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大学里的“生态美”
生态,自然而然的生存状态和态度。伴随着文明的步伐,人类急功近利的生存哲学却逐步破坏和改变着它。于是,作为未来建设者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被赋予了普及和践行生态及环保观念的重任。10月23日,记者走进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与学生环保志愿者一起,“沐科技之风,关生命之美”,共同体验了大学里的生态美。
以“周”为单位的宣教
23日,“心叶”设计大赛开始。2011级经济基地班的杨少华将带来的绿豆用胶水小心翼翼地粘在硬卡纸上,用嘴吹一吹,用手压一压,不一会儿,一个用绿豆拼成的中国地图成型了。同时,大螃蟹、雪地里的守望者等等的艺术品都被同伴用绿豆、树叶、沙子拼了出来。而闪客、小白鼠标本实验、生物模型制作、血型鉴定、手绘衬衫、网上知识竞赛、图片展、标本展、校园寻宝、影片播放等环保活动,也相继在“甘肃省大学生暨兰州大学第26届生物科技周”上一一亮相。
24日上午,志愿者陈雨恬和学长们在视野广场上摆了一个桌子,准备开始血型鉴定。他用一次性采血针在无名指上扎出了一滴血,用毛细管吸了之后,分别给载玻片上的单克隆抗体A液和B液滴了一点,10秒钟后,A液中出现了沉淀物,B液处于融化状态,“你的血型是A型。”小陈满怀信心地说道。
“虽然我是艺术生,但生物周丰富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激发了我对生命的关注与热爱,也给我提供了了解生物知识、感受生命之美的平台。”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王禹捷说。
以“叶”为媒介的传递
23日下午,榆中突遇降温,但以达尔文协会为班底的环保志愿者热情不减,他们以“自然野趣,一叶传情”的叶拓贺卡DIY活动传递着自己“亲近自然,感悟生命之美”的生态意识。
当日的活动有300多人报名参加。由协会志愿者作引导,同学们挑选了自己中意的叶片作为叶拓的模板,选择一种或几种颜料均匀地涂在叶片背面,然后印在制片上。待揭开叶片后,一个个印有清晰脉络的图形闪现在眼前。随后,参与者在贺卡上为友人写上了自己对生态保护的建议或心里话,志愿者一一为其标记。根据提供的友人姓名、宿舍号、联系方式,在活动结束时志愿者开始邮寄“叶片”。
以“行”为宗旨的实践
24日晚6时,在唱完队歌后,200多名绿队队员安静地坐下来,准备观看绿队暑期项目视频,而大家对在青海开展的普氏原羚项目最为期待。
据了解,在绿队普氏原羚项目的积极倡导下,普氏原羚已从2002年项目启动时的600只增加到如今的1000多只,而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也将普氏原羚作为了车赛的永久吉祥物。
以“研”为指导的探究
24日下午,2009级生物学基地班的王加军走进生物实验室,准备继续探究自己申请的“用植物分子学和生理学手段揭示BAK1和BKK1介导的细胞死亡的机质”的课题。
培养皿里的拟南芥(培养周期短、个头小、基因组不多,已经完成了基因测序。正常的拟南芥高度达40厘米,茎杆直径1―2毫米,叶子长约1厘米,外形神似油菜花)已经突变(大小如豆芽,不久后将会枯死)。王加军采集了一片0.2克的叶片,开始研磨,然后将电导率仪上的小管插到研磨液里,不一会儿,仪器像电子表一样显示出了数字。王加军说,从数字可以看出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出现了异常,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测,就可以查出哪一个序列出现了异常,以及基因的序列、位置和大小,最后将彻底检测出导致拟南芥致死的基因。
据了解,在兰大每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参与者中,像王加军一样进行生物理论研究的最少有10个团队,而今年更是吸引了30个团队近100人参与。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