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正文

深海微生物生机盎然 海洋碳循环模式有待解开

Eedu.org.cn 作者:常旭旻    资讯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3-25

路透社近日报道,据科学家最新发现,在世界最大海沟、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00米(约36000英尺)之深的海底,即使压力巨大、毫无光照,但生活在这里的微生物显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西太平洋,深达6000米,此前鲜为人知,以古希腊神话中的冥王哈德斯之名来命名。在这里,死去的海水植物与鱼类残骸成为各种微生物的食物来源。

科学家们认为,在如此深的海底还生存着如此多的生命物,说明作为生命体生长所必须的二氧化碳可以最终被深埋入海底,从而减缓气候变化。

这个来自丹麦的研究团队利用机器人在深海取样,他们在分析了样本之后发现,在6000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处,以海洋动植物残骸为食的细菌以及其它微生物数量是过去的两倍。

来自丹麦、苏格兰、格陵兰岛、德国、日本的诸多研究机构参与了此项研究,南丹麦大学的罗尼?格鲁德(Ronnie Glud)是该研究的负责人,他表示:“在这种深海还有如此多的细菌生命活动,这太令人惊讶了。”

此次发现支持了此前的一个理论,即死亡的海洋植物和鱼类会下落至海洋深处,形成一个对于微生物来说的“热点区域”。此外,地震等地质活动也会通过岩浆流动将残骸带至海洋底部。

根据目前所知,全球海洋只有2%的部分超过了6000米深。直到现在,科学家们仍对生物能够在如此深的海洋中存活持怀疑态度,因为这里的海水温度只略高于零度,而且极度缺乏食物。

马里亚纳海沟比美国大峡谷要长五倍,其深度超过了高达8848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此外,海沟底部的水压也达到了每平方英尺16000磅(约每平方厘米1125公斤)左右,这差不多相当于一头大象站在了一双高跟鞋里的重量。

此前在马里亚纳海沟底部也发现过生命体,但人们对其生存状态却所知不多,科学家投放的摄像头还在海沟底部发现了少量类似甲壳虫的小虾。

格鲁德认为,在深渊般的海底储存的二氧化碳很可能比我们之前了解的要多得多。”他还表示,对于海洋循环回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方式,人们还未完全了解。

该研究还发现,海洋表面的生命体在死亡之后,只有1%或2%的数量会沉落到3700米以下的深海海底,绝大多数这样的食物来源都会在沉落之前被其他生物获取,或者被带到了地表。

科学家们还研究了这些生活在略高于零度环境下的微生物的基因组成。这些微生物能够在如此深处存活,说明他们体内含有的酶或许可以应用到高压环境中的工业生产当中,例如工业发酵以及油气工业。(常旭旻编译)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