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动物稀少之谜获解
意大利曼切科技大学的罗伯特•丹瓦罗和他的研究团队收集了世界各地的几十份沉淀物样本。结果发现,每份沉积物顶部的几厘米处都包含大量病毒,平均每克沉淀物包含多达10亿个病毒,相当于在海底每平方米包含8万亿个病毒。而且无论这些沉积物样本是来自于相对浅(距离海面仅几百米)的大陆架还是距海面6000米的深渊,结论都是如此。沉积物上的病毒传染了处于食物链中最低级的原核生物。
通常,较大的生命机体吃掉原核生物来吸收营养物和碳,但是当原核生物被病毒传染时,情况就不同了。病毒破开原核生物,将其中的碳和营养融入水中。这就是人们所知的“病毒分流”,营养被分流到食物链上没有被感染的细菌处保留下来,致使这些细菌产生更多的细菌,“款待”更多的病毒。丹瓦罗发现,样本来源的地方越深,病毒越活跃。
这项新研究在所有的样本中发现,沉积物中的原核生物越多,存在的病毒就越多,研究团队因此得出结论说,病毒和原核生物相互喂养,而更大的生物体必须寻求其他能量来源,因此,它们避开了海底。
海洋滤过性微生物学之父、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杰德•福尔曼说,丹瓦罗的研究对于理解碳和营养物质怎样在海洋中循环相当重要,病毒活动直接影响了海底大部分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专家呼吁要减少个人碳排放量 英科学家构思“鬼船” 向天喷水减全球暖化 南极气候反常暴风雨骤增 万只小企鹅被冻死 北极熊生存受威胁 美将其列为濒临灭绝动物 全球暖化导致众多景点濒危 “末日旅游”趋火爆 控制全球暖化花费几何? 不能不救这个地球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