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水资源丰富地区不应忽视抗旱意识的培养

Eedu.org.cn 作者:李金桀    资讯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24

  长远结合战旱魔

    一方面受旱地区近期仍无有效降雨,另一方面春耕生产即将全面展开,如何应对西南旱情,社会普遍关注。

    严登华认为,目前应该考虑压缩用水需求,重点应该放在保证人的饮水安全上,一些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不高的企业可以压缩用水,甚至可以考虑暂时关停,全力保证人畜用水。此外,还可以适当开采地下水,充分利用中水和再生水,并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在刀刃上,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度,既保证人畜用水,又能提供生命线的保证。

    统计显示,自去年下半年旱情发生以来,云南、贵州、广西3省(区)累计新建抗旱应急调水工程3092处,新建“五小”水利工程5.86万处,铺设输水管线1.8万公里,新打抗旱水源井1.12万眼,购置运送水车7615辆,购置抗旱水桶94.2万个,累计为群众送水898万吨。

    在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龚时宏看来,这次大旱表明,既要建设大型水利设施,也不能忽视小型水利工程,必须要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也不应忽视抗旱意识的培养。“工程不仅要建设好,而且更要管理好。”

    吕娟认为,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一个地区的发展应该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匹配。开源和节流则是当今乃至长远的抗旱手段。“所谓开源,就是要想办法在抗旱应急(备用)水源上下功夫;所谓节流,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节水意识,通过法律、制度等手段规范过度的用水行为,使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都达到最优状态,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严登华表示,长远看,抗旱应该从危机管理、应急管理向风险管理与常态管理转变,实现长期、中期和短期管理的有机结合。例如,长期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中期来看,要做好水资源配置规划。同时,要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风险管理及应急调度能力建设,不仅要开展全过程、多圈层、天地一体化的监测,还需要加强降水及供需水的预测预报及综合调度。目前来看,最迫切的任务是要进行干旱的风险分区,绘制干旱风险图,并根据风险成因类型和发生概率,进行产业布局和水利工程布局的优化,以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李金桀)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