐渐成为高频词。3月13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来到辽宁社科院就此作专题介绍。
罗勇介绍说,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由于温度升高,旱涝加剧,水短缺也将使许多地区作物减产,如不采取适应措施,未来我国的三大主要作物产量将以减产为主;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未来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会加剧。
面对这些问题,罗勇表示,应唤起公众“气候意识”。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适应气候变化,比如节能减排;改良农业物种、调整农业布局;开发水资源,如加大空中水资源开发,海水淡化等;改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疾病预警系统;加强海平面建设等。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极端天气频现 若干年后四川省成都可能遭沙尘暴 世界气象组织:今年下半年极端天气将减少 西南5省份气象部门联合研究今年冰雪极端天气成因 中国三任气象局长建言:加强极端天气气候监测为当务之 科学看待极端天气 气象局长:积极应对极端天气 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 姜彤:极端天气事件和重大水利工程加剧长江水矛盾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