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中国行宣传科学防灾减灾
本报讯(记者游雪晴)7月8日以来,我国四川盆地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持续暴雨或大暴雨。近期,高温、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频发,气象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如何引导人们正确掌握防灾减灾知识,科学避灾成为当务之急。7月10日,“2010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在四川成都启动,来自9所高校的2000多名志愿者、气象专家组成的200多个防灾减灾宣传队陆续奔赴中国各地农村、中小学校、厂矿企业、公共场所等,开展为期1个月的气象科普宣传,向民众普及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防御知识。
本次活动由中国气象局联合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协会共同主办,主题为“气象灾害,气候变化,我们共同应对”。活动得到了北京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有气象及相关专业高校的积极响应,成为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史上参与人数最多、活动地域最广、规模最大、最专业的志愿者宣传活动。
在都江堰市天马镇,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志愿科普宣传队,刚刚在镇中心摆好宣传展板,就聚拢不少人,有的索要宣传材料,有的询问防灾知识。在这个雷电多发区,如何防雷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禹王村九组村民邱云开非常急切地打听,在哪里可以买到避雷针。因为他们村子刚刚有一家人的房子被雷击中了,家具都被打坏了。正在雷电防护专业攻读的大学生们仔细向大家讲解了防雷的相关知识,并告之了四川省防雷中心的联系方式,以便村民具体联系防雷设备的安装。
在成都市莲花社区幼儿园,几名大学生志愿者扮成“喜羊羊”等卡通人物表演情景剧,与小朋友们做游戏,通过互动告诉孩子们在户外遇到闪电、雷雨应该如何处理,并自创“防雷口诀”带领孩子们朗读——“打雷时候要注意,不能躲在大树下;害怕时候不要慌,千万不能打电话;抱着身子先蹲下,打雷过后再回家……”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赵力宏是这个志愿科普宣传队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气象防灾减灾,关键是要让普通百姓掌握科普知识,这样才可以在灾害来临时有效地自我防护,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这个活动我已经坚持了3年,通过做志愿者,用自己的所学服务社会,我觉得很有意义,今后还将继续下去。”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李慧表示:“我们要通过此次活动,推动学校、政府、企业携手,全民参与,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新局面的形成。”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江西:25万余名大中专学生下乡参加社会实践 志愿者亲历电子垃圾环保处理 中大学子争当海洋卫士 “蓝丝带”联手深圳志愿者做环保调查 海南志愿者“2小时清洁最美海岸线” 绿色长征志愿者送教庆六一 当代大学生 从“鸟巢一代”到“海宝一代” “志愿者绿色接力送”今天启动 绿色长征志愿者赴打工子弟学校宣传环保 “低碳,让生活更美好”中英志愿者在行动 志愿者在行动 江西理工大学志愿者将服务“签”进社区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