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西南抗旱凸显水文地质调查重要性

Eedu.org.cn 作者:李晓明 鹿麟    资讯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13
  在西南抗旱找水打井过程中,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认为,1∶5万水文地质调查亟须加强,应把干旱缺水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实施。
 
记者了解到,自3月27日以来,国土资源系统在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开展的抗旱找水打井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钻井施工的日出水量达3.3万立方米,可直接解决39万人的饮水问题。为此,国土资源系统投入技术队伍达8024人,调集钻机790台(套)。
 
4月6日下午,来自黑龙江的一支钻井队成功打出国土资源系统支援贵州的第一口抗旱井,估算日涌水量将近1000立方米。
 
“抗旱找水,作没作过水文地质调查的地区,效果大不一样。”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水文处处长文冬光评论说。
 
记者了解到,在西南岩溶石山和红层地区具体确定井位时,中国地质调查局找水队的技术人员普遍反映,在开展过1∶5万水文地质调查的地区,心里有底,定井效率高,出水量有保证;在没有开展过这项调查工作的地区,心里没底,定井难度大,不敢保证出水量。
 
大比例尺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有助于摸清区域地下河资源家底,对规划建设水源工程意义重大。但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资料显示,开展过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地区仅有14万平方公里,只占西南岩溶石山和红层地区面积的10%左右。据此,该局建议,把干旱缺水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实施。
 
据记者了解,西南8省区规划进行1∶5万水文地质调查的重点工作区面积是40万平方公里。“剩余的26万平方公里重点工作区的缺口,我们将尽力在‘十二五’期间提前完成。”文冬光表示。
 
据了解,西南岩溶石山和红层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对保障这些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国土资源大调查组织实施的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和红层地区地下水勘察和供水安全示范成果表明,不仅在岩溶石山地区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在红层地区也有同样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有时候,一口井就可以解决一个村庄的人畜饮水困难。
 
文冬光建议,要从战略层面推进西南岩溶石山和红层地区的水源工程建设。“要把地表水和地下水结合起来做,在区域上统筹布局,建成的水源工程既可作为日常用水的水源,也可在抗旱应急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