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专家:不能肯定青藏高原近期有7~8级地震
北京时间9月4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院士、副主任史培军教授、专家董树文研究员介绍四川汶川地震及灾损评估情况。
○外媒称中国西南9月可能会有大地震专家表示不能确定
○汶川地震遇难失踪超87000人造成直接损失8451亿元
○整个汶川地震的损失约1/3由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造成
汶川地震专家:这段时间青藏高原东半部有些活动
据新华社电中央电视台记者在提问时提到外媒曾经报道中国西南地区近两个月内可能发生7级到8级地震。马宗晋昨日表示,不能肯定我国西南地区近期还会发生7到8级大地震。
马宗晋表示,汶川大地震刚刚发生,在它的北部和南部,三个月之内已经发生了一些6级左右的地震,数量比较多。在西藏的中部到东部,也有6级多甚至接近7级的地震。这种地震活动可能告诉我们,这一段时间,青藏高原的东半部有一些活动,但是不能就此肯定9月份甚至10月份之内在青藏地区的东南部要发生更大的地震。
马宗晋同时也表示,虽然不能肯定,但专家委员会对此有所关注,正在加强监测研究力量。
“目前,汶川地震灾害范围类别的评估已基本完成。划定了四川、甘肃、陕西等三省的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各省分别是39个、8个和4个。51个灾区县总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在昨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据了解,根据已公布的重建规划的总体指导方针,十个专项减灾计划也正在完善之中。
对于有言论关于地震往南转移的说法,马宗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此次攀枝花地震,都是同处于南北断裂带上区域内地震活动,汶川地震属于南北断裂带的中断,而攀枝花则处于南段,目前尚无迹象表明,汶川地震对京津塘地区、台湾板块或广东地区的地震活动有影响。
恢复重建资金约需万亿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史培军在发布会上透露说,根据调查评估,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四川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91.3%。人员伤亡方面,因为地震发生已经三个多月了,因地震造成失踪的人数生还的希望已经很小,死亡的69000多人加上失踪的18000多人,汶川地震遇难人数及失踪人数总和超过87000人。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委员董树文则指出,伴随着地震发生了15000个左右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整个汶川地震的损失,经过初步判断,约有三分之一的损失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而是由于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造成的。
此前,国家发改委曾就《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按照征求意见稿,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经测算约为1万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去年四川全省的国民生产总值。
汶川地震未能短期临震预报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院士表示,汶川大地震是在印度板块总体向北东方向的作用下,青藏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并受到四川盆地的推挡,促使巨大的能量在龙门山映秀-北川地带突然释放造成的。地震之前尚未能认定有显著的异常,因此也未能给出短期预报。
汶川地震主震发生在具右旋性质的仰冲型断层带上,震源深度为15公里左右。现已初步认定,于中生代早期开始逐步形成的北东向龙门山已伴生了三条近于平行的断裂,位于龙门山的映秀-北川断裂即是汶川地震的发震主断裂。
马宗晋分析说,从龙门山及其外围地区多年连续观测的地球物理资料来看,此次地震之前尚未能认定有显著的异常,因此也未能给出短期和临震预报。虽然这是几代地质学工作者的理想,但现在我们离这个目标还远。
发生6.5级以上余震不太可能
回顾100多年以来中国内地发生的10次7.8级及以上的地震,震后的余震多数未超过7级。
截至9月1日12时,也就是大震后112天内,我国地震台网记录到2万7千多次余震。其中6级以上余震8次,最大的余震是5月25日下午发生在青川的6.4级地震;5级以上余震39次。
目前,基本确认5·12汶川地震偏于是主余震型,震区再发生6.5级以上强余震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初步认定汶川地震的强余震可能还要活动一段时间。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