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在《科学》发表鸟类起源研究综述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发现了大量支持鸟类起源于手盗龙类恐龙假说的化石证据,这使得该假说成为有关鸟类起源的主流假说。过去20年,古生物学家在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以及德国和俄国西伯利亚侏罗系地层中,在中国东北地区、蒙古戈壁地区、北美、南美以及非洲的白垩系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化石,为鸟类恐龙起源说提供了一系列新证据。鸟类起源从时间框架上、从主要结构的转化上以及从功能演化上,已有大量系统性证据的支持,恐龙向鸟类的转化已成为支持度最高的主要演化事件之一。
徐星表示,古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同时激发了包括发育生物学等其他学科在内的学者对于鸟类起源研究的兴趣。他们从各个角度探讨鸟类主要特征的起源和演化规律,进一步完善了对于鸟类起源的理解。
对于鸟类起源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徐星认为,研究方法的整合一定会推动很多问题的解决。比如,手盗龙类恐龙和现代鸟类都有3个手指,经典胚胎学研究显示,现代鸟类的3个翼指相当于人类手部的中间3个手指,但恐龙化石证据显示,手盗龙类恐龙的3个手指应该是内侧3个手指,这就产生了同源判断上的矛盾。“只有综合分析所有信息,建立统一平台,才能解决这一复杂的矛盾冲突。”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12月5日《科学》杂志精选 11月28日《科学》杂志精选 10月31日《科学》杂志精选 10月24日《科学》杂志精选 2014年10月10日《科学》杂志精选 8月22日《科学》杂志精选 8月8日《科学》杂志精选 7月18日《科学》杂志精选 6月20日《科学》杂志精选 英报告建议改进科学和数学教育 6月6日《科学》杂志精选 2014年5月16日《科学》杂志精选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