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大灾考验中国 大爱凝聚力量

——四川汶川大地震七日记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20
  

  5月19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北川县倒塌的环保局门前,参加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汶川大地震遇难者默哀。 本报特派记者 邓佳


  据新华社电 从5月12日到18日这7天,是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难以忘记的7天,也是全国人民心系灾区、牵挂灾区、支援灾区的7天。回首这7天,有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悲痛,更有坚定不移的救援和发自内心的关爱。
  一场8级大地震,让人们感受悲怆,更凸显坚强。
  12日 地震突如其来
  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突如其来的8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破坏性最严重的地震。瞬间,汶川县与外界联系的一切通讯、道路中断。剧烈的地震冲击波迅速向外扩散,周边的县市特别是汶川东北方向的北川县受灾十分严重。北京、宁夏、云南、上海等十几个省区市有震感。
  这次特别重大的灾难震惊了全国,灾情牵动着中南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抗震救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当晚,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16时40分许,温家宝总理的专机从北京起飞。在专机上,温总理说,这次抗震救灾工作特别紧迫,责任特别重大,任务特别艰巨。20时30分左右,温总理抵达都江堰市,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开始运转。
  19时50分许,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国家地震灾害现场工作队从北京乘机飞往汶川灾区。
  22时许,武警四川总队、武警水电三总队的3000余名官兵,携带救灾装备赶赴灾区。
  深夜,因降雨和塌方,各路救援部队弃车徒步开进,某高炮团一支20人的侦察分队率先进入汶川境内。
  24时,已有近2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到达灾区开展救援。
  13日 徒步艰难推进 
  在全国人民焦急等待中,5月13日1时,阿坝藏族自治州政府副秘书长、州应急办主任何飚与汶川县县委书记王斌终于通过卫星电话取得联系。王斌说,汶川县城部分房屋倒塌、大部分房屋出现险情,当地已展开自救。
  3时许,解放军和武警已集结1万多名官兵。在无法通车的情况下,一部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徒步向汶川进发。
  4时,阿坝军分区机关干部及卫生救护队85人,连夜徒步6小时32公里,到达理县县城,并展开救援。解放军、武警官兵相继赶到。
  然而,从都江堰、理县、茂县至汶川的公路损毁极为严重,抢通难度极大。
  7时,在距离汶川50公里之外的都江堰,温家宝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上提出明确要求:汶川的生命通道务必打通。
  20时30分,温家宝在列车上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指出,尽管困难很大,也要想尽一切办法,连夜抢修,抓紧抢救人员。
  23时15分,武警驻四川某部救援第一梯队的200名官兵由理县强行军90公里,第一批到达汶川县城。
  14日 打通生命通道
  14日凌晨,一支30余人的成都军区先遣队冒雨徒步进入震中汶川县灾情十分严重的映秀镇。8时,汶川县城已集结了上千名官兵展开救援,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开进。
  9时,武警水电三总队100余名官兵经过27小时奋战,抢通从马尔康到理县县城的47公里道路。10时20分许,两架直升机飞抵震中汶川县城上空并成功降落。
  中午,15名空降兵成功伞降进入茂县,传回该县10.5万人受灾、2个水电站损毁严重有决堤危险等重要灾情信息。
  13时,救援人员进入四川震区所有受灾县,县一级的救援“盲点”全部打开,地震灾区的救援工作全面向纵深展开。
  当日,胡锦涛再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中央要求,各地各有关方面务必把抗震救灾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不畏艰难,连续作战,团结协作,全力以赴,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会议强调,要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一切努力施救。
  15时许,北川中学内,连续奋战50多个小时的工兵团官兵成功救出27名幸存者。
  18时,武警重庆总队前方救援部队500名官兵抵达茂县县城进行抢险,这是继当日成功空投空降兵小分队之后首支进入茂县的大部队。
  夜间,从成都经雅安市、甘孜州绕行数百公里抵达汶川附近的理县道路初步恢复通车,理县的固定电话经抢修也基本恢复。
  部队仍在千方百计突进。同时,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献血、捐款的人们排起了长队。
   15日 黄金救援时间
  15日,救灾增援力量仍在向灾区集结。据救援专家介绍,地震灾后72小时之内是关键救援时间,救人必须争分夺秒。
  12时,通往汶川的西线公路已经从理县推进到汶川县界。
  搜救犬、生命探测仪……有了这些新运抵的“外援”,在地震灾区救援的1.2万多名公安消防部队官兵如虎添翼。
  上午,汶川地震灾区救援人员已从灾区抢救出伤员6万多人。汶川县城的电信固定电话、小灵通和宽带通信恢复正常,汶川终于打通了与外界的联系。
  21时,从理县进入汶川的道路全线打通,救灾物资和车辆终于直达汶川县城。
  16日 最是危急时刻
  16日,尽管过了震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但地震灾区的抗震救灾没有丝毫放松,紧张的营救仍在争分夺秒地进行。
  上午,在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奔赴重灾区的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当前,抗震救灾斗争正处于关键阶段,希望同志们一定要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总书记的到来,让灾区群众备受鼓舞。
  同一天,温家宝总理表示,必须举全国之力,以救人为核心,克服重重困难,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到底。
  9时,四川灾区受灾最严重的8个县城已基本具备与外界通信能力。
  与此同时,地震造成伤亡的数字再次令人心痛地上升。截至16时,汶川地震已造成四川省21576人死亡,159006人受伤,14000余人被埋。
  这一天,救灾部队向映秀周围58个交通中断的居民点开进,通往地震重灾区北川县城的道路已经全线打通。
  当日,来自台湾的救援队赶往四川灾区投入救灾。日本、韩国、新加坡的救援队也赶来协助救援。
  17日 救生奇迹不断
  17日零时,四川省各灾区血站血液库存总量为316.84万毫升,未出现供血紧张状况。灾区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这一天灾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8时,在什邡地震废墟中掩埋超过100小时的刘德云终于苏醒;17时12分,在被6层水泥板压了近125小时后,20岁的小伙子蒋雨航在映秀镇获救生还……
  正在四川汶川县映秀镇救灾的济南军区某红军师4000余名官兵,这一天共救出幸存者56名,创造了“铁军”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一天营救幸存者的新纪录。
  当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位于四川特大地震震中区的汶川县,察看受灾情况,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要求部队官兵和特警们继续把救人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要尽最大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低到最低程度。
  各方援救在继续。截至13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60.23亿元。
  截至14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28881人死亡,受伤198347人。地震灾害还给灾区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5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大量在田夏收作物无法收获。
  同时,好消息也不断传来。当日,四川70%的受灾城镇基本恢复临时供水;16时,成都地区通信基本恢复正常,受灾最严重的汶川等县城内都已全面具备与外界的公众通信能力;17时30分,G 213线都江堰至映秀段道路已全线打通,成为继G317线理县至汶川抢通后第二条通往重灾区的公路“生命通道”。
  18日 救援仍在继续
  截至18日零时,卫生部已向灾区派遣医疗卫生人员5530名,调集救护车550辆,医疗救治队伍已经覆盖到灾区每一个县、乡,实现了医疗救治全覆盖。同时,向灾区紧急调拨了大量医用物资。
  1时8分,四川省江油市发生6.0级余震。9时15分,救援人员从北川县医院废墟中救出幸存者唐雄,从被困到救出已139个小时。
  20时10分,汶川映秀镇电厂女职工虞锦华在被埋近150小时后成功获救,此次救援时间长达56小时。
  截至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89.45亿元,其中捐款75.42亿元,物资折款14.03亿元。
  截至14时,汶川地震已造成32476人死亡,220109人受伤。
  当日,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2008年5月19日~21日为全国哀悼日。
  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默哀3分钟。各地汽车、火车、舰船笛声长鸣,防空警报在各城市上空鸣响。
  愿死者安息,愿生者平安,愿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愿我们的人民幸福安康!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Tags: 地震,震灾,大爱,力量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