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东北 >> 黑龙江 >> 正文

绿色生态 龙江充满希望的未来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黑龙江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23
大佳河湿地
大佳河湿地
原始红松林
原始红松林


  有人说人类的发展是一部竞争史,从最初食物的竞争到生产资料的竞争,从资源的竞争到现代科技信息的竞争,而最终必将归为生态的竞争。生态文明,也早在党的十七大就被提到了发展战略高度。

  近些年,我省致力经济发展的同时,狠抓生态建设不放松,植树造林,建设湿地、防风治沙,绿化美化生存环境,在这片神奇的沃土上缔造了人类生态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

  广袤的大森林、辽阔的大湿地、晶莹的大冰雪、秀丽的大湖泊、神奇的大熔岩、肥沃的大农场、无尽的大油田……绿色生态及其广袤的资源,必将撑起龙江充满希望的未来。

  人工造林历史最好

  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2008年5月4日,省委召开造林绿化工作座谈会,提出“大干三年,打一场植树造林的人民战争”随后,全省《关于加快推进造林绿化工作的意见》,《2008~2012年黑龙江造林绿化总体规划》相继出台,全省迅速掀起植树造林三年会战热潮。

  截至2010年底,全省三年累计造林101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65万亩,封山育林249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8亿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4143个,面积37.5万亩。

  按照省委书记吉炳轩“绿化龙江大地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步伐不能停下来,劲头不能松下来,而且力度还要加大,标准还要提高,内容还要扩展”和省长王宪魁“劲头不能松、力量不能撤”的指示,2011年,全省又完成造林362.49万亩。截至目前四年累计造林1376万多亩,是2008至2012年五年规划任务的118%。现全省有林地面积已达2080.3万公顷,比2008年初净增1099.5万亩。有人说,林业人在全省黑色的土地上树起了一座绿色的丰碑。

  湿地面积全国最大

  保护地球之肾,恢复我们的绿色家园,湿地建设近些年从未放松。2003年,在全国第一个出台《湿地保护条例》;2004年 ,成立黑龙江省湿地研究中心;2005年,实施全国湿地保护恢复示范工程,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开展“黑龙江献给地球的礼物”活动;2006年,实施三环泡湿地保护恢复等工程项目,亚洲开发银行三江平原湿地保护项目正式启动;2007年,《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出台,建立嫩江源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2009年 ,开展全省湿地资源调查;建立我国第一个扎龙国际重要湿地长效补水机制;2010年 ,举办中国·富锦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论坛,建立三江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目前,黑龙江成为全国湿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拥有湿地1.3亿亩,其中天然湿地面积8340万亩,占全国天然湿地的七分之一。全省建成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78处,其中国家级19处,省级59处;有国际重要湿地7处,占全国六分之一,居全国之首。

  沙化地上缔造繁荣

  减少土地沙漠化,确保全省生态平衡,一道道防风固沙林带被筑起。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省沙化土地面积减少3.3万公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减少2.8万多公顷,沙区造林保存面积达35.7万公顷,沙区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初期的不足2%提高到了8.7%。在科尔泌,一道道防风固沙林带使1.47万公顷草场得到改良;在“龙甘泰”生态脆弱地区,完成造林4万公顷,种草0.7万公顷,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北风口”,完成治沙造林1.36万公顷,有效遏制了风沙威胁大庆油田的状况。

  全省区域性防沙治沙体系基本形成,沙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观,粮食产量平均提高15%左右。积极应用泰来县庄园式生态经济型治理、龙江县六合小区模式、大庆市林药开发、龙江县樟子松嫁接红松等工程造林模式,建设生态经济型林业,沙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沙产业面积达3.21万公顷,年实现产值2亿多元,有力促进了沙区区域经济的繁荣。2011年,国家治沙造林检查,我省排名第二。

  兴安林区曙光显现

  把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有利于保护东北乃至华北地区的天然屏障为己任。经积极争取,《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1年8月17日国务院振兴东北领导小组会议上正式通过,同年12月16日,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下发(国务院以[2010]119号函批复)。2012年1月9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在我省专门召开宣传贯彻启动会议。

  如今,“两危”的大小兴安岭林区已经显现曙光。我省大兴安岭地区全部县区和伊春市的各区均提前享受了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伊春市嘉荫县、铁力市,黑河市逊克县、瑷珲区也被列入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大约每年可获2亿元资金支持,解决了4个县(市)当前发展资金紧张的困难,也为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争取国家对接续替代产业投入支持,去年我省在大小兴安岭林区的生物质、气热联供、产业集聚区、旅游基础设施等8个转型建设项目上,共争取国家投资支持一亿多元。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