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导致“健康风险”不容低估
本报讯(记者董纯蕾)“近两年,长江水环境质量虽总体保持稳定,但并未出现根本好转,保护流域生态、维护长江健康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据今天上午在北京首发的长江第二份“体检报告”——《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9》,长江依然为种种健康问题所苦恼,需要“治疗”“阻止恶化”和“预防”的“毛病”仍不少,因全球气候变化而迫近的新“健康风险”也不容低估。
干流较好流域较差
近两年来,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总体较好,干流水质总体优于支流。
但现阶段,流域湖泊水质普遍较差,水体富营养化仍呈加重趋势。太湖和滇池总体水质均为劣Ⅴ类。三峡库区自2003年蓄水以来,部分库湾和支流已连续多年出现“水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淡水中的藻类过度增殖)现象,且逐年加重。
降水分布有所变化
1961-2005年,长江全流域年降水量呈微弱增加趋势,较为明显的是降水空间分布的变化。1991-2005年,长江源头、中下游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相对于1961-1990年平均值呈增加趋势,其他地区则减少,尤其是嘉陵江流域和四川盆地。
水量变化影响物种
据气候模型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在未来50年仍呈显著升温趋势,至2050年增温幅度可能达1.5℃—2.0℃。
长江源区近40年年平均气温增加约0.8℃,导致作为长江重要补给水源的源头区冰川和多年冻土大部分处于退缩状态,湿地干化明显。冰川加剧退缩虽在短时期内可能造成长江径流量的增加,但在长时期内将造成长江冰川补给水源的逐步减少,并将可能改变江源水系的分布格局。未来长江径流量偏枯变化,将可能致使长江重要保护生物白鳍豚、江豚等珍稀水生物的活动和觅食空间减少,胭脂鱼等濒危物种失去产卵浅滩。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