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东北 >> 吉林 >> 正文

让生态优势凝聚起发展正能量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吉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5/2

  据新华社报道,近年来白城市在市政府领导下,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2010年至2012年全市完成造林120万亩。2013年又开展了“三年再造百万林、建设西部大屏障”活动,完成造林4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增长为如今的11.9%,初步形成了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框架,自然环境面貌得以明显改观。同时通过“西部盐碱地综合治理”、“河湖连通”等工程的实施,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沙土地孕育起了绿色希望。

  “一进洮南府,每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得补。”这是过去在白城当地流传甚广的顺口溜。由于林木稀少,加上滥垦滥牧,天然植被不断遭受破坏。盐碱地、多风沙、十年九旱、自然灾害频繁……曾几何时,恶劣的生态环境,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害。加之水资源的匮乏,也极大地制约了白城的发展。近年来,白城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利用吉林省建设西部生态经济区的契机,多措并举,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开展建立湿地、植树造林、科学利用水资源等一批项目,不仅大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更是让一个从来没被人想过要去的地方,也被列入了旅游地的清单。白城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健康生态之路。

  随着我省绿色发展理念逐渐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绿色发展”的步伐日趋稳健。白城的华丽转身,是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也证明了生态是最大的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生态建设与生产力发展是一种相生而非相克的关系,完全能够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白城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带动起旅游业的兴旺,“湿地生态游、草原民俗游、江湖水上游、风电景观游、人文考古游、冰雪节庆游”,白城这六大旅游名片如今吸引了众多游客,带来了极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数据显示,白城市从1998年接待旅游人数不足30万人次,旅游收入不足7000万元;到2010年“十一五”期末,全市接待旅游人数达到149.18万人次,增长近5倍;旅游收入增至15034亿元,增长21.9倍。201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39.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和22%。

  从“灰色”之城变成“绿色生态城”,白城市的百姓深受生态优化之福。毋庸讳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民心所向。生态环境也是民生。这个民生,一头连着百姓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进步发展,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看,生态文明也是民意所在。白城举全市之力,努力克服“先天不足”,立足改善民生,通过改善生态环境这把钥匙,拓宽了发展之路,令人欣喜、振奋。

  保护好来之不易的优良生态环境,需要建立起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广泛宣传生态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珍爱环境、全民响应,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气,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构筑稳固的西部绿色生态屏障。

  有人说:良好生态就是最大的发展优势,生存优势,资源优势,竞争优势。有了生态优势,不仅可以享受幸福生活,过上好日子,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够享受我们这些“老祖宗”为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宝贵财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生态建设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未来工程”,利用好生态优势,为发展凝聚起正能量。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