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活动信息 >> 公益之窗 >> 正文

保护草原文化迫在眉睫 我们责无旁贷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深圳特区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28

  人们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导致传统的草原文化和游牧方式迅速衰弱,而城市化和国土开发又使草原面积日益缩小,面临新的破坏危险。今天,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与会专家纷纷呼吁,关心和参与保护草原文化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

  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 等院校的300余名国内知名学者对草原生态学、哲学、经济学、考古学、文学艺术研究等进行了广泛研讨,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阐释了草原文化在中国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和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和作用。大家认为,草原文化是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文化的传承在整个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保护草原文化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家认为,保护草原文化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立法保护,国家应以立法的形式对游牧民族的各种戏剧、舞蹈、工艺和体育活动等加以保护,在财政上予以支持;二是开发保护,通过开发草原旅游,使传统的草原文化恢复活力,使草原上的各族人民重新认识本民族文化;三是创新保护,通过文化创新提升传统的草原文化质量,创造性地使之转为现代型,使之成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高一级文明。

  来自北京、内蒙古和蒙古国的演员在论坛上用极具震撼力的蒙古长调、呼麦、口弦、胡笳、马头琴和原生态舞蹈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精粹,突出了草原蒙古族人民的民族个性和顽强的生命力。论坛上还成立了“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作为一项公募型基金,它将联系海内外关心草原文化发展的各方人士,以各种形式资助草原文化公益事业,推动草原文化创新,促进草原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