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我国低温冷害预报预警系统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中国保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17
面对频繁发生的低温雨雪冷冻等灾害,气象部门的有关专家和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如今,国家气候中心今年的重点项目之一“低温冷害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该系统的建成将填补我国低温冷害预报预警缺乏系统性业务平台的空白。
低温冷害频现 亟须建立系统迅速响应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气象灾害最严重和最频繁的国家之一,每年各种天气气候灾害及其衍生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低温冷害在内的天气气候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严重。如2008年1月出现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就曾经给交通、电力以及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和损失。
吴焕萍介绍说,目前,我国对低温冷害的预报预警业务尚未系统性全面开展,无法满足国家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决策需求,也无法满足农业、林业、水力、电力、交通等社会各行各业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开展低温冷害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就显得尤为迫切。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开展了以ENSO、季风、积雪、中高纬环流系统、极端事件等监测业务。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以月季年尺度的气候预测为主线,建立了以汛期气候预测为主要内容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在常规的温度降水预测的基础上,发展了冷空气、霜冻、台风等专项的预测。同时,现有的业务系统为新系统的开发和资料库建设也可以提供较好的软件基础。
“国家的需求,社会的需要,条件的成熟,所有这些都使我们亟须加强低温冷害方面的预测指标及预测方法的研发,完善低温冷害的监测和影响评估业务系统,建设完整的低温冷害预报预警业务服务系统。”
“四部分”相得益彰 研发应用有章可循
在谈到低温冷害预报预警系统的主要内容时,吴焕萍娓娓道来:“这一系统主要包括低温冷害及相关信息资料库子系统、低温冷害监测诊断分析子系统、低温冷害预报预警子系统和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子系统。我们的研发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我国低温冷害监测、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的业务基础支持能力。”
具体说来,低温冷害及相关信息资料库子系统主要是利用地面观测资料,根据低温冷害的判别技术标准确定低温冷害的发生;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作物的低温冷害特点,建立相应的低温冷害指标,客观划分冷空气活动强度等级和类型;收集整理历史低温冷害事件信息,提供用户检索历史上全国不同类型的低温冷害事件;建立低温冷害对农业、社会、经济等方面影响的数据库。
低温冷害监测诊断分析子系统主要实现对历史低温冷害(主要包括冷空气、低温连阴雨、东北低温等)过程的检索,实现低温冷害过程的实时监测,以及与低温冷害过程相关的大气环流系统和各种环流指标和指数的分析等功能。“该子系统作为实现低温冷害的实时监测、历史评估、成因分析等的业务工具,为相关月、季、年产品提供最方便快捷的支持和服务。”吴焕萍说。
低温冷害预报预警子系统主要采取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预报技术,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模式系统的输出结果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解释应用,建立降尺度模型;制作中国低温冷害有关的预报预警业务产品;根据实况结果对低温冷害预报预警产品进行检验评估等。而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子系统将要所生成的所有产品进行基于网站的共享发布,提供业务用快捷的访问方式。
“这四个子系统是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论证后才确立出来的,也是最能体现当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的。它们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我们抓住了低温冷害业务与研究的这些主要矛盾,就可以有的放矢地研究,投入应用以后也会有章可循。”吴焕萍说。
积极研究 首建系统低温冷害预报平台
“虽然我们截至目前也开展了雨雪、霜冻等不少低温冷害方面的研究,但是总体说来,还是略显零星,缺乏系统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上更是有待提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立项启动了低温冷害预报预警系统的研发进程。当低温冷害发生时,所有天气指征都可以在此找到对应点,我们可以据此最快时效地找到应对之策。”吴焕萍说。
吴焕萍举例说,该系统建成后,在低温冷害及相关信息资料库子系统中,可以形成低温冷害指标模块。那么,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各种类型低温冷害的发生特点,就可以建成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低温冷害指标体系,冷空气活动强度的等级和类型划分标准、冬季低温冷害指标和等级划分标准、东北夏季低温冷害指标和等级划分标准等就可以确立并形成相应的历史事件库,这无疑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应对大有裨益。
该系统预定两年时间完成,计划到今年年底投入应用。“目前研究进展十分顺利。预计到今年10月份寒潮天气来临时,系统就可以投入业务运行。”吴焕萍对超前完成任务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环保部制定标准拟规定空气质量须提前24小时预报 国防科工局: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将发射 地震学家称:预报地震研究工作已获重要进展 日本地震监控网:未能够实现提前两分钟预报 北京降雨预报准确率平均76.8% 巴西将逐日预报臭氧层污染情况 罕见雪灾,气象部门是如何预报的 环保更需要“预报”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