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我国房地产开发需更多关注建筑与人和谐

    [内容预览]

    | 2006-11-7 14:26:20
        新华网山东频道11月7日电(记者王志)随着济南彩石山庄项目近日被正式纳入中国人居环境金牌建设试点项目,目前我国已有61个项目成为人居环境金牌试点项目,总建设规模超过1500万平方米。近日,前来济南参加中国人居环境金牌建设试点项目评审会的专家表示,针对当前房产开发商多追求高密度、高容积率,我国房地产开发应更加关注建筑与人的和谐。   

    [阅读全文]

  • 黄河与一座城市的变迁

    [内容预览]

    | 2006-11-7 14:24:26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数百座城市,独在七朝古都开封创造了两个奇迹:历次黄河水患使7座古城池“叠罗汉”般层层掩埋,形成了“城摞城”独特景观;黄河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在开封形成了河高于城的“悬河”奇观。     今年是纪念人民治理黄河60周年,位于开封的河南大学原校长李润田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开封因河而废,因河而兴

    [阅读全文]

  • 建筑节能 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

    [内容预览]

    | 2006-11-7 14:18:21
        早在20世纪70年代,建筑节能概念就被正式提出。建筑节能的核心是减少建筑耗能,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建筑节能需以不影响人们感觉舒适度为前提,即室温冬季不低于18摄氏度,夏季不高于26摄氏度。时隔30年,石油与能源问题再次上升为“国际事件”。而我国的能源问题更是显露无遗:石油消耗量仅次于美国、燃煤紧张、拉闸限电、北方冬季供暖受阻、成品油价格一涨再涨……

    [阅读全文]

  • 要增长也要控制温度

    [内容预览]

    | 2006-11-7 14:14:11
    技术合作提供第三种解决方案   2006年11月3日,全球发展组织(WorldGrowth)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探讨气候变化问题及对亚洲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全球发展组织主席艾伦·奥克斯利和国际资本结构委员会董事总经理玛格·托宁公布了中国为实现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新科技、提高能源效率和扩大能源供给所采取的特殊策略的最新研究报告。   艾伦·奥克斯利和玛格·托宁尝试将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合作体的角色

    [阅读全文]

  • 香港首次举办国际环保博览会

    [内容预览]

    | 2006-11-7 14:12:20
    由香港贸易发展局及法兰克福展览(香港)公司合办的香港首个环保贸易展览会——国际环保博览近日在香港亚洲博览馆举行。展览会吸引了来自19个国家及地区的120家企业参展,通过博览会这一推广及贸易平台进行交流,向业界推介绿色产品及制造技术,推动香港新兴工业的发展。   本次环保博览旨在为环保专家及产品供应商提供平台,推广其环保产品和解决方案,积极参与绿色制造。环保展共分为“绿色世界”、“绿色产业”、及“绿

    [阅读全文]

  • 我国将优先发展环境保护技术

    [内容预览]

    | 2006-11-7 14:11:06
    本报讯 科技部日前发布的《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针对我国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大规模环境破坏的不可逆性,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十一五”期间我国将优先发展能源、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技术研发与示范,强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环保产业技术,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据介绍,“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项目就是《规划》中“十一五”期间1

    [阅读全文]

  • 脱硫市场繁荣背后的隐忧

    [内容预览]

    | 2006-11-7 13:59:59
    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和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组成的调研组,在对40多家火力发电厂的走访过程中发现,“十五”期间,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火电厂二氧化硫控制的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快了火电厂烟气脱硫设施建设的步伐,使我国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脱硫工程建设一片繁荣的外表背后,也隐藏着市场、建设、管理、质量等多方面深层次隐患,这些都亟须引起重视。   脱硫设施建设规模增长过

    [阅读全文]

  • 长三角地区将建立城市臭氧早期预警系统

    [内容预览]

    | 2006-11-7 13:55:17
    长三角地区将建立城市臭氧早期预警系统,为控制这个地区的汽车尾气排放等主要大气污染提供预警信息。   记者从6日召开的长三角气候环境变化研讨会上获悉,按照工作计划,这个预警系统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初步发挥作用。   上海城市环境气象中心副主任耿福海说,近年来随着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和能源消耗的高速增长,这个地区大气污染类型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

    [阅读全文]

  • 《绿色饭店》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内容预览]

    | 2006-11-7 8:24:32
    本报讯 商务部网目前正就六部委不久前提出的《绿色饭店》新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欲与现行侧重于功能性评价的饭店星级标准有机衔接,共同构成对饭店企业的整体评价和识别体系。   绿色饭店分为五个等级   对于绿色饭店的等级划分及标志,《标准》根据饭店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提供安全、健康的住宿与餐饮服务等方面作出的不同程度的努力和取得的效果,确定绿色饭店分为五个等级,用银杏叶标志,从一叶到五叶,五叶级为

    [阅读全文]

  • 环保成沈120中学必修课 教学模式成功将推广

    [内容预览]

    | 2006-11-7 8:20:23
    沈阳市环保部门表示,120中学这种教学模式一旦成功,将在全市其他中小学进行推广  把环境教育列为必修课程之一,沈阳市120中学成为该市唯一一所有固定环保课时的学校。  昨日,沈阳市环保局表示,沈阳市120中学已下发了《关于将环境保护纳入校本课程在非毕业年级开设环保课的决定》,将环境教育正式纳入基础教育学科,成为必修课程之一,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沈阳市环保局宣教中心副主任水华说,以前学校只在上语文

    [阅读全文]

  • 人类40年后没鱼吃的说法遭质疑

    [内容预览]

    | 2006-11-7 8:09:50
    一个由美国、加拿大等国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的国际专家小组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如果过度捕捞海产品和海洋污染得不到有效遏制,全球海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锐减。专家们警告说,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可能最终使全球失去重要的生物资源。他们预测,照目前形势发展下去,全球海洋商业鱼类及其他海产品的种类到2048年就会明显锐减。新华社/路透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 3日出版的美国《

    [阅读全文]

  • 2048年人类可能无鱼可吃

    [内容预览]

    | 2006-11-7 8:07:56
    如果人们还不能对商业捕鱼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结果将是无鱼可吃。再过几十年,烧蛤蜊、蟹肉丸、炸鱼排,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海鲜可能将仅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  这是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中的结论。该报告警告世人,按照目前的商业捕鱼的速度,到2048年,目前可食用的海洋鱼类和贝壳类中将有90%完全消失,大海将死气沉沉。  由美国和加拿大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的一个科学小组,历时4年完成

    [阅读全文]

  • 我国北方酸雨呈现增加趋势

    [内容预览]

    | 2006-11-7 0:15:45
        近年来,我国北方酸雨区范围扩大明显,南方酸雨区范围基本保持不变。这是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副司长周恒在中国气象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的。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晓春介绍,根据酸雨的监测资料,有关专家对我国酸雨污染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的分析表明:中国酸雨区总体上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酸雨区主体位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北

    [阅读全文]

  • 2007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 纵论“经济大趋势”

    [内容预览]

    | 2006-11-6 17:57:51
    稳政策 推改革 降能耗 调结构 重民生 促和谐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明年仍将严控固定资产投资   国家和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在发言中表示,投资和信贷回落的基础仍不稳固,投资很有可能出现反弹,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对固定资产的调控,利用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以及市场准入标准这个“门槛”。他还预测,今年GDP增速将不会超过10.5%。  朱之鑫认为,明年的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但增长的速度

    [阅读全文]

  • 国家环保总局官员:机动车污染致大中城市频现灰霾

    [内容预览]

    | 2006-11-6 8:08:48
        昨天,第五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年会在南京召开的。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副司长李新民在会上表示,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机动车辆的迅速增长,城市空气污染正由煤烟型污染向煤烟与机动车混合型污染转变,一些大中城市频繁出现灰霾天气。    李新民介绍,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3100万辆。由于我国机动车使用的油品质量低,排放水平不高,机动车已经成为大

    [阅读全文]

  • 我国鼓励外资投向节能环保

    [内容预览]

    | 2006-11-6 8:07:03
    据新华社电在刚刚闭幕的《商业周刊》第十届CEO年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说,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成为今后我国吸收外资的政策重点。  马秀红说,今后,我国将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适时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一步巩固节能环保产业,同时加大力度鼓励外商投资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产业,鼓励外商投资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继续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

    [阅读全文]

  • 关注资源节约:矸石山咋就没了呢?

    [内容预览]

    | 2006-11-6 8:05:14
    将本该运出矿井的煤矸石回填到井下,既避免地面塌陷,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又大大降低煤矿成本,节省煤炭资源——   ·矸石不升井,地上没有矸石山,保护了环境   ·矸石回填采煤巷道,有效避免地面塌陷,实现可持续发展  ·每充填1米巷道,可多产煤1.3吨  在大多数煤矿矿区,都有这样的矸石山,附近居民经常到“山”上拣煤渣。矸石山不仅污染环境,由于经常发生坍塌,也会引发人员伤亡事故。张洁摄  到煤矿采访,

    [阅读全文]

  • 电站开发致贵州马岭河大峡谷面临毁灭之灾

    [内容预览]

    | 2006-11-6 8:00:45
    挖掘机已开进赵家渡施工现场。木兰摄  本报讯 (记者 唐勇林 张可佳) 11月4日下午, 记者赶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大峡谷,实地采访这里大坝建设的情况。一个月前,就在这个地方,隆重举行了赵家渡水电站开工典礼。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位政协委员说:“水电站一旦上马,马岭河峡谷的旅游资源就算完了。”  “天峡地缝”奇观及地质遗迹将永远消失   马岭河大峡谷拥有国家自然遗产(200

    [阅读全文]

  • 江河泥沙量锐减 “生态四川”实现5大突破

    [内容预览]

    | 2006-11-6 7:43:41
    四川新闻网消息  四川省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已实施了8年,8年来我们感受到自己所置身的四川生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昨日,省林业厅公开发布了全省林业生态效益监测2005年度报告。监测表明,全省林业生态在林草植被固土防蚀功能、林草植被水源涵养功能、江河泥沙含量变化等方面取得了“5大突破”,这表明我省实现了生态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第一大突破,是四川林草植被固土防蚀功能有

    [阅读全文]

  • 建设部:2010年我国将有50%人口居住在城镇

    [内容预览]

    | 2006-11-6 7:40:19
    建设部官员日前否认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过快,并表示新的城市规划不能“嫌贫爱富”。3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2006国际城市化论坛”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据估算,到2010年,中国将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中,中国将正式迈入城镇化国家,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60%左右,快速增长过程还将持续30年左右。仇保兴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否认中国城镇化速度过快。他表示,速度不是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关

    [阅读全文]

4426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