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内动态 >> 正文

我国开发焦炉气制合成天然气关键技术获突破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7

  记者5日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获悉,由该院开发的“焦炉气甲烷化制合成天然气”技术成果已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这标志着我国焦炉气甲烷化制合成天然气关键技术已获重大突破,并具备工业化条件。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教授级高工陶鹏万介绍,该院2006年组织科技人员攻关,先后完成了该项目的小试、模试和每小时1000标准立方米焦炉气规模的中试,对焦炉气的净化-甲烷化-分离系统进行了集成与开发,申报了4项发明专利,其中“一种利用焦炉煤气制合成天然气的方法”已获授权。

  陶鹏万认为,该技术成果主要有四大创新点:催化剂同时具备完成甲烷化、脱氧和多碳烃转化三个功能;多级串联、气体循环、蒸汽回收等甲烷化工艺流程,合理移走甲烷化的反应热,同时实现充分合理利用;采用变温吸附新技术,有效除去焦炉气中的焦油、粉尘和萘,保护相关设备和防止催化剂中毒;实现焦炉气净化、甲烷化以及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成套技术的集成创新,在制合成天然气的同时还可得到99.99%的纯氢。

  据悉,该项目产业化后,可开辟焦炉气高效利用新途径,不仅能以“化”带“焦”,带动焦化和能源产业技术进步,还能解决焦炉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有关专家预测,一个年产100万吨的焦化装置附产的焦炉气甲烷后制合成天然气,可年产10304万标准立方米压缩天然气。我国每年若回收200亿立方米焦炉气,可得到70亿~80亿立方米压缩天然气,相当于520万~590万吨汽油。

  对于这项科研成果,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赵俊贵提出,若政府、企业、金融界共同努力,尽早实现该技术成果产业化,可以带动焦炭主生产地而天然气又十分紧缺的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焦化与能源行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同时充分合理利用工业排放气资源,既增加天然气供应,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