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我科学家提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配额新方案

Eedu.org.cn 作者:齐芳    资讯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6

  本报讯(记者齐芳)中国科学院丁仲礼院士课题组近日完成了研究论文《2050年大气CO2浓度控制:各国的排放配额计算》,通过计算各国过去人均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和今后排放余地,为即将开始的控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国际谈判,在一些核心问题上提供定量数据。

  该研究以1900年为时间起点,根据各国1900-2050年的应得配额数、1900-2005年的实际排放量、2005年的排放水平、1996-2005年排放量平均增速四个客观指标,将世界上所有大于30万人口的国家分为四大类:一为已形成排放赤字国家,如美、加、澳、英、德、法等发达国家在此列,还有一些产油国和前苏联国家;二为排放总量需降低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但日、韩、意等国在此列;三为排放增速需降低的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尼等在此列;四为可保持目前排放增速的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巴西等在此列。

  根据测算,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早已用完排放配额,今后将是赤字排放。而我国1900-2005年排放仅相当于美国或英国1900-1907年人均累计排放,预计到2047年左右,才会达到足额排放。

  G8国家曾建议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0%,G8国家则减少80%。如此方案通过,以2005年人口计,1990-2050年G8国家人均累计排放将为146.94吨碳,而“其他国家”人均累计排放只为36.24吨碳,人均差别将高达4倍。G8国家的建议如作为国际公约生效,将成为历史上罕见的不平等条约。

  课题组认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协调行动将会对整个人类的价值取向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许多西方国家对诸如中国所采取的控制人口出生率政策颇多诟病,但他们应该很快就能明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话语系统下,控制人口增长就成为必然的逻辑指归;又比如,一些西方国家引为自豪的生活方式,如果以控制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标准来评价,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他们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他们国家人均高排放的出现,而这种生活方式既不应被任何发展中国家所仿效,也不应被他们本身所坚持。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