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选择成为生活态度
“北京奥运会在诸多方面已经达到了(如果不是超过)其环境保护的承诺目标。”这是今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一份《2008北京奥运会:最终环境评估》报告中对北京奥运会改善环境质量而做出的评价。
“改善环境的挑战还未结束。”奥运会结束后,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曾这样对媒体记者表示。
无论是褒奖还是警醒,当奥运会成为过去,对于北京这个正努力追赶国际化潮流的大都市来说,在改善北京的环境方面我们就没有理由停下脚步。
从加快对重污染车辆的限制以及淘汰速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到对重污染企业加大减排力度,加大对扬尘污染的控制,以及削减燃煤污染、替代更多样化的清洁能源,北京在确保奥运会期间大气质量达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后奥运会时代的北京来说,都是一笔沉甸甸的财富。
对北京甚至全国来说,奥运会还留下了另一种财富:全民环境意识得到大幅度提高。许多人开始意识到,现代化不仅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还是蓝天碧水,清新空气。
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有所作为:为了让北京的蓝天延续下去,自愿选择少开一天车,选择绿色出行,每人让出自己的一点利益,受惠的是整个社会,最终每个人也能从环境改善中受益。
可以说,奥运会并不是北京环境质量改善的终点,而是新的更高的起点。
如何让奥运会时代留下来的财富惠及后奥运会时代的北京以及全国,如何保证奥运会后北京的空气质量不滑坡?做到这一点,必须采取更严格的污染减排措施,杜少中对媒体记者表示,“后退是没有出路的。”
对后奥运会时代的北京来说,目前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使奥运会期间保障大气环境质量措施从短期的行政性政策变成长期的常态性措施,使绿色选择变成一种生活态度,这将成为确保北京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的根本所在。
我们看到政府在向这一目标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更严格的污染减排措施持续下去,从奥运会中生长起来的环境理念将深入人心,北京的蓝天也会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