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人大代表建言生态保护:用法律保护每一棵树

Eedu.org.cn 作者:刘羊旸 李铮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3/12

  “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生态补偿实践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有的补偿不到位,有的收费后不治理,补偿标准随意性大,补偿受益者与需要补偿者脱节。”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市长张维国建议,尽快出台国家生态补偿条例或生态补偿法。

  张维国表示,生态功能区肩负着改善民生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同时面临着是保发展还是保生态的两难选择。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为保护生态要付出巨大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发展受到限制,民生难以改善。通过生态补偿立法,实行依法科学足额补偿,可以有效解决保护生态环境与改善民生的矛盾。

  “通过生态补偿立法,将生态补偿提升到法律制度的高度,是生态补偿公平、合理、有效的根本保障,既可以提高生态建设和保护方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责任感,又可以提高生态建设方的建设和保护能力。”张维国说,要通过严肃的法律来激励、引导、约束各方行为,形成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也指出,目前我国还没有生态补偿的专门立法,涉及生态补偿的法律规定分散在多部法律之中,彼此存在不协调、不一致的问题,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柏广新建议,制定出台生态补偿法,把各种部门法律、条例和规定统一起来,建立起完善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本着谁占用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得益,谁贡献谁得利的原则,提高对占用森林、排放污染企业补偿费的征收力度和标准,并将此笔费用转移支付给生态保护者,从而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利益调节格局。

  此外,柏广新还建议,优化森林培育经营水平。他说:“森林是需要经营的。道理很简单,就像我们种庄稼,要是不间苗、不选用良种就不会有大的丰收,经营森林和经营庄稼是同样的道理。森林不能完全靠天然演替,那样周期太长,必须通过人工促进才能缩短周期、提高质量。”(记者 刘羊旸 李铮)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