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广东 >> 正文

东莞投入30.3亿元创建模范城 绿色生态更宜居

Eedu.org.cn 作者:董学峰    资讯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26

  近年,我市先后投入30.3亿元,建成15个森林公园,面积达347.3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6%,同时全市林地面积超过600平方公里,林地绿化率达98.5%。一个生态绿城的雏形已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全市上下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下,我市已有6个镇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以生态创建为载体,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创模”模式日渐成型。

  【动员】

  吸引20多万环保志愿者

  多年来,我市致力于自然生态保护。早在2002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文化新城、生态绿城”的发展目标,全面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2007年,市委、市政府又提出“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发展战略,并确立了建设宜居城市与和谐家园的具体定位。

  但是,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比例达到1﹕4的独特城市人口结构,环境问题一直是东莞的一个隐痛。为此,市委、市政府确定了突出环境保护的社会性,把公众参与提升到增强国民意识的高度,鼓励、引导、支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形成“教育一个市民、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环保宣传教育机制。

  一场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思想春风随即在东莞大地上吹拂起来。1998年,东莞环保部门开始建立市级绿色学校评价体系,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三个阶梯层次的环保教育评价机制。10多年来我市建成393所绿色学校,构建了普及学生环保教育的重要阵地。

  2003年,我市又建立市级绿色社区评价体系,共有60个社区成为绿色社区。2008年上半年,我市开始建立市级环境友好企业评价体系,激励企业努力推进节能减排,自觉遵守环保法规,目前已有69家企业被评为市级环境友好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环保宣教工作在基层扎实地推进。

  2007年,我市还聘请103名社会人士作为第一批社会环境监督员,义务协助环境监督工作。“我市更有庞大的环保志愿者走在环保的前线,在全市中小学校中,已经建立了300多个学校环保实践基地,组织成立了20多万人的环保志愿者队伍。”我市一环保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市许多市民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环保意识,为东莞创造宜居城市和生态绿城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监督】

  重奖公众举报环境违法

  为提升我市生态文化水平,市政府还将监督管理制度纳入了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中。奖举报制度、社会环境监督员制度和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出台显示出市委、市政府环保决策和管理的灵活性。

  以有奖举报制度为例,这项制度从2007年开始实施,对公众举报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奖励,额度为罚款的30%-80%,最高奖励可达8万元。此外,在全市16家重污染企业,市环保部门还设置了环境管理总监和企业环境监督员,协助开展企业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通过拓展监督方式,我市建立起了一套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管的长效管理体系。

  我市行政架构特殊,自1988年升级为地级市后,采取市直辖镇(街)的独特行政架构。独特的行政架构以及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给环境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市委、市政府决定结合自身特点,跨越式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督。

  2006年,我市环境监察机构通过了国家一级标准化建设验收。紧接着在2007年,又全面推进执法监察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察分局,执法监察人员编制由25名增加到150名,监察分局更是下设六支环境监察大队,分片区履行环境执法监察职能。

  市环保局介绍,在监管技术上,我市已先后投入近3000万元,建立监测化验室和自动监测网络。目前,监测化验室达到国家二级站(东部)标准;建成的大气复合因子监测网络(7+1系统),获得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环保科研成果一等奖,国内领先,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日趋完善。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