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抗旱 河北衡水咸淡混浇一年节约淡水1亿立方米
中国经济网邢台4月2日讯(记者雷汉发、通讯员张荣霞 陈连胜) “咸淡混浇不但每亩能省将近100立方米淡水,一亩地一年还能省15块钱电费,俺家13亩地,一年下来就能省190多块!”3月26日,正在浇小麦返青水的河北衡水市故城县坊庄乡吕町村村民杨章赞高兴地算了这样一笔账。
衡水市地处严重缺水的黑龙港流域,属严重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为148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水平的6.6%。全市耕地面积872.6万亩,水浇地面积689万亩。农业用水又占全市总用水量的80%以上。为解决这一抗旱水源缺乏问题,该市立足实际,开发利用非传统水资源——浅层地下微咸水,大力实施“咸淡混浇与输水一体化”工程,每年可节约深层淡水1亿立方米。
所谓“咸淡混浇与输水一体化”工程,是指在深机井旁增打微咸水浅井,并安装相应设备,使深井淡水与浅井微咸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通过地下输水管道送到田间,进行农业灌溉的一项科研成果。通过一眼深井合理配置1~3眼浅微咸井,可节省1/3的钱,即由原来浇一亩地30多元降为20多元;用1/3浅井水混合深井水灌溉可节约1/3的深层淡水,可节省浇地时间1/3,即由原来浇一亩地1.5小时减少为1小时;可省电1/3,即由原来浇一亩地用电45千瓦时左右减少为30千瓦时左右。另外,咸淡水混合后,水中每升含矿物质2.0克以下,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增产增收。
在该市景县徐庄村,村主任张希瑞感慨的说:“自从推行咸淡混浇与管道输水一体化工程以来,俺村每小时比原来能多浇半亩地,水的利用率提高了三成,浇地周期缩短了7天,小麦亩产由过去不足400公斤增加到450公斤以上。这项技术好学、好用。俺们老百姓可欢迎了!”
截至目前,衡水的咸淡混浇井组已达6000多组,推广应用面积达到250万亩。该市计划今后每年将建设2000组,5年之内全面完成推广任务,使咸淡混浇井组达到15000组,控制面积达到350万亩,每年可节约深层淡水2.8亿立方米。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广西:科学抗旱保民生 用细菌把海水“变”成淡水 中国大力推进科学抗旱 应对北方严重旱情 车载海水净化系统在日本问世 每天产40吨淡水 世界各国解决淡水危机问题刻不容缓 河南科学抗旱见成效 科学抗旱:从旱灾中夺取粮食 全球面临严重淡水缺乏危机 每天6000人因此丧命 全球变暖使淡水水系平衡遭打破 公益时报:可口可乐2000万美元保护淡水 美国科学家公布地球淡水分布新图片 问湖哪得清如许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