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中国科学家复原海洋爬行动物化石“锥子头海怪”

Eedu.org.cn 作者:雷嘉    资讯来源:北京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5/9

 
 
本报讯(记者 雷嘉)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家昨天在科学期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论文,准确复原了两年前在我国发现的奇特海洋爬行动物化石“锥子头海怪”的形象,其外貌与所有已知物种大相径庭。
 
2014年初,一种奇特的海洋爬行动物化石在我国西南腹地被发现。经检验,这种动物生活于2亿4千万年以前的三叠纪中期,其特殊之处在于异常怪异的头骨结构。研究显示,该物种的上颌垂直生长,因此看起来吻部呈钩状,且纵向分叉,口腔中遍布细密的栅栏状牙齿,是海洋爬行动物中罕见的滤食性类群,被命名为“奇异滤齿龙”。新物种一经发表,国际古生物学界一片哗然,互联网上涌现出大量千奇百怪的复原图。
 
但由于上述发现的化石形态不太好,复原形象不尽科学,中科院古脊椎所的科研团队一直在当地继续寻找化石,终于在去年找到了形态更好、保存完好的“奇异滤齿龙”另一个体的头骨化石。经过长时间的化石修理,两个几乎没有任何变形和扰动的头骨从围岩中暴露出来。据团队负责人李淳研究员介绍,和当年的预期基本一致,新标本显示动物的吻部并非竖直生长,而是夸张地横宽。口腔中的牙齿一共有3种类型,分别用于啃食和过滤藻类,是植食性海洋爬行动物的最早记录。“这种结构令人震惊,头骨吻端的夸张变化见于某些史前两栖类以及现代的双髻鲨,尽管情形并不完全相同。现在我们首次在爬行动物中观察到这种罕见现象,大家私下里叫它‘锤子头’”。
 
“奇异滤齿龙”新化石的发现不仅让科学家看到一种相貌怪异、行为奇特的史前“海怪”,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中生代早期海洋爬行动物的适应辐射似乎远超乎此前的认识。“人们通常认为海洋爬行动物起源于三叠纪早期,可是越来越多的新发现让我产生一种感觉,也许应该到二叠纪的石头中去碰碰运气了。”李淳说。
 
图片提供/中科院古脊椎所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