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正文

英报公布未来可能毁灭地球生物四大灾难

Eedu.org.cn 作者:刘妍    资讯来源:新浪科技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24


3、新的冰川期寒流

   3、新的冰川期寒流 

  每隔10万年,我们的地球都要经历一次冰川期。大约在6.5亿年前,地球呈现完全冷冻状态,表面温度骤然跌落,整个地球覆盖在3000多米厚的冰层之下。这一冰冻期持续了大约2500万年之久。科学家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大气层中缺少二氧化碳。如果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地球就会变得酷热;反之,如果二氧化碳含量太低,地球就会进入冰川期。如今,地球上的动植物在控制着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但是在6.5亿年前,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只有海洋中的单细胞微生物,而且它们还需要从大气层中攫取二氧化碳。

  冰川还可能会引起另一种连锁灾难。美国的科幻电影《后天》,讲述的是全球温室效应改变了海洋暖流的运动,从而使得地球在几周时间内进入到了冰川期。冰可以反射85%的太阳光,而海面对阳光的反射率不足10%。冰川越多,暴露于阳光之下的海面也就越少,那么地球吸收的阳光能量就越少,气温就会越来越低。一旦地球被冷冻,单细胞微生物就会死亡或退化。这样,只有发生一系列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几十甚至上百亿吨炽热的火山熔岩才有能溶化厚厚的冰川。

  在5.7亿到6.8亿年前的先寒武纪里,地球经历了第一纪冰川期。那次冰川大规模覆盖了澳洲、欧洲、美洲和亚洲部分地区;在4.1亿到4.7亿年前,地球遭遇第二纪冰川期。此次冰川覆盖了非洲、南美洲、欧洲、北美洲北部地区;地球经历的第三纪冰川期是在2.3亿到3.2亿年前,冰川覆盖面积扩大至整个南半球;著名的第四纪冰川期是从250万年前开始并一直持续至今,我们现在就生活在第四纪冰川期里。

  在漫长的历史中,地球曾历经三次温度持续下降的时期,地理学家将之称为“冰河期”,其中前寒武纪与古生代的冰河期持续了几千万年,新生代的冰河期则持续了两百万年。 关于冰河期的成因学界至今仍无一定论,部份学者认为,可能和地球自转时,地轴周期性倾斜角度的改变,导致阳光照射量减少有关。冰河期的发生,至今仍是自然科学的一个谜。虽然科学家已相当肯定地球的绕日轨道和自转轴的变化,与冰河期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但这些变化并不会改变太阳的入射能量,只改变了入射阳光的分布,却能引起地球上气候极大的变化,这令科学家们感到十分困惑。
 


4、超级火山喷发
   4、超级火山喷发 

  科学家们推测,下一次最有可能爆发超级火山的地点应该是美国怀俄明州的黄石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所处的地壳之下,蕴藏着一个超大火山熔岩库,大约离地面8公里深。熔岩区长约50公里,宽约25公里,相当于伦敦城面积的500倍。自2004年,黄石火山口每年都会上升8厘米左右,科学家们相信这是一种火山即将爆发的迹象。虽然黄石超级火山已经至少7万年没有爆发过,但它仍然处于活跃期。大多数专家都相信,将来它必定会爆发。至于它的爆发程序到底如何,是中等还是更具灾难性,目前还无法预测。黄石火山最后一次大规模爆发发生于64万之前,而在过去200万年间也曾发生过数次与此规模相当的爆发。

  在7.5万年前,印尼托芭曾发生了一次规模相近的超级火山爆发事件。托芭火山爆发造成了地球上60%以上的生命死亡,火山喷发物比起64万前的黄石超级火山喷发物高出2倍。但可能再次爆发的黄石超级火山会导致更严重的灾难。它在220万年前的第一次爆发仍然是至今为止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来源:新浪科技 刘妍)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