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下农村 宣传低碳减排帮农户增收
7月11日,学校放假后的第二天。刚刚经历了“5·6”特大暴风雨灾害的重庆垫江县,活跃着一支来自重庆工商大学的社会实践队伍。红色激情的小帽,实践队队旗上鲜红的字样凸显着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回家,反哺。
曾连续多年获得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暑假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的重庆工商大学 ,在总结历年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避免社会实践形式化、过场化,提出了 “反哺实践”的思考。
“我们不是回家来走形式的,真的愿意用所学的知识,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与当地团委的对接座谈会上,垫江籍学子周密这样讲到。“我们这次是可真是‘衣锦还乡’,因为不仅我们自己回来了,我们还带回了三位教授、四位博士。我们做不到的,专家可以帮我们。”来自垫江县长龙乡的实践队成员、全国道德模范、重庆“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徐茂的这句话,赢得了座谈会上的阵阵掌声。
这群从垫江走出去的大学生,在教授和博士老师的指导下,分成了四个项目组,结合专业特色,围绕垫江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这个主题,对重庆市委三届七次 全委会提出的“十件民生大事”做了深刻的宣讲。
垫江县太平镇是重庆最大的牡丹花产地,已经连续举办以牡丹观赏为主题的旅游节十余年,当地村民除有牡丹花开期的部分旅游收入外,数以吨计的花瓣从未回收利用,只能作为自然腐化的植物肥料,虽有人也曾提出可否食用提升其附加值 ,但无奈技术实力所限,只能望花兴叹。“回家反哺”实践队的小组成员在重庆 工商大学绿色食品研究所所长唐春红教授的带领下,对当地牡丹花瓣的食用可行性和预期经济价值展开了持续的采样和研究,据项目组初步研究结果,通过以牡丹花瓣为主材的花卉菜品开发和口感调适,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预期可直接为每位花农增收近百元。另一个实践小组在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朱建飞博士的带领下,对垫江城区企业环境容量、节能减排进行调研,最后形成科学的调研报告反馈给相关企业,为企业的节能减排和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这群娃娃虽然没帮我们插秧收谷,但让我们了解到了党和政府让我们农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决心。听他们说,市委最近又提出‘十件民生大事’。你说,以后的生活是不是更安逸嘛?”桂溪镇春花村村民杨永明听完实践队员对重庆市委“十件民生大事”的宣讲后,笑呵呵地对一旁的老伴说到。
“参与本次社会实践的成员绝大多数都是从垫江走出去的,他们对自己的家乡不 仅有很深的感情,而且对当地的三农情况都很了解,是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前期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对于从一个农业大县走出去的大学生而言,能带着学校的教授、博士和来自其他地方的同学,到自己家乡做活动、做服务,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做出一些理论结合实际的探索,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问题,对他们而言,是第一课堂不可或缺的补充,我们认为,这也是活动强调‘反哺’的真正内涵所在。”重庆工商大学校团委副书记邹奇这样评价本次社会实践的模式。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