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圆明园环评报告都说了些啥?主要结论是什么?

Eedu.org.cn 作者:人民网记者 赵永…    资讯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6

 

  社会各界期待已久的《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环评报告》),于7月5日在国家环保总局的官方网站上公布。该报告的主要结论是什么?

  由清华大学环评机构组织实施的此次环评,其对象为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包括绮春园、福海和长春园。

  防渗对水生态系统有无影响?《环评报告》认为,防渗工程没有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原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在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缺乏全面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造成了水生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鸟类、两栖类等随着生境的破坏日益减少,整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

  防渗工程是否会引起地表水恶化?《环评报告》指出,防渗对水中总氮、总磷的影响较为显著。防渗工程实施后,如果不能保证适当的水体交换量,则总氮、总磷的浓度会提高,从而加大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防渗工程当如何进行?《环评报告》指出,在目前北京市水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圆明园必须采取综合的节水与补水措施。防止过度渗漏是节水措施之一,但必须结合地质条件、节水要求和环境影响等进行比较选择,决定防渗的具体形式。

  《环评报告》认为,圆明园管理处缺少对湖底防渗工程合理性的充分论证。圆明园内的绮春园湖底为1.5~ 2.0m 厚的粘土层,天然防渗能力较强,不采取人工措施即能基本满足防渗要求;福海之下的沉积地层中有厚约0.3~0.6m 的底泥层,具有一定的抗渗能力,综合考虑水域功能,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长春园直接座落于砂砾石层之上,渗漏严重,需要实施有效的防渗措施。

  至于采用何种防渗材料,《环评报告》认为,虽然目前没有使用复合土工膜防渗材料产生环境毒性的报道,但其综合环境友好性低于天然防渗材料。考虑到圆明园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遗址公园的特殊性,应该优先采用相适宜的防渗材料和措施。

  圆明园能否用再生水?《环评报告》指出,经过严格处理达标的再生水是圆明园的补给水源之一,建议使用。《环评报告》认为,如果圆明园水体按实际使用功能执行景观娱乐水体标准,同时在水体下渗对地下水不造成安全风险时,可以考虑利用清河再生水厂出水作为圆明园部分水体(如长春园)的补充用水。清河再生水厂出水水质可以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中“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标准。目前再生水价格为1 元/m3 水,低于圆明园2004 年购水价格(1.3 元/ m3)。

  公众对防渗的意见如何?《环评报告》指出,半数以上的人认为此工程会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与影响,不赞成铺膜;大部分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拆除部分防渗膜,兼顾防渗效果与生态保护效果;大多数人希望尽量多地保留圆明园的自然植被,同意使用再生水作为树木、绿地灌溉水,接近一半的人同意用再生水作为娱乐水体补充水;绝大多数人希望湖边驳岸采用接近自然的驳岸。

  圆明园防渗工程大部分已经完工,当如何改进?《环评报告》指出,防渗已造成社会、经济、环境多个目标的相互矛盾,必须实施多目标综合决策。该工程的改进方案,以防渗工程实施现状为基础,以“实事求是,因湖制宜,全面统筹,整体优化”为原则,兼顾短期影响和长期效果,综合考虑工程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环评报告》指出,圆明园水系是圆明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山形水系的恢复仅靠圆明园管理部门是不够的,建议北京市有关部门从北京地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出发,保证圆明园的正常用水。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Tags: 圆明园,环评,报告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