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废墟上的红飘带

——记青海玉树震区的藏族青年志愿者
Eedu.org.cn 作者:王玉山 白瑞雪 …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18

  新华网青海玉树4月18日电(记者王玉山、白瑞雪、王经国)无论是在残垣断壁的废墟上,还是在人流涌动的灾民安置点,在震后的玉树,随处都有胸前系着红布条的志愿者的身影。

  这支以藏族青年为主体的灾区青年志愿者队伍,匆匆奔跑在家乡熟悉的街道上,搜救群众,抬送伤员;紧张忙碌地活动在灾民安置点内,搬运物资、发放食品……他们胸前那随风飘动的红飘带,仿佛一股温暖力量,抚慰着这片伤痕累累的高原大地。

  家住结古镇的23岁藏族青年尼玛扎西在江西省吉安市的一家医院上班。4月14日早上9点多得知家乡地震后,他赶紧给家里打电话,没有人接!

  坐火车,换汽车,换出租车……尼玛扎西整整走了3天3夜,17日早上6点才回到结古镇。在他回乡的背囊里,感冒药、纱布等药品塞得满满当当——作为一名医生,尼玛扎西知道,哭泣的家乡现在最需要什么。

  尼玛扎西没有回家,直接跑到玉树州体育场当上了志愿者——半道上,他已接到亲戚的电话,得知家里的房子全塌了,但父母并没有受伤。

  家里需要自己,但家乡更需要自己,尼玛扎西立即在自己的岗位上忙开了。

  尼玛扎西不是第一次想当志愿者。两年前汶川地震时,尼玛扎西就曾想去汶川当志愿者,但没有报上名。

  和尼玛扎西一样住在结古镇的28岁青年扎西,是玉树州团委的工作人员,也是这支青年志愿者队伍的队长。

  “地震当天下午1点多钟,在州团委的领导下,青年志愿者队伍成立,很快就召集了30多人,合力从废墟里救出2个人。”扎西说,整整一天,大家没有喝一口水吃一口饭,心里头只有救人,能多救一个人就多救一个。

  地震发生时,22岁的藏族女青年江巴和家人正在刚刚建好的新房中讨论如何装修。幸运的是,房子的两个横梁支在地上,为全家人撑起了一片平安的天空。

  政府、解放军和武警纷纷赶来营救,悲痛的江巴看了看已成一堆废墟的新房,加入了营救者的队伍,担负起了翻译的角色——许多外地赶来的救援队伍,非常需要翻译来协助他们与当地藏族群众沟通。

  16岁的拉巴朋措是玉树县第二民族中学的一名高一学生。地震发生后,这个大家族两层楼的房子全部倒塌,十几位亲戚遇难。拉巴朋措最亲的奶奶也骨折了。

  4月17日,眼看着在救援队伍的帮助下,家人都已安顿好,家门口搭起了政府发放的帐篷。拉巴朋措就想着出来帮些忙。

  “现在许多人都需要帮助,我虽然做不了大事,小事情还是可以干干的。”在拉巴朋措的带动下,5个同班同学和他一起报了名,戴上了红飘带。

  地震使得拉巴朋措所在中学教师宿舍全部坍塌,几位老师被压在了下面。4月17日,几支部队赶去学校救人,拉巴朋措和十几个志愿者也跟了过去。

  没有工具,他们就用手挖,配合部队把砖块往外送。砖块很重,他们就几个人一起往外抬。拉巴朋措的个子不高,平时力气也不大,但这时候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青年志愿者主要分成3个组,分别去挖掘被埋人员、用担架抬伤员、发放物资和担任翻译。”扎西说。

  尼玛扎西受领的第一项任务是把一批药品从玉树州药品公司送到灾民手中。4月的玉树,中午阳光特别强烈,搬着沉重的药箱,尼玛扎西和志愿者们个个满头大汗,嘴唇干裂,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来休息……这一忙,就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钟。

  18日一大早,尼玛扎西又带着10位志愿者到格萨尔王广场清理垃圾。

  “如果今天晚上不忙的话,准备到家附近去找找父母。”直到现在,尼玛扎西还没有回家看一眼,没有见父母一面。

  地震后,尽管玉树的通信基本畅通,但仍有许多人,散失在满目疮痍的城市中。

  青年志愿者在安置点专门设立了一块大大的黑板,当作寻亲信息栏,为那些寻找失散亲人的人们提供方便。

  藏族青年更求地震后没有音讯,父亲从四川省德格县连夜赶来,在黑板上写下儿子的名字,并留下手机号。

  一个藏族妇女把失踪儿子的证件照片贴在黑板上。红底的证件照片上,小男孩笑容灿烂。

  家住结古镇赛马场的达杰受伤后,被转运到四川医院。醒来后,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6个孩子的达杰,委托玉树县妇联的同志在信息栏上写下寻人启事。

  ……

  青年志愿者一天接一天地忙碌着,他们胸前醒目的红飘带,不断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藏族青年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

  4月18日,记者在玉树州体育场青年志愿者的报名登记表上看到,从早上8点到下午3点,报名表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开周永措”“桑求”“代吉永措”等70多个名字。

  “这些志愿者一般都是20来岁的年轻人,他们中80%是藏族,每个人家里都受了灾。”扎西说,仅在州体育场就有400多位藏族志愿者,在格萨尔王广场、赛马场等灾民安置点还有许多。

  “作为一名志愿者,哪里有难,就应该在哪里,因为我们共有一个家。”正在格萨尔王广场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打扫卫生的尼玛扎西说,现在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我们会坚持下去,尽自己的力量多帮助一些受灾的同胞。

  尼玛扎西的身旁,站着一列高矮不齐的志愿者:16岁的拉巴江才、15岁的江措扎西、13岁的马小茜……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