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围栏封育恢复草原植被纪实

自然复壮人退沙退
Eedu.org.cn 作者:邹静昭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27

 
 

  围栏封育后,巴音胡舒嘎查4万亩草原重现“天苍苍,野茫茫”的美景。                                                                           资料图片

     中国环境报记者 邹静昭
  2010年4月,风沙最大的季节,记者驱车前往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
  路上,想起一位同行2002年前往浑善达克沙地写下的采访笔记。
  他这样写道:“越往东行,风力越大,沙石打在车窗玻璃上,发出一阵阵沙沙声,一股股的狂风把汽车吹得横向飘移,非常可怕。我们的车速不断降下来,从120公里降到20公里,能见度从500米降到10米。后来我们到达时得知,这是今年这里的第四次沙尘暴,连续刮了48小时,瞬间风力达到11级。”
  8年后的今天,经过将草场围封禁牧、让其自然复壮,对牧民实行生态移民,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努力之后,浑善达克沙地变成了什么样呢?
  终于到达正蓝旗地界,透过车窗向外望去,4月的草原还没有返青,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密密匝匝的干草,还有散布在草原上成片的黄柳条、沙棘。眼前的一切让人很难相信,这里的草原曾经退化成一片沙漠,成为北京沙尘暴的策源地之一。
  水草丰美的“塞外江南”变成寸草不生的沙漠,“刮到北京的每10粒沙子中,就有3~4粒来自这里”
  浑善达克沙地地处北京正北180公里,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地。历史上,浑善达克沙地水草丰美、风光秀丽,有“塞外江南”的美誉。20世纪80年代以后,浑善达克沙地发生了严重的沙漠化。
  “那情景真是惨不忍睹,满眼的黄沙,地面上剩下的只有可怜的一点灌木。饥饿的牲口连树皮也不放过,山羊都上了树。”回忆起10年前第一次来到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嘎查为蒙语,译为行政村)所看到的情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蒋高明记忆犹新。
  巴音胡舒嘎查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的腹地,共有12万亩草原,祖辈生活在巴音胡舒嘎查的那松乌日图告诉记者,草原沙漠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那时,巴音胡舒嘎查的草原分户承包给牧民,之后牲畜数量成倍增长。2000年前后,巴音胡舒嘎查的牲畜数量从6000头增加到10100头。
  “当时,有的牧民还养殖骆驼,骆驼啃食草原上仅存的榆树枝条。沙地榆是浑善达克沙地的加强卫士,沙地榆一旦消失,就意味着沙尘暴向北京进攻突破了最后的防线。”蒋高明告诉记者。
  由于过度放牧,2000年,巴音胡舒嘎查12万亩草原严重沙化,80%变成了半裸地、裸地、甚至流动沙丘。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原本活跃在草原上的动物渐渐销声匿迹。青草竟然成了草原上最稀缺的物资,为了不让牲畜饿死,牧民每年不得不花上一两万元到100公里外的地方买草。
  草原沙化并非只在巴音胡舒嘎查发生,气象部门的监测评估报告显示,最严重时,浑善达克沙地中沙漠化土地达到3.05万平方公里,其中亟待治理的流动半流动沙地为7120平方公里。有专家称,“刮到北京的每10粒沙子中,就有3~4粒来自这里。”过度放牧,最终导致水草丰美的“塞外江南”变成寸草不生的沙漠,直接危及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自然的力量远比任何科学家的力量都要强大,敬畏自然,释放自然力,是唯一的出路
  为寻找浑善达克沙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途径,2000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驻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展开治沙试验。
  研究人员最初按传统方式,采取了人工造林的做法。但是,由于浑善达克沙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并不适宜树木生长,投资几十万元种植的柳树、榆树全都枯死了,变成了牧民的柴火;飞机播撒的种子有的被大风刮走,有的由于没有竞争过本地物种最终没有成活。
  造林失败的那段时间,研究人员住在牧民家中,每天都要去草原踏查,设想着各种办法。
  一次踏查让事情发生了转机,蒋高明在当地一位牧民的引导下意外发现,在一处原本已经沙化的无人管理区,有新的草丛自然生长出来。
  “其实许多地方并没有退化,种子还在,基因还在,只要来场雨水,只要你不再剥它的皮抽它的筋,大自然就有能力复壮自己。”蒋高明和同事们认为。
  2001年,蒋高明和同事们正式提出了“自然力恢复”的理论,开始了“无为而治”,依靠自然力量复壮草原的尝试。
  具体做法是:将巴音胡舒嘎查4万亩严重沙化的草原围封禁牧,令其自然修复;适当辅以人工干预,例如在风口处插上柳条,在流沙严重地带,用沙障将沙固住;组织专人每天骑马巡逻,防止牲畜进入。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简单而有效:
  一年后,恢复好的区域,草原滩地草丛长到80~140厘米。
  两年后,草原植被总盖度到达60%,与当地未封育的草场相比,沙丘低地的群落生物量提高9倍。
  三年后,牧民由每户每年买两万斤干草,到每户分到7万斤干草,从此牧草出现了富余。
  如今,巴音胡舒嘎查4万亩草原重现当年“天苍苍,野茫茫”的美景,野兔、狐狸、大雁、灰鹤、狼等野生动物渐次回到这片久违的土地上。
  “现在草原生态已经恢复到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看着眼前的草场,正蓝旗林业工作站站长苏海林对记者说。
  “过去我们一说治沙就想到造林,实践证明,治理沙地,只能因地制宜,在已经完全退化,没有种子或种苗的沙漠适宜飞播造林,在依然存在大量种子、根、幼苗等繁殖体的退化沙地,则不如实行禁牧,让沙地自然恢复长草。”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李永庚告诉记者。
  简单而有效的生态试验让研究人员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的力量远比任何科学家的力量都要强大。种树不如保树,种草不如保草。在生态恢复上,撤下“人定胜天”的旗子,敬畏自然,释放自然力,是唯一的出路。


  在小范围的人工高效地上种植饲料,使大面积的天然草原获得喘息的机会
  “草原围起来,牲畜怎么办?”在最初实行围栏封育时,牲畜饲料的来源成为牧民最为担心的问题。
  在决定围栏封育草原的同时,中科院的研究人员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与围栏封育草原同步,研究人员在巴音胡舒嘎查选择了1000多亩地,种下了高产英红玉米。
  为了打消牧民的顾虑,巴音胡舒嘎查书记那松乌日图和嘎查长特木尔带着几名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他们告诉牧民,草场围栏封育后,虽然牲畜不能进入,但是人可以进去打草。英红玉米的生长期只有3个月,平均亩产可达3000~5000公斤(鲜重)。算下来,地里产出的玉米、秸秆不仅可以满足嘎查牲畜的越冬“口粮”,吃不完的还可以制作成青储饲料,解决牲畜春季喂养问题。
  随着草原植被的迅速恢复和英红玉米的稳定高产,第二年,牧民家里的草料就实现了自给自足,牧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种植高产英红玉米是研究人员结合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牧民游牧的实践想出的办法:在已经严重退化的草原实行禁耕、禁牧,让其自然恢复,而牧民饲养牲畜所需要的饲料则在小范围的人工高效地上进行生产,从而使大面积的天然草原获得喘息、自然修复的机会。
  研究人员把这个办法称为“以地养地”模式,又称“十分之一递减”模式,具体含义是:种植1亩人工饲草料地,可使50~100亩退化沙地草原得到恢复。


  沙子一夜之间就上了房,草原向牧民发出逐客令,牧民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草原上的牧民很早就形成了在“冬营盘”和“夏营盘”游牧的生活方式。“冬营盘”即冬季牧场,一般位于气候较温暖、水草丰美的平地;“夏营盘”即夏季牧场,一般位于气候较凉爽的山坡。牧民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游牧于草原之上,“逐水草而居”。一旦牲畜的保有量超过草原的承载量,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就会造成对草原的破坏。
  由于牛羊的过度啃食,正蓝旗上都镇巴音乌拉嘎查的14万亩草原也出现了退化,局部地区甚至沙漠化。在巴音胡舒嘎查的示范带动下,巴音乌拉嘎查于2002年也对所辖3.5万亩沙漠化严重的草原进行了围栏封育。
  仅仅围栏封育是不够的,要想最大程度减轻牧民放牧活动对草场的压力,就必须实行生态移民。然而,想让牧民搬迁出他们世代生长的草原并不简单。在动员牧民搬迁时,巴音胡舒嘎查和巴音乌拉嘎查都有部分牧民反对。

  “如果不是沙子一夜之间上了房,刘建珍说什么也不会搬出来。”回想起当年让牧民搬迁的情景,时任上都镇镇长、现任正蓝旗环保局局长的那仁朝克图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

  刘建珍是反对搬迁的牧民之一,尽管镇里的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刘建珍还是不愿意搬迁。
  一天夜里,草原上刮起七八级的大风,一夜之间,流动的沙丘就埋住了刘建珍家的半边房子,房屋被压得“咔、咔”作响,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这是草原向牧民发出的逐客令。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刘建珍一家当天就搬出了草原。眼看着草原生态一天天恶化,风沙也越来越大,持反对意见的牧民也都无奈地相继搬出草原。
  为了让牧民“搬得出、稳得住”,就必须解决牧民最为担心的住房问题和牛奶销路问题。正蓝旗为迁出的牧民建起了新居、修建了砂石路,让牧民结束了游牧生活,实现了定居。
  2008年,正蓝旗将巴音胡舒嘎查、巴音乌拉嘎查、伊和塔拉嘎查列入全旗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示范点,对牧民的住房再度进行了整体搬迁改造,为牧民建起了高标准、高起点、生产区和生活区分离的奶牛小区。
  新建奶牛小区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牧民家的大土炕变成了“席梦思”,家家都有卫生间,平均两口人可享受80平方米的住房。
  在此基础上,正蓝旗政府和伊利等企业合作,在奶牛小区建起了现代化的挤奶站。以前牧民家的牛奶要跑到几十公里外的镇里去卖,卖不掉经常发酸,只好做成奶豆腐。如今,牧民不出村就能够卖奶了。
  为避免牛羊到处啃食牧草,正蓝旗政府出资为牧民建起了圈舍,鼓励牧民将牲畜集中圈养,并调整牲畜的品种,大幅减少经济效益低的本地土种牛数量,增加经济效益高的高产奶牛数量,在保障牧民收入的同时,减少牲畜对草原的啃食和践踏。
  拿巴音胡舒嘎查来说,牛羊的数量,已从2000年前后的1.01万头,锐减到现在的4000头左右,大大减轻了草场的压力。而牧民的人均收入则由10年前的2500元增加到现在的5000元。
  当初极力反对搬迁的牧民刘建珍告诉记者,近几年他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不仅买了辆吉普车作为私家车,还购买了一辆专门运送草料和牛奶的拉货车。


  草原养鸡,牧民、植被、企业、消费者多方获益,搬出来的牧民是否“稳得住、富起来”,直接关系草原生态
  芦花鸡、莱芜黑、乌骨鸡……牧民苏亚拉图的家里养了6个品种5000只鸡。这些鸡的待遇不一般,牛羊不能出入草原,这些鸡却可以。
  吃着昆虫、草籽,喝着草原上没有污染的清水,再加上光照充足、温度适宜,这些在草原上的散养鸡个个身强体壮,有的可以飞到3米高,因此,这些鸡有个响亮的名字叫“草原飞鸡”。春节前夕,在北京、深圳等大城市,这些“草原飞鸡”可以卖上98元一只的好价钱。
  在正蓝旗,像苏亚拉图这样的养鸡专业户共有6户,养鸡总数达到5万只。这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配合治沙试验所采取的另一项措施。2008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启动“中国北方草地‘以禽代畜’生态经济示范工程”,研究人员在正蓝旗引导牧民养鸡,增加经济收入。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中科院联合深圳的一家企业,每年四五月,免费向牧民提供半成鸡,并免费为牧民建起鸡舍,牧民散养三四个月后,中科院以每只鸡5元钱的价格回收。苏亚拉图家去年养了5000只鸡,除去被野生动物叼走、吃掉的鸡,收入还将近两万元。“养鸡比养牛羊划算!”是养鸡专业户的一致反映。
  李永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一项牧民、植被、养殖企业、消费者多方获益的举措,牧民普遍拥有大面积草原,空间大,可以给禽类提供自由活动的地盘;相对于四条腿的牛羊,两条腿的鸡对草原的破坏力几乎没有,鸡进入草场排出的粪便,还可以向草场提供肥料。养鸡的周期只有三四个月时间,没有对土壤扰动,这样不会引起沙尘暴等生态灾难;养殖企业免去了养鸡的环节;消费者吃到了优质的鸡肉和鸡蛋。
  事实上,搬出来的牧民是否“稳得住、富起来”,和草原生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定居下来,富裕起来的牧民不愿意、也没有必要去破坏历时10年生态才得以恢复的大草原。
  近年来,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巴音乌拉嘎查、伊和塔拉嘎查的牧民深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草原生态好转,牧民家里又有了富裕的牧草;告别了12伏的风力直流电,牧民家里通上了交流电;嘎查的沙窝路变成了硬化路,牧民喝上了安全的饮用水,住上高标准的奶牛小区,牧民的养殖结构也发生着变化,高产奶牛、“草原飞鸡”正在进入寻常牧民家。
  但是,通过围栏封育、生态移民实现“人退沙退”的草原只是浑善达克沙地的“冰山一角”。气象部门2009年公布的生态监测评估报告显示,浑善达克沙地流动、半流动沙丘还有4053平方公里亟待治理,要想恢复浑善达克沙地“塞外江南”的秀丽风光尚待时日。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xiexiaoling

    >> 相关资讯:


    没有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