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公布去年生态环境监测结果
记者杨佳薇 通讯员车少静
近日,基于卫星遥感监测的石家庄2008年生态环境监测公报印制完成,它将气候分析、环境评价和卫星遥感监测有机融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石家庄当年不同时段生态植被、土壤干旱、森林火灾以及沙尘、大雾、气象灾害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据悉,这是省会第一次公布生态环境监测公报。
2008年生态环境评价主要应用MODIS和NOAA这2种极轨卫星遥感数据,市气象局应用这些遥感数据实现了2008年植被、土壤干旱、森林火灾、大雾、沙尘等生态环境监测。监测显示去年气温高、降水充沛,光温热量条件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天气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利大于弊,雾霾天气少,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偏好年份。
■植被监测:8月全市植被指数最高
据监测,2008年大部分县市降雨偏多,特别是6月份降雨日数、降雨量明显偏多,全区降雨量平均偏高1.6倍,山区生态植被指数高。8月下旬全市植被指数均较高,达到全年最高值,表明此时为石家庄市植被群体最大时期,西北部驼梁、五岳寨、嶂石岩这几个面积较大、保护较好的乔木林区植被指数最高。
2008年秋季植被长势较2007年明显偏好,原因是2007年秋季麦播期连阴雨,导致冬小麦播种期偏晚,小麦冬前长势偏差;2008年秋季气温较2007年偏高,10-11月份偏高1.6℃。
■土壤水分:春夏秋冬皆有轻度旱情
2008年石家庄总体上降水较丰沛,没有出现大范围的严重干旱,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冬末春初连续6月降水偏少,土壤墒情下降,出现轻度干旱,对冬小麦返青生长不利,随着3月下旬和4月份降水的增多,旱情得到缓解。
虽然2008年夏季石家庄市降水偏多,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出现了阶段性的干旱。7月下旬到8月上旬的主汛期降水偏少,出现了轻度干旱。
10月中旬以后降水持续偏少,一直持续到2009年,旱情持续发展,对冬小麦安全越冬不利,冬前麦田进行了灌溉,无灌溉条件的西部山区旱情较重。其他时段降水充沛,特别是6月和9月降水明显偏多,土壤墒情好,为夏播和秋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
■森林火灾:监测到异常高温点25次
石家庄的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深秋和冬春季节,春季最多,清明节和春节前后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温度高、湿度小、风速大的晴好天气是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气象环境因子。
自2002年石家庄市建立卫星遥感监测系统以来,在森林防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利用卫星遥感共监测到石家庄异常高温点25次,实现了对森林火灾的监测。
■雾霾天气:大雾日为近3年最少年份
2008年石家庄雾霾天气明显减少,各县(市)大雾日数为0~26天。监测显示:随着石市环境治理工程的深入,大雾日数自2000年前后呈逐渐减少趋势,2008年石家庄市区大雾日数为5天,为近3年最少的年份。石家庄城市空气质量优良日数明显增多,达到301天。
本年度共出现4次范围较大的大雾天气,1月21~22日由于雪后空气湿度大,11个县市出现大雾天气。3月22日再次出现大范围大雾天气,涉及到14个县市。9月29日至10月1日出现大雾天气,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共涉及到12个县(市)。几次大雾天气均在相对稳定的天气形势下产生。
■沙尘天气:去年全市未出现沙尘暴
沙尘是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的总称。监测显示,随着石市植树造林、生态植被增加,石市沙尘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1996年以后锐减。2008年,包括市区在内的10个县(市)出现扬沙天气1~2天,部分县(市)出现1~4天浮尘;全市未出现沙尘暴。
■气象灾害:冰雹、短时暴雨天气频发
本年度局地冰雹、大风、短时暴雨等强对流灾害天气频发,造成灾害损失的天气日数累计达到11天,主要发生在5月17日、6月13日、6月24~25日、8月24~26日和9月3~4日。
6月中旬值小麦收获期,降雨频繁,出现连续阴雨天气。阴雨影响了小麦收获,但也为夏播提供了好墒情。12月3~5日,受强冷空气影响,石家庄市出现入冬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降温天气过程。降温使感冒患者增多3~4成,部分蔬菜价格涨幅在10%左右。12月20~22日,再次出现强寒潮降温天气过程。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