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低碳经济: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

Eedu.org.cn 作者:崔大鹏    资讯来源:生命世界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28
低碳经济: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
低碳经济: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21世纪,攸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而低碳经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新的解决方案。低碳经济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如果说循环经济使可持续发展进入“汽车时代”,那么低碳经济将把可持续发展带入“航空时代”。毋庸讳言,低碳经济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巨大挑战,但是低碳经济却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通过国际合作,共建低碳经济、创建和谐世界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当前,气候变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气候变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同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气候变暖,人们对低碳经济的关注与行动也日趋强烈。

  低碳之路

  低碳经济概念始于英国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其目标是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对于1990年削减掉60%,并在英国建成一个低碳经济体。同样是在2003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在《B模式: 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一书中,提出并掀起了发展模式的B与A之争。布朗把现行的以化石燃料为基础、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以经济为绝对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称做“A模式”,把以人为本,以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小型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称做“B模式”。他呼吁全世界立即行动,以“B模式”取代“A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可见,在人类历史上已经走过200多年的西方发展模式,已然穷途末路。

  其实,以上这些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讨论并不是个别现象,数十年来人类一直在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的财富大大增加,同时伴随着沃土、清泉、矿藏、能源以及生物多样性耗损的加剧,各种环境污染更是不断地伤害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和公众健康。从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到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从日本水俣湾的怪病,到北欧森林与湖泊的死亡……一次次惨痛的环境事件彼伏此起,一地一国的生态问题扩展蔓延。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地球已经出问题了,延续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和无节制的消费模式,将是地球环境所无法承受的。在1962年卡森女士的《寂静的春天》、1968年哈丁的《公地的悲剧》、1971年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和1972年杜波伊斯的《只有一个地球》等一系列著作中,专家们都不断地向人类提出了警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国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

  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挑战。发展与环境密不可分。要摆脱贫困和环境的束缚,必须寻求一条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科学家们为此做过很多探索,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因果关系,构想了若干解决方案。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在《保护地球》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个词语。从20世纪80年代起,臭氧层耗损、全球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又向人类敲响了警钟。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习惯称“布伦特兰委员会”)。22名成员中,14名来自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该委员会在全球广泛开展调研和论证,于1987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呼吁各国的决策者们尽快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化为付诸行动的政治意愿。

  《报告》发表5年之后的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会议,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与会,习惯称“地球首脑会议”。到会的178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正式接受“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承诺把可持续发展从概念推向行动。

  2002年,联合国于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通过了《约堡宣言》和《执行计划》,重申里约会议精神,并使之更加具体化。还把“水、健康、能源、生物多样性和农业”列为加强可持续发展的5个重点领域。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更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这种更深远、更高级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中国的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低碳经济并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有史以来第一次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共同探索这种新的发展模式。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对低碳经济理念和原则达成共识,我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具体实施低碳经济,这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探索、试点、交流、合作与推广。谁在低碳经济道路上走得好走得快,谁就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就拥有国际竞争力。

  回顾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正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推动了中国当代环保的起步。那次会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主持下,我国开始建立环保机构,防治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制定环境规划。1973年,在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定了环境保护“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强调了规划布局、综合利用和群众路线等理念。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随后,一些主要的环境法律法规逐步完善。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结束不到两个月,《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发表,提出了10个方面的政策,宣布中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公布,这是全世界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1995年,中国确定“实施两个根本性转变”(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并开始了对污染严重的淮河流域的治理。1996年起,随着“九五”计划的实施,全国推行“总量控制”和“绿色工程”两大举措。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举世瞩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改革开放初的不足300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约2 000美元,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不及时转变增长方式、加快调整结构,就有可能出现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为继的窘迫局面。

  为此,“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纲要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力图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同时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源消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的目标。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4月举行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地和重点企业,并落实为政绩和业绩的考核指标。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决心和国家意志。当然,要长期有效地解决中国的节能减排问题或环境与发展的其他重大问题,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改革能源政策、积极利用市场或创建市场(如碳市场的作用)等等。但是,关键还是要依靠全民动员和全社会参与。

  中国的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但消耗量却迅速增加,且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很不合理,这些都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举例说,1996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仅为10亿吨多一点,而2006年就已经超过了24亿吨。在不少地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经突破了限界与容量。如此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控制碳排放强度方面是非常不利的。

  要实现低碳经济关键是要降低碳强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中国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中国家,当前的能源基础水平及能效较低,能源技术装备水平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均相对落后,从而导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人口占世界20%,本身的需求就十分巨大。此外,鉴于当前的经济结构,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及产生的温室气体总量中,实际上约有1/4是由出口产品造成的(约11亿吨)。这些都是导致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长期高居不下的原因。同时,如何在发展过程中,超前运筹,避免 “锁定效应”的束缚,也是一项紧迫而现实的挑战。

  当前,低碳经济研究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刚刚过去的2008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就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中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顺乎世界潮流、合于中国国情,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的本质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形成长期稳定的引导和激励机制,推动提高能效、节约能源的技术,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创新,以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 “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与新政策正在逐步推广。环境、经济与社会实行这种大变革的结果,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和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人类向往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

  作者简介

  崔大鹏,经济学博士,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低碳经济学组秘书长,东西智库信息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低碳经济论》和《国际气候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等 。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