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将划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4条生态保护红线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记者从1月16日召开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将科学划定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4条生态保护红线,在此基础上把划定的红线落实到地图上、地块上,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今年我省林业建设将围绕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柴达木盆地和东部黄土丘陵区五大生态空间布局,以实施大绿化、培育大森林、推动大保护、发展大产业、繁荣生态大文化五大行动为载体,打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持久战”、生态环境整治“攻坚战”和生态制度创新“主动战”,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建设成果,确保“中华水塔”安澜畅流。
我省将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以全面深化林业改革为总动力,紧紧围绕打造大美青海升级版,实施林业重点工程,突出重点区域造林绿化。今年计划完成年度营造林131.82万亩,其中完成经济林15.63万亩,完成村庄绿化300个。在划定4条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湿地保护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改革措施,探索建立林业资源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同时,我省还将着力抓好三北五期、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湟水河流域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建设项目等,巩固生态安全屏障。 (作者:小言)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全国湿地面积减少近9% 江苏建立湿地工程实验室 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挂牌开学 我国湿地面积比十年前减少339.63万公顷 巴彦淖尔新增10万亩湿地 湿地保护要启动生态红线 黑龙江省森林和湿地生态价值居全国之首 我国启动首个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 洪湖,生态修复任重道远 探索生态保护模式 云南省初步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修复青山绿水 筑牢生态长城 环保三细分领域有望成热点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