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走向新生
在汶川县漩口镇,天蓝色的救灾帐篷整齐地排列在山路两侧。由于临近中午,菜肴的香气在帐篷间漫延开来。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徐玉珊告诉我们,政府正积极帮助群众开展灾后重建,群众的情绪比较稳定,正逐渐从地震的阴影里走出。“我们还加强了疾病防疫工作。目前,已发放疾病防治资料14500多册。”
杨小蓉地震前就经营的小卖部又开张了,各种日用品一应俱全,基本能够满足乡亲们的日常需要。她说:“我不图利,有些商品的价格比地震前还低,为的就是方便大伙。”她随手拿起一袋鹌鹑蛋说:“地震前卖三块,现在只卖两块五。”54岁的杨秀英刚在志愿者救助点里领到了矿泉水,拦着记者不住地说,“感谢政府,感谢好心人”。
在小黄沟村的安置点里,我们遇到了年青的村长何强。在他的带领下,整个村子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奋力自救,把人员伤亡降到了最低,全村200多人,只有3人遇难,5人受伤。谈到今后的打算,何村长说,由于全部耕地被毁,正计划着安排村里的劳力外出务工。这可能是让村子恢复生机的最快方式了。
见到王世祥时,他刚在村子里喷洒完消毒液。他告诉我们,在发放赈灾物资时,村支书、村长、队长和他当民兵连长的父亲,都放弃机会把收音机和被套等物资让给群众。“你没抱怨父亲吗?”“抱怨啥,他是党员嘛!”通情达理的小伙子不假思索地说。
下午2时许,我们来到震中汶川县映秀镇。在活动板房里的“映秀镇心连心学校”,我们看到孩子们满脸欢笑,他们脸上已经不见了灾难带来的阴霾。家住渔子溪村的李婉婕每天都要赶来上课,“我想上学,在这里有小伙伴,我还想继续读中学呢。”穿着吊带裙的小姑娘充满憧憬。
即将离开时,我们得知,某部工程兵正准备爆破一栋危楼。“不久之后,你们又能看到一座新映秀!”战士说。(本报汶川6月5日电)
Tags: 汶川,地震,新生
责任编辑:ahaoxie>> 相关资讯:
赵文津院士等专访:中国地震研究的体制之惑 环境安全评估要成为灾后重建决策支撑 灾后重建的环境支点 余震发生原因科学家有"新说法" 可能跨半个地球 专家指出全球强震可能进入新的活跃时期 发展地震科学体系 推动地震综合减灾 中国气象局专家澄清“震后洪水”非主流意见 心心相连,汇成源源不断的心 世界抗震救灾经验面面观 地震挡不住污染源普查 地震学家表示:汶川地震的能量是唐山地震的三倍 志愿者,一群可爱可敬的人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