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城市发展不能与自然“对着干”

Eedu.org.cn 作者:潘洪其    资讯来源:中国建设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9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享誉全球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日前在西安正式拉开帷幕。本次世园会看点多多,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绿色新科技的魅力,特别是实现零能耗、零排放、对环境零介入的理念,以及建筑、科技等方面处处体现的绿色、环保,开创了博览会的“新风”。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没有脱离自然的约束范畴,仍然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隋唐时期的长安,有8条丰沛的河流穿越其间,形成“八水绕长安”的和美景象。世园会的主会址广运潭,位于史称“灞上”的浐灞之滨,是中国古代主要港口之一,唐玄宗曾在此举办大规模水运博览和商品交易。

  然而,随着近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与自然之间开始出现隔阂,城市的大拆大建,逐渐变成了对自然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当年环绕长安的8条河流,如今有的已经干涸,有的长期饱受污染,特别是西安山塬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突出,超过半数的河流受到中度或重度污染。曾以“灞上烟柳长堤,关中风情广运”闻名遐迩的广运潭,一度变成了混乱无序的挖沙场和城市垃圾场,如果再不加以修复和改善,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将难以为继。举办一届以亲近自然、融汇自然为天然要义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为西安提供了一个机会:深刻反思“城市破坏自然”之过失,精心修复和改善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修复和改善城市的当下与过去的关系,重新塑造适合自身特点的城市未来形态。在“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主导下,西安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最典型的例子是对广运潭的综合治理,将非法采砂形成的沙坑被取坑为湖、取陆做洲,同时引灞河之水注入,形成了湖中有岛、岛洲相连的良好生态景观。

  另一方面,在城市回归和融入自然的同时,通过生态重建提高了城市综合承载力,城市本身的功能和潜力非但没有削弱,反而从整体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这将是一次富有特色的世园会。它以丰富的经验启迪人们,城市不能与自然“对着干”,建筑装饰也不能只有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城市始终都应当是自然的一部分,城市越向前发展,就越要回归自然的怀抱,只有重新融入自然的生态,城市发展才能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