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活动信息 >> 环保活动 >> 正文

"地球一小时"后节能"应景"之举何时能成为常态

Eedu.org.cn 作者:葛如江 刘美子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4

  政府回应:路灯应根据道路安全选择性节能

  “地球一小时”减少的用电量主要是来自照明用电。据统计,照明用电量约占全国一年用电总量的12%,其中市政照明是整个照明电耗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从合肥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灯饰办了解到,合肥及其周边共有39万盏景观灯,每年单个照明时长为1050小时/年,功率是1.6万千瓦,用电量占全市用电的1.5%-2%。

  “从2008年起,我们针对不同季节日照情况调整了景观灯照明时间,比如3月1日到4月30日,是从晚上七点到十点,5月1日到8月31日,是晚上七点半到十点半。我们会根据日出日落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到‘分’的调整。在迎峰度夏的时候,景观灯也是首先关掉来保证居民用电。”灯饰处的马金柱告诉记者。

  合肥市路灯管理所所长温寓刚表示,节能减排工作在很早前就已经成为他们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市民对间隔亮灯的反映,温寓刚认为,路灯的首要目的应该是保证居民的安全。

  “我们在间隔亮灯的路段基本都会进行事前测试,对于路况就比较好,周边环境也不错的实行间隔亮灯。但是在比较偏僻或路况不是非常好的地方,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就不会实行了。路灯电费相对于工业用电来说,已经是很少的了。”温寓刚说。

  据了解,合肥及周边地区的路灯共有15万盏,每年的电费大约4000万。路灯的设计、选材、建设、管理一系列流程中,都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标准进行了优化。

  专家呼吁:节能减排应形成常态化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分别下降16%和17%。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开展节能减排集中行动,一些地方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采取包括景观灯关闭、五楼以下电梯不停、城市分区拉电等一系列举措,短期内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在年底任务完成后,一些地方又故态复萌。

  对于这种做法,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安认为,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国家制定节能减排政策的初衷。“节能减排要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角度综合考虑。一些地方政府把这项政策仅仅看成是一个目标,为了应景,到年底让企业停产,切断公用设施用电,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能源紧张形势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化解。安徽省社科院研究院王开玉认为,“节能不是目的,不能为了节能而节能,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地球一小时’活动目的不在于这一小时能节能多少,而是唤醒人们的节能意识。节能应当制度化,比如把能耗指标与政绩考核挂钩,如果把节能减排形成刚性制度约束,效果将会更好。”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