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石元春:4亿吨秸秆是巨大“矿产资源”

Eedu.org.cn 作者:范建 曲越 闻静…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19

  8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2010中美环境增值能源论坛上,中国农大教授、两院院士石元春作了题为“中国生物质与生物能源的现状与前景”的主题报告。石元春强调了“中国在发展可持续再生能源中,应把生物质能源放在优先位置”的立场。

  石元春以“中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思考”谈了他的七点看法,一是中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源应放在优先位置。因为它的资源量大和占有区位优势;原料与产品多样化,可以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多种能源。可以替代多种材料及化工产品等物质性产品。

  二是不能就能源论能源,生物质能源不仅仅是化石能源的替代品,发展生物质能源还应提到解困“三农”的战略位置,因为它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工业化、缩小城乡差距。

  忽视发展燃料乙醇的倾向是错误的

  三是中国最缺的是石油,自主性和安全性最差的也是石油,特别是车用燃油,应当作为替代的战略重点,目前忽视发展燃料乙醇的倾向是错误的。

  四是在发展燃料乙醇上必须迅速改变目前既不积极粮食乙醇(1代)向非粮乙醇(1.5代)转型,又不积极部署纤维素乙醇(2代)研发的犹豫和无所作为的现实。正确的做法是大力发展非粮乙醇和积极准备纤维素乙醇。中国十年内纤维素乙醇不可能形成实质性替代规模和完成1000万吨的2020年目标,只能靠非粮乙醇,不要犹豫误事。非粮乙醇可以拉动中国1000余万公顷低产田和低产作物的生产;可以开发利用2680公顷的宜能荒地,这是中国特有的优势。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岗位,技术成熟。

  4亿吨秸秆是巨大“矿产资源”

  五是可作为能源用的4亿吨作物秸秆是一笔巨大“矿产资源”,目前利用方式能效很低,还有1亿吨以上被露地焚烧,污染大气。应当积极推进秸秆发电,对国家、对环境、对农民都有好处。

  六是在中国北方约1000万公顷的沙地上建设以生物质能源为基础的可再生能源基地是发展负碳经济和环境增值的一个广阔的试验场。对中国的生态、环境、能源、经济和社会有重要意义。

  七是中国天然气缺口越来越大,除进口外,发展工业化生产和利用沼气十分重要。中国沼气原料资源量相当于830亿Nm3沼气,或700亿Nm3天然气,具有减排1.4亿吨CO2的潜力。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